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白玉縣呷村銀多金屬礦床地質特徵研究報告

《四川省白玉縣呷村銀多金屬礦床地質特徵研究報告》是由四川省地礦局108隊擔任主要完成單位,徐明基、付德明、尹裕明、尹顯科、趙勇擔任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四川省白玉縣呷村銀多金屬礦床地質特徵研究報告
  • 主要完成單位:四川省地礦局108隊
  • 主要完成人:徐明基、付德明、尹裕明、尹顯科、趙勇
  • 等級:二等
  • 獲獎序號:19950048
  • 獲獎證書編號:KJ-95-2-10
  • 獎種:科技  
項目摘要
呷村銀多金屬礦床,是在七十年代中期開展1∶20萬區調過程中發現的,後經近十年詳查評價才查明的一個含金富銀超大型礦床。 該礦床在“七五”期間轉入勘探。先後對該礦床的成礦地質條件、成礦模式及遠景,以及礦石物質組分、選礦性能等進行專題研究。已獲資料業已證實,該礦床不僅規模大,有用組份多,呂位富,埋藏淺,產出集中,而且也是我國目前發現的時代最新,被確認屬海底火山噴流—熱液沉積成因的塊狀硫化物礦床。成礦地質特徵與日本“黑礦”相似,但又獨具特點,在國內罕見。 從1984年開始,108隊課題組在以往區調和詳查基礎上,配契約期開展的專題和勘探工作,通過野外觀察和採樣測試,以現代礦床學理論為指導,對所獲各類地質資料和測試成果進行系統專題研究和全面綜合分析,在此基礎上編制並於1990年提交了研究報告。報告用較大篇幅闡述成礦地質構造環境和成礦地質背景;重點論述礦床地質特徵,控礦條件,富集規律及後期變形特徵;對含礦岩系、礦帶、礦層特徵進行了詳細劃分、對比和描述;詳細研究了礦石物質組分及賦存狀態,深入探討了礦床成因和成礦機制,總結建立了礦床的成礦模式和找礦標誌;同時開展了遠景預測研究,指出了找礦方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