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制種基地大提升三年攻堅行動方案

《四川省制種基地大提升三年攻堅行動方案》是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現代種業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制定的行動方案。由四川省農業農村廳於2023年4月21日印發實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四川省制種基地大提升三年攻堅行動方案
  • 印發機關:四川省農業農村廳
  • 印發日期:2023年4月21日
  • 發文字號:川農函〔2023〕187號
印發信息,方案全文,

印發信息

關於印發《四川省制種基地大提升三年攻堅行動方案》的通知
川農函〔2023〕187號
成都市、瀘州市、德陽市、綿陽市、廣元市、遂寧市、內江市、南充市、宜賓市、達州市、巴中市、雅安市、眉山市、資陽市、甘孜州、涼山州農業(農牧)農村局,廳屬相關單位:
現將《四川省制種基地大提升三年攻堅行動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四川省農業農村廳
2023年4月21日

方案全文

四川省制種基地大提升三年攻堅行動方案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現代種業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現制定如下行動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種業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著力推進《四川省種業振興行動實施方案》落實落地,以制種基地基礎設施條件、制種產能和效率效益、監管服務能力和水平“三大提升”為目標,以穩定種子生產基地、擴大制種面積為核心,以保障農業良種化水平和種源供給安全為重點,聚焦制種基地基礎設施、種子生產、加工短板弱項,強化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套用,創新種子基地建設和發展模式,推動優勢基地與優勢企業合作共建,促進基地轉型升級,實現種業高質量發展,為建設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夯實種業根基。
(二)建設目標
到2025年,制種基地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建成以川西平原為主的雜交水稻、雜交油菜制種優勢區,以安寧河流域為主的雜交玉米制種優勢區,以丘陵低山為主的特色作物種苗優勢區,以盆周山區為主的馬鈴薯、蔬菜和雜糧雜豆繁殖制種優勢區。種子生產基地面積穩定在70萬畝以上,制種面積達到30萬畝以上,其中雜交水稻制種面積20萬畝以上,雜交玉米面積5萬畝以上,雜交油菜面積5萬畝以上。通過三年建設,制種基地生產條件有明顯改善,制種機械化率有大幅度提高,制種基地生產能力、制種效率和效益、監管服務水平三大能力有大幅提升,全國四大育制種基地優勢地位得到鞏固提升。
二、建設布局
圍繞建設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建設更高水平制種基地,圍繞16個國家級制(繁)種基地縣和12個省級農作物優勢基地縣,科學布局,分步推進。其中雜交水稻制種基地縣8個,雜交玉米制種基地縣3個,雜交油菜制種基地縣3個,大豆良繁基地縣1個,高粱良繁基地縣2個,薯類良繁基地縣4個,蔬菜、水果、茶葉、青稞等良繁基地縣7個。
三、重點任務
(一)實施基礎設施建設提能力
最佳化制種基地布局,高標準農田等項目優先建設制種基地,對財政項目支持建設的制種基地進行制種“功能性”保護,實現制種田集中連片、旱澇保收、宜機作業、穩產高產、生態友好。對平原地區的優勢制種區進行統籌連片布局、集中規模打造,推進田塊規整、地力培肥、土壤改良、路網改造,為實現全程機械化制種打好基礎;對山區和丘陵區的制(繁)種區,推進通水通路、宜機化改造、土壤改良、高效節水等,促進制(繁)種能力穩步提升。
(二)實施縣企共建擴面積
大力引進優勢種業企業,支持企業建設現代化種子生產加工設施,在土地流轉、建設用地、金融支持等方面給予傾斜。將種業全產業鏈及重點企業政策納入地方發展規劃,建立與重點企業聯繫機制,定期組織有關部門、金融機構等對接,協調解決企業遇到的實際問題。支持企業在發展戰略布局中統籌基地建設,充分發揮技術和產業優勢,加大資金、裝備、人才投入力度,與制種大戶、農民合作社、農戶建立長期契約合作關係,立足當地把種子產業打造為富民產業,實現基地穩面、擴面。
(三)實施制種機械化提效率
大力開展雜交水稻制種機械化關鍵技術研究,加強先進制種機械裝備研發與套用,加大技術集成試驗示範,加快技術培訓和套用推廣,持續提升制種機械化水平。對於其他作物,對制種各環節機械化技術也要開展研究示範,成熟一項推廣一項。大力培育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健全服務機制,創新服務模式,支持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開展規模化機械化制種。
(四)實施制種科技推廣增效益
支持開展制種基地科技創新示範片建設,每縣建設一個1000畝“耕、種、管、收”各環節的新技術、新方法、新裝備、新模式科技創新示範片,大力培育種子生產各環節專業化主體,有效提供農資供應、農機作業、統防統治、代繁代制、收儲加工及金融保險等服務;以科技創新示範片為引領,開展現場培訓,組織交流學習,提高制種人員技術水平;鼓勵開展“制種能手”等競賽活動,提高制種科技水平。
(五)實施現代化管理優環境
抓好基地源頭治理,強化企業生產經營許可資質、親本種子植物檢疫等市場準入審查,嚴格落實生產備案制度。定期開展制種基地巡查,抓好田間隔離與花期檢查,組織開展種子質量抽查和轉基因監測,落實制種過程管控。加強信息技術套用,探索利用衛星遙感技術開展制種基地監管試點。完善制種保險制度,在農業政策性保險的基礎上探索開展制種全成本保險和收益保險。制種大縣要建立種子生產保險協調小組和專家組,加大保險政策落實落地,擴大制種保險承保比例。
四、實施進度
按照“一年打基礎、兩年見成效、三年有突破”的總體安排,提出分年度具體任務。
(一)2023年,摸清雜交水稻、雜交玉米、雜交油菜制種基地面積和分布,提出基地基礎設施分類建設計畫,編制縣(市、區)制種基地提升三年攻堅行動方案,建設高標準農田10萬畝,夯實基地三大能力提升的基礎。
(二)2024年,建設高標準農田8萬畝,全面落實縣企共建,健全科研+企業+縣(市、區)制(繁)種基地共建機制,穩步擴大制種面積,制種基地生產能力、制種效率、監管服務水平三大能力取得較大提升。
(三)2025年,按照“缺啥補啥”的原則,建設高標準農田6萬畝,制種基地種子生產、烘乾、加工等全產業鏈設施設備配備齊全,現代化制種基地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高效的“推進機制”
縣(市、區)人民政府是制種基地建設的實施主體,要建立強有力的“推進機制”,明確主體責任,強化政策制度和工作力量保障,全面統籌農業農村、財政等相關部門,分工協作,制定具體措施,合力推進落實。各市(州)農業農村、財政部門要切實履行好監督指導責任,切實加強實施全過程的指導,對發現的問題要及時督促整改。
(二)壓實主體責任,出台含金量高的“支持政策”
縣(市、區)人民政府是制種基地建設的責任主體,要圍繞支持制種基地高標準農田建設、縣企共建、制種全程機械化、制種科技推廣、基地現代化管理等重點任務,研究出台一批支持種子生產基地建設和穩定擴大制種面積的政策措施,積極“走出去”招引並留住優勢種子企業,促進優勢基地與優勢企業緊密結合,確保種子生產基地的穩定與可持續發展。
(三)堅持規劃引領,編制高質量的“行動方案”
各基地縣要結合本地農業農村發展規劃和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研究制定製種基地提升三年攻堅行動方案,方案要科學合理,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圍繞建設目標和重點任務統籌安排國家制種大縣獎勵資金、高標準農田建設、省級現代種業發展資金等項目,資金支持環節既要符合各項目的資金投向和管理規定,又要做到建設內容不重複、資金不重疊、功能要互補;要科學布局建設重點,提出分年任務和投資安排,細化建設內容和建設進度,避免低水平重複建設和投資。要依據行動方案制定年度實施方案,科學合理安排年度建設任務,做到三年行動方案和年度計畫的有效銜接。三年行動方案和2023年實施方案經市(州)農業農村部門審查後,於5月30日前報省級農業農村部門備案。
(四)劃定製種區域,落實可追溯的“位置圖”
各制種基地縣要劃定種子生產基地,防止基地“非糧化”,確保制種基地全部在永久基本農田內。要建立縣域種子生產基地和制種面積空間資料庫,利用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成果資料庫,以制種村為單元,將種子生產基地和制種區域上圖入庫,形成“一圖一庫一冊兩報告”成果資料,並根據制種基地和制種區域變化情況每年更新圖件和資料庫。
(五)健全管理體系,制定規範的“基地管理辦法”
各制種基地縣要配足種子專業人員,配齊設施設備。要研究制定農作物種子生產基地管理辦法,加強基地規範化、專業化管理,做到制種企業、制種農戶(制種合作社或制種大戶)等制種主體權利義務清晰,縣級部門、鎮(鄉)、村監管責任明確,生產備案及時準確,日常監管到位,不發生無序糾紛和質量安全事件。
(六)嚴格資金管理,實施績效考核
國家級制種大縣要按照農業農村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關於最佳化調整實施制種大縣獎勵政策的通知》(農辦種〔2021〕2號)、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於加快推進種業基地現代化建設的指導意見》(農辦種〔2022〕11號)、財政部《關於印發<產糧(油)大縣獎勵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財建〔2018〕413號)要求,獎勵資金要全部用於制種基地基礎設施建設、制種監管、新品種科技試驗示範、儀器設備購置等制種產業發展相關支出。其他制種基地縣按照相關項目資金管理辦法的要求,嚴格資金管理,規範項目實施,加強過程監控,加快建設進度,確保見到實效。省上將制種基地縣實施工作納入有關市(州)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內容。同時,農業農村廳將每年組織開展一次制種基地建設管理績效評價,對重點任務完成不力、保障措施落實不到位的縣(市、區),將暫停或扣減項目資金,並扣減所在市(州)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分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