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袍哥史稿

四川袍哥史稿

2015年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社出版劉延剛,唐興祿編著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四川袍哥史稿
  • 裝幀:平裝
  • 定價:45.00元
  • 作者:劉延剛,唐興祿
  • 出版社:四川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5-3
  • ISBN:9787540865009
編輯推薦,作者簡介,目錄,文摘,

編輯推薦

《四川袍哥史稿》由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劉延剛,綿陽師範學院法學與社會學院院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傳統文化、道教、易學,著有個人作品集《筆政鴻爪》,個人學術專著《陳攖寧與道教文化的現代轉型》,先後在《世界宗教研究》《宗教學研究》《社會科學研究》《中州學刊》《四川大學學報》等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
唐興祿,1963年11月生於重慶市璧山區,現供職於德陽市文化廣播影視新聞出版局,著有《二瞳詩鈔》《不朽論》《天書》等。
米運剛,德陽市黃許職中高級教師。主要研究領域為文學、歷史,著作主要有詩集《酸梅子》《春風寫意》,長篇小說《渾水》《兄弟,送你入山陵》《狼謀》等。

目錄

引言
第一章袍哥總論
第一節袍哥的概念
第二節袍哥的性質和特點
第三節寫作《四川袍哥史稿》的意義和價值
第二章袍哥的起源
第一節袍哥產生的思想和宗教淵源
第二節袍哥產生的政治背景和經濟背景
第三節袍哥產生的文化心理因素
第四節袍哥探源
第三章袍哥與其他秘密社會組織及兵、匪、俠的關係
第一節中國秘密社會組織概述
第二節袍哥與洪門(天地會)的關係
第三節袍哥與白蓮教的關係
第四節袍哥與兵、匪、俠的關係
第四章袍哥的組織狀況
第一節袍哥的人員構成及分布情況
第二節袍哥的堂口
第三節袍哥的內部組織結構
第四節袍哥的權力構成
第五節袍哥的內外活動形式
第六節袍哥活動的經費來源
第七節袍哥與茶館文化
第八節袍哥與“血酬定律”
第五章袍哥的會規與禮儀
第一節袍哥會規及三把半香
第二節開山立堂和入會儀式
第三節袍哥隱語和暗號
第四節袍哥的公片寶札
第五節袍界的節日
第六章袍哥與李藍起義
第一節李藍起義前的西南地區形勢
第二節李藍起義及經過
第三節李藍起義的影響和意義
第七章袍哥與反洋教鬥爭
第一節反洋教鬥爭的起因
第二節反洋教鬥爭的情況
第三節袍哥領導的大足教案
第四節四川袍哥反洋教鬥爭的意義
第八章四川袍哥與保路運動
第一節保路運動前四川袍哥的基本情況
第二節同盟會對袍哥的聯絡、領導和利用
第三節四川保路運動經過
第四節保路運動中的四川袍哥
第五節四川軍政府袍哥大爺
第六節重慶蜀軍政府著名袍哥人物
第九章軍政府時期的袍哥
第一節辛亥革命後袍哥的變化
第二節“袍哥政權”的產生
第三節袍哥與反袁護國鬥爭
第四節袁世凱對袍哥的控制
第五節袍哥械鬥
第六節軍政府時期的主要袍哥人物
第十章防區制時期的袍哥
第一節袍哥與軍閥
第二節袍哥與匪患
第三節袍哥與煙幫
第四節袍哥火併
第五節袍哥泛濫
第六節袍哥分化
第七節防區時期的著名袍哥
第十一章抗日戰爭時期的四川袍哥
第一節袍哥的聯合
第二節國民黨對袍哥的控制和利用
第三節袍哥(“忠勇社”)《哥老會組織大綱》
第四節重慶的著名公口
第五節川西三舵爺
第六節抗戰時期袍哥的特點
第十二章解放戰爭時期的四川袍哥
第一節袍哥的惡性發展
第二節袍哥與“國大”選舉
第三節袍哥組建政黨
第四節惡霸、特務、袍哥及叛亂
第五節各地的袍哥起義
第六節解放戰爭時期袍哥的特點
第十三章中國共產黨對袍哥的爭取與改造
第一節新中國建立前對袍哥的爭取
第二節紅色袍哥
第三節新中國成立後對袍哥的處理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文摘

從外省移民人川的,並非全是良民,也有遊手好閒之徒。從外省遷入四川的流民,並不是人人都可以在異地他鄉成家立業,在飽受了背井離鄉的漂泊之苦後,如果運氣不好,仍然找不到一個安身立命的地方,到了無路可走的時候,這些被完全邊緣化了的流民不得不尋找別的路子,最簡捷的就是進入“匪道”。由於這些外省移民不可能整個家族遷入四川,要想在異地他鄉站穩腳跟並要面對漂泊和孤獨,不得不仿照桃園結義與梁山聚義,與異姓人家結為拜把兄弟,在類似家族式的社會組織中找到身心的寄託場所。他們就是袍哥的前身。
(4)“強幹弱枝”現象使亂世中入團結互助成為必然。
長期的封建專制,使本來屬於整個社會的權力和資源集中於極少數人手中,形成了“強幹弱枝”現象,國家機器表面上顯得異常強大,而百姓已經柔弱不堪。處於弱勢地位的社會各階層為了身家性命,把求生存和求安穩作為現實的選擇,願意加入互助式的利益團體,而強勢群體為了控制地方和培植羽翼,同樣借了這件外衣,跨越宗族的界限,廣結異姓兄弟,加入袍哥等幫會組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