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資力量
我校現有特級教師10人,省、市骨幹教師和
學科帶頭人68人,具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1人。學校豐厚的文化底蘊,養育了大批傑出的仁人志士——原中宣部常務副部長、新華社社長、《紅旗》總編輯熊復,中國當代著名新聞理論家甘惜分,新華社四川分社原社長廖永祥,小說《紅岩》中許雲峰原型許建業,現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爆破專家馮叔瑜等,相繼從這裡走出。
辦學成績
小平故里獨特的人文精神和學校光榮的辦學傳統孕育出了鄰中“養正氣,育全人”的辦學思想和“面向全體、著力全面、著眼全程”的“三全”育人理念。學校緊緊圍繞學生“全面發展、特長發展、全程發展”培養目標,以“朝夕勤勉,格物致知”為校訓,精心打造教育品牌,學校已辦成國家級示範校、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全國體育衛生先進單位、全國培養體育後備人才試點學校、全國學習科學實驗學校、二十一世紀中國學校體育發展研究優秀實驗學校、四川省最佳文明單位、四川省德育工作先進集體、四川省首批校風示範校、四川省現代教育技術示範校、四川省實驗教學示範校、四川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四川省先進基層黨組織、四川省民主管理先進單位、四川省示範家長學校、四川省心理健康教育實驗學校,正逐步實現著“衝出廣安、立足四川、躋身全國、走向世界”的宏願。
四川省鄰水中學堅持“三全育人”的理念,堪稱四川省農村高中教育盛開的一枝奇葩。勵精圖志、乘勢圖強的鄰中人與時俱進、大膽創新,正朝著更高的奮鬥目標奮勇前進。
文化傳統編輯
校名題寫
1999年之前鄰中校門上的校名“鄰水中學”為熊復題寫,在1999年改為“四川省鄰水中學”,為啟功先生題寫。
鄰中校訓
朝夕勤勉,格物致知。
鄰中精神
對鄰中人來說,有三種精神值得記取和發揚:
一是艱苦創業精神。靠這種精神,我們披荊斬棘,克難攻堅,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觀點,不斷深化學校內部改革,使鄰中充滿生機,充滿活力,面貌煥然一新。
二是無私奉獻精神。我們煥發這種精神,守住了心靈的一方淨土。為了鄰中的發展,很多教師獻了青春獻終身。他們嘔心瀝血,無怨無悔,一心撲在事業上,為鄰中增添了光彩。
三是團結合作的精神。全校教職工,胸懷振興鄰中的雄心壯志,同心同德,朝夕勤勉,殫精竭慮,千錘百鍊,打造精品。正是憑著這股鍥而不捨的勁頭,使鄰中新人輩出,桃李成蔭,贏得了百姓的信賴和社會的好評。
鄰中校歌
眾山郁蔥蔥
靈秀是鐘
朝敦如吐虹
躡履相迎逢
開拓文化先鋒
捨我其誰儂
朝斯夕斯
勤斯勉斯
努力競前功
交流合作
鄰中與本縣的鄰水二中、豐禾中學、九龍中學等建立了掛鈎扶持指導的關係,派教師實地指導教學。
鄰中與台灣民間組織建立了合作關係。
鄰中特色
以體為先,載德載智,全面發展。
體育教育已成為學校教育的最大特色。四川省鄰水中學從60年代起,各種體育運動賽事連年不斷,形成傳統,具有的深廣的民眾體育基礎。校田徑運動50年代起步,60年代嶄露頭角,70年代成為地區傳統體育項目,80年代在省上已占一席之地,90年代比賽成績名列全省前茅。學校的學校工作在省內外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體者載知識之車而道德之舍也”(毛澤東語),為了實現我校“育完人”的培養目標,為了適應學生未來高競爭、快節奏社會生活的需要,我們仍將發揮學校體育的傳統優勢和特色,以生為本,把學生培養成體質健康、意志頑強、力抗自然,會生存,生存能力強的“四有”新人。鄰水中學堅持和發揚“尚體,健身”傳統,形成了以民眾性體育活動為基礎,以試點校田徑隊競技體育為龍頭的互動式格局,總結出了“堅持訓練、以賽促練、以研提質”的重要經驗,省傳統項目學校、全國培養體育後備人才試點校以優異成績享譽巴蜀,民眾體育工作多次被評為全國先進集體,體育工作已成為省市的一大亮點。我校體育工作管理到位,制度落實,注重群體基礎,促進體育尖子成長,學校體育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教學成就編輯
2002年高考,鄰中一本上線人數突破200人,本科突破500人;囊括廣安市文科前三名,包攬縣文理科狀元、文科前10名、理科前30名,600分以上特優生人數最多。
2003年高考,鄰中本科突破900人、600分以上特優生占廣安全市總人數的一半,包攬廣安市文、理、藝術三狀元。
2004年高考,鄰中一本上線人數突破300人、本科突破1000人;包攬縣文理科狀元、縣文科前10名、理科前20名。
2005年高考,鄰中600分以上特優生突破200大關,達286人,特優生、重點上線人數等重要指標位居廣安市第二。
2006年高考,鄰中本科上線人數居全市第一。重點上線突破400大關,達401人(到重慶、成都、綿陽、南充、西藏和海南等省區參考上重點線7人,其中一人考上省狀元);二本線以上人數突破1000人大關,達1041人(其中飛行員2人),比友誼中學多93人;三本線以上人數突破1400大關,達1420人(其中藝體上線59人)。
2007年高考,鄰中一本上線423人,二本上線1173人,三本上線1670人;
2008年高考,鄰中學生劉健維以691分勇奪廣安市理科狀元,汪迪以652分勇奪鄰水縣文科狀元;一本上線459人,二本上線1340人,三本上線1659人 。
2010年高考,鄰中學生文尹同學得全縣文科狀元,甘文爽奪得全縣理科狀元;一本上線375人,二本上線1317人,三本上線1515人。勇奪高考七個學科最高分。
2012年高考,鄰中學生吳婧同學以566奪得全縣文科狀元,李翼君621奪得全縣理科狀元,一本上線361人,二本及以上1325人,三本及以上總計1628人,本科上線人數躋身全省前八強。
2013年高考,鄰中學生魯飛揚以670勇奪縣理科狀元,熊玥以623勇奪縣文科狀元;一本上線340人,占全縣80%,本科上線1658人(應屆本科升學率86%),名列廣安市第一。文科總分囊括全縣前27名,600分以上特優生全在鄰中,前50占46, 前100占83;理科囊括全縣前15名,600分以上特優生64人,占全縣80%,前50占39,前100占78。
2014年高考,鄰中2014屆6班學生簡意(女)以643分奪得縣理科狀元,15班學生馮贏(女)以612分奪得縣文科狀元。一本上線319人,占全縣近80%;本科上線1589人(全市第一),蟬聯廣安市21連冠。文理科600分以上特優生23人(全縣共27人)。文科包攬前三名,前30名占22人,前50名占36人;理科囊括前九名,前40名占36人,前100名占87人。鄰中文理科總平均分第一名和高考所考12個學科平均分第一名。
鄰中學生《國家體育鍛鍊標準》達標率99.17%、99.5%、98.91%,《合格標準》合格率均為98.32%以上。在群體鍛鍊中,湧現了許多體育尖子,為鄰中業餘體校運動代表隊的“選苗”工作奠定了很好的民眾性基礎。每年都要組織以業餘體校代表隊為主的體育代表隊參加國家省、市、縣各種運動會,並且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受到各地各校的一致好評。
1992年,我校代表隊參加四川省中學生田徑運動,隊員王志奇勇奪高中男子五項全能第一名,劉紅奪高中女子800米,1500米兩個第一。同年8月參加在岳陽舉辦全國中學生田徑運動會,隊員劉紅獲800米第六名並獲體育道德風尚獎。鄰中學生鄧雪飛在四川省殘疾人運動會上,打破400米、800米、1500米省殘運記錄,並受到省委領導親自接見。
2002年3月參加山東濟南舉辦的全國殘疾人運動會獲400米、100米第二名、200米第三名的好成績,並獲體育道德風尚獎。鄰中代表廣安市參加省級運動會,團體總分保持各地市前茅。參加全國培養體育後備人才試點校省級比賽總成績保持在前三名。並於2000年榮登全國體育後備人才試點校省賽冠軍寶座。在市中學生田徑運動會中,我校以絕對優勢蟬聯十九屆冠軍。鄰中校籃球代表隊曾獲四川省中學生川東北片區籃球男子第一名,獲四川省中學生籃球第六名的好成績。通過各級各類體育賽事的廣泛開展和積極參與,既展示了我校體育工作的成果,又營造出了良好的體育氛圍,使廣大師生投入鍛鍊的熱情更加高。
截至2003年止,已為國家培養一級運動員6名,二級運動員58人,三級運動員188人,為北師大、北體大輸送了四名拔尖運動員,為普通高校、高等體育院校及專業體工隊輸送了數210 名優秀學生。截止96年,向社會輸送了41名體育骨幹。
鄰中在1997年至2001年被為推行《國家體育鍛鍊標準》省先進單位,連續9年3屆被評為全國民眾體育先進單位,1999年獲全國學校體育衛生工作先進單位,並獲四川省傳統項目學校先進集體等諸多榮譽。
傑出校友編輯
鄰中緊緊圍繞學生“全面發展、特長發展、全程發展”培養目標,以“朝夕勤勉,格物致知”為校訓,精心打造教育品牌,。鄰中擁有豐厚的文化底蘊,養育出了大批傑出的仁人志士,原中宣部常務副部長、新華社社長、《紅旗》總編輯熊復,中國當代著名新聞理論家甘惜分,新華社四川分社原社長廖永祥,小說《紅岩》中許雲峰原型許建業,現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爆破專家馮叔瑜等相繼從這裡走出。小平故里獨特的人文精神和學校光榮的辦學傳統孕育出了鄰中“養正氣,育全人”的辦學思想和“面向全體、著力全面、著眼全程”的“三全”育人理念。學校正逐步實現著“衝出廣安、立足四川、躋身全國、走向世界”的宏願;四川省鄰水中學堅持“三全育人”的理念,堪稱四川省農村高中教育盛開的一枝奇葩。勵精圖志、乘勢圖強的鄰中人與時俱進、大膽創新,正朝著“中華農村名校“的奮鬥目標奮勇前進。
所獲榮譽編輯
國家級示範校、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全國體育衛生先進單位、全國培養體育後備人才試點學校、全國學習科學實驗學校、二十一世紀中國學校體育發展研究優秀實驗學校、四川省最佳文明單位、四川省德育工作先進集體、四川省首批校風示範校、四川省現代教育技術示範校、四川省實驗教學示範校、四川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四川省先進基層黨組織、四川省民主管理先進單位、四川省示範家長學校、四川省心理健康教育實驗學校等等。
發展規劃編輯
根據鄰中發展計畫,在2003年底高標準通過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的檢查驗收之後,再用5-10年的時間,不斷探索學校的辦學體制,把我校辦成在中國現代農村中學中具有實驗性、示範性的“中華農村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