四川農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四川農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四川農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是四川農業大學二級學院。

四川農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成立於2014年3月,源於學校二十世紀90年代開設的土木工程類專業。

截至2019年9月,土木工程學院設4個系,開辦有3個本科專業;設有15個實驗室,儀器設備總值3000餘萬元;有在職教職工42人,具有教授職稱者4人,副教授職稱者14人,講師、實驗師、助理研究員等中級職稱者22人,博士生導師2人,碩士生導師25人,具有博士學位者20人,碩士學位者9人(其中在讀博士3名),“雙師型”教師21人;擁有1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四川農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 簡稱:土木工程學院
  • 創辦時間:2014年3月
  • 辦學性質:二級學院
  • 學校類別:理工
  • 主管部門:四川農業大學
  • 現任領導:院長:鄒祖銀、黨委書記、副院長:曾立家
  • 本科專業:3個
  • 碩士點:專業學位授權領域1個
  • 院系設定:建築工程系、岩土與地下工程系、道路與橋樑工程系、市政工程系
  • 地址:四川省都江堰市建設路288號·四川農業大學都江堰校區第二教學樓
  • 主要獎項:四川省教學成果獎三等獎1項(截至2019年9月)
歷史沿革,前身溯源,合併發展,辦學條件,院系專業,學科建設,教學建設,師資力量,學術研究,科研平台,科研成果,合作交流,文化傳統,現任領導,

歷史沿革

前身溯源

四川農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其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紀50年代的四川農學院和灌縣林業學校。
  • 四川農業大學城鄉建設學院
二十世紀50年代,學校森林工程系開設的森林採伐與運輸專業。
二十世紀80年代,又開設了土木工程專業。
二十世紀90年代,開設農業建築與環境能源工程等專業。
2005年,經學校批准成立城鄉建設學院。
  • 四川省林業學校
1953年,教育部、農業部、林業部聯合制定《中等農業技術學校調整的原則》,由大區制定具體調整方案,按照專一化、單一化,分期進行調整。成都農校森林科與其他6校的森林科391人集中調到灌縣,建立灌縣林業學校;後更名為四川省林業學校
2001年4月,四川省林業學校整體併入四川農業大學設立都江堰分校。
2009年11月,更名為四川農業大學都江堰校區

合併發展

2012年12月,土木工程被列為四川省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首批試點專業。
2014年3月,學校黨委決定,撤銷城鄉建設學院,新組建土木工程學院,成為四川農業大二級學院。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截至2019年9月,土木工程學院設4個系;開辦有3個本科專業。
專業
建築工程系
土木工程
岩土與地下工程系
給排水科學與工程
道路與橋樑工程系
道路橋樑與渡河工程
市政工程系
-

學科建設

截至2019年9月,土木工程學院擁有1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
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建築與土木工程

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截至2019年9月,土木工程學院擁有1個為全國重點職教師資培養培訓基地專業點,1個四川省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首批試點專業;國家級線上課1門,省級示範課1門;出版教材近12部。
全國重點職教師資培養培訓基地專業點:建築工程施工
四川省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首批試點專業:土木工程
國家級線上課:《結構力學》
四川省級示範課:《土木工程施工》
國家級教改項目:農林院校建築與土木工程專業學位研究生校企聯合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以四川農業大學為例
四川省級教改項目:新工科背景下農業院校土木工程專業個性化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基於卓越工程師培養理念的《土木工程施工》課程教學改革與探索
  • 學生成績
截至2019年9月,土木工程學院學生獲國家創新訓練計畫項目12項、專業技能提升計畫項目2項,省級苗子工程項目15項、創新訓練計畫項目22項、創業訓練計畫項目8項,專業技能提升計畫項目3項;在大學生挑戰杯競賽中獲國家二等獎2項、三等獎(銅獎)1項,四川省一等獎(金獎)3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7項;在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獲省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參加全國BIM競賽獲全能一等獎1項、二等獎5項,其中2015年獲結構設計與結構分析專項一等獎;參加大學生結構設計競賽獲全國二等獎1項,省二等獎4項、三等獎6項。
  • 教學成果
2015年至2019年,土木工程學院有4人次獲學校課堂教學質量獎特等獎,3人次獲一等獎,4人次獲二等獎;2017年獲得學校教學成果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省教學成果獎三等獎1項。
2018年12月,《環境工程“綜合實驗”創新與實踐》項目獲四川農業大學教學成果二等獎。
2018年4月,《“卓越計畫”背景下土木工程(教育)專業“雙師型”人才培養體系構建與實踐》項目獲四川省教學成果三等獎。

師資力量

截至2019年9月,土木工程學院有在職教職工42人。具有教授職稱者4人,占10%;副教授職稱者14人,占總數的35%;講師、實驗師、助理研究員等中級職稱者22人,占55%。博士生導師2人,占5%;碩士生導師25人,占60.25%;具有博士學位者20人,占50%,碩士學位者9人(其中在讀博士3名),占22.5%。具有國家註冊結構、土木、監理、造價、安全、諮詢等工程師,註冊建築師、建造師、實驗檢測師等註冊執業資格的“雙師型”教師21人,占52.5%。專任教師中,有2個校級課程團隊,有四川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3人,2人入選住建部農房建設指導專家組專家,1人被聘為住建部防災研究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1人入選省減災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專家,1人入選省古蹟遺址保護協會專家。另有外聘聯合導師25人,具有碩士、博士學位者4人,占16%,具有高級工程師等副高以上職稱者14人,占56%。
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朱占元、羅鴻兵、鄒祖銀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防災研究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朱占元
住建部農房建設技術指導全國專家組專家:朱占元(名單不全)
四川省減災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專家:朱占元
四川省文物古蹟協會專家:朱占元

學術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19年9月,土木工程學院擁有1個省級科研平台,1個省級科研創新團隊。
省級科研平台:“村鎮建設防災減災”四川省高等學校工程研究中心

科研成果

  • 科研綜述
2015年至2019年,土木工程學院主持國家級項目13項,其中科技支撐計畫項目1項,自然基金項目11項,全國新工科研究項目1項,國家級扶貧攻堅示範課題1項;省部級科研項目近30項;縱橫向課題科研經費1500餘萬元;發表學術論文120餘篇,其中SCI收錄30餘篇,EI收錄40餘篇,CSCD收錄40餘篇,其他中文核心期刊論文13篇;出版學術專著2部,授權專利30餘項。
  • 科研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負責人
項目
來源
類別
時間
張青青
基於於長標距光纖感測的橋樑區域監測方法及車輛時空信識別理論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自然科學
2020-2022
肖維民
考慮卸荷擴容影響的柱狀節理岩體各向異性滲流模型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自然科學
2019-2021
蔣先剛
漫頂潰決型土石流形成機理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自然科學
2019-2021
張 可
微生物燃料電池(MFC)調控人工濕地(CW)甲烷排放機制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自然科學
2019-2021
羅 飛
基於非均質材料均勻化理論的凍土彈塑性本構模型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自然科學
2018-2020
李 林
基於斷層黏滑蠕滑效應的隧道結構累積損傷機理及防錯斷措施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自然科學
2018-2020
朱占元
軌道交通動荷載作用下高溫高含冰量凍土路基沉降機理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自然科學
2017-2020
王朝令
基於瑞利面波橢圓極化特性的隧道面波波場實驗和模擬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自然科學
2016-2018
肖維民
剪下作用下薄層充填岩石節理滲流演化規律的試驗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自然科學
2016-2018
劉國軍
基於殘餘應變的混凝土疲勞破壞準則及車輛疲勞荷載模型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自然科學
2015-2017
羅鴻兵
農村污水非點源污染人工濕地處理系統甲烷排放控制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自然科學
2013-2016
參考資料:
  • 出版專著
出版專著
序號
名稱
完成人
出版社
出版年份
1
農村非點源生活污水垂直流人工濕地處理系統CH4排放驅動及控制研究
羅鴻兵、劉曉玲、張可
科學出版社
2015
2
常用工具軟體
鄒祖銀
人民郵電出版社
2010
參考資料:

合作交流

2018年至2019年,土木工程學院先後與中建一局集團、中國建筑西南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鐵二十三局集團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省川建勘察設計院、四川省第四建築工程公司、成都光大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等30餘家單位簽訂了聯合培養協定,建立了合作關係,搭建了實踐教學平台。

文化傳統

  • 社團文化
根據2020年2月學院官網顯示,土木工程學院常年開展“新生杯”、“卓越杯”、女生節等文化和體育活動,組織結構設計競賽、BIM競賽等科學競賽。

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院長
鄒祖銀
黨委書記、副院長
曾立家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副院長
劉國軍
參考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