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9日,四川省人民政府以川府發〔2015〕25號印發《關於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實施意見》。該《意見》分總體要求、發展重點和主要任務、重大工程、保障措施4部分22條。
發展重點和主要任務是:積極對接國家生產性服務業發展重點,結合五大新興先導型服務業發展部署,適應我省產業轉型升級發展需要,重點發展電子商務、現代物流、現代金融、研發設計、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信息技術服務、服務外包、檢驗檢測認證、節能環保服務、人力資源服務、商務諮詢、售後服務等12個領域。
重大工程是:服務業創新能力提升工程;城區老工業區“三老”創新工程;製造業服務化工程;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工程;服務業集聚區培育工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實施意見
- 印發機關:四川省人民政府
- 文號:川府發〔2015〕25號
- 印發時間:2015年4月29日
意見,附屬檔案,
意見
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實施意見
川府發〔2015〕25號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有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指導意見》(國發〔2014〕26號),加快推進我省生產性服務業發展,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特制定以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把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作為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主攻方向,統籌五大新興先導型服務業推進戰略,圍繞全省生產性服務業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培育壯大市場主體,提升製造業服務化水平,推進農業生產和工業製造現代化,促進生產性服務業專業化、高端化發展,增強對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支撐帶動作用。
(一)主要目標。力爭到2017年,全省生產性服務業實現增速提高、比重擴大、水平提升,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增速超過服務業增加值增速,占服務業的比重提高到50%以上。電子商務、現代物流、現代金融等新興先導型服務業發展全面加快。到2020年,生產性服務業體系基本健全,對促進產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的帶動作用顯著增強,推動我省產業由生產製造型向生產服務型轉變。
二、發展重點和主要任務
積極對接國家生產性服務業發展重點,結合五大新興先導型服務業發展部署,適應我省產業轉型升級發展需要,重點發展電子商務、現代物流、現代金融、研發設計、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信息技術服務、服務外包、檢驗檢測認證、節能環保服務、人力資源服務、商務諮詢、售後服務等12個領域。
(二)電子商務。以打造本土平台、促進廣泛套用、開展創新孵化為重點,以完善基礎設施、健全支撐體系、最佳化發展環境為保障,加快形成業態豐富、模式創新、制度完善的產業體系。支持第三方電子商務交易平台建設,推動網路交易與電子認證、線上支付、物流配送、報關結匯、檢驗檢疫、信用評價等環節集成套用。深化電子商務套用,引導企業創新最佳化生產組織環節和經營模式。加快建設集交易、快遞、融資、培訓、創業等多業態為一體的電子商務創新孵化器。依託成都高新綜合保稅區和成都空港保稅物流中心發展跨境電商。完善服務保障體系,建設開放式快遞配送信息平台及社會化倉儲設施網路,加強共同配送末端網點建設,改進城市快遞車輛管理,強化電子商務交易主客體及交易行為線上監測和誠信評價。
制定《四川省電子商務產業發展行動計畫(2015—2017年)》。加快培育發展一批專業化電商平台,提昇平台影響力和競爭力。實施“全企入網”工程,把電子商務培育成為四川產品的重要直銷渠道。支持各類電商平台擴大交易品種,提升服務功能,創新商業模式。加快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示範工程,擴大農村市場套用領域。實施電子商務示範引領工程,爭創國家級示範城市、示範基地、示範企業,加快建設成都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城市,啟動電子商務與物流配送協調發展試點工程。力爭到2017年,全省電子商務交易規模突破2萬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電商普及套用率達95%。到2020年交易規模突破4萬億元,培育交易額超1000億元的電商企業5家,打造全國知名電商平台20個。(省電子商務業發展推進辦負責)
(三)現代物流。加快構建無縫銜接的綜合交通網路,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和專業物流,積極培育壯大物流市場主體,提高物流智慧型化、專業化和國際化水平。加快綜合交通運輸網路配套物流設施建設,促進各種運輸方式無縫銜接和高效聯運。實施物流業與製造業聯動工程,引導物流業務整體外包,提高第三方物流普及率。加快發展電商物流和農業生產資料、農產品、大宗商產品、重要工業品等專業物流。做大做強物流企業,提高物流配送信息化、智慧型化、精準化水平,培育一批省級示範物流企業。引導物流設施資源集聚集約發展,規劃建設一批國家級、省級示範物流園區及省級商貿物流集聚區和配送中心。促進物流體系和組織結構創新,發展空地物流聯盟、公鐵物流聯盟、公水物流聯盟、鐵水物流聯盟、甩掛運輸聯盟、公路貨運專線物流聯盟和物流信息聯盟。促進物流技術創新,推進雲計算、北斗導航、物聯網、LNG等新技術套用。
制定《四川省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15—2020年)》、《關於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制訂《四川省現代物流示範地區(園區、企業)建設標準及評估辦法》,建設一批國家級、省級示範物流園區和省級示範物流企業。加快全省物流大數據中心、第四方物流金融服務平台、地方電子口岸、國際物流服務平台等重大項目和重要平台建設。到2017年,物流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0%以上,全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的比重下降到17.5%左右。到2020年,全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的比重下降到16%左右,基本建成我國重要的國際化物流樞紐。(省現代物流業發展推進辦負責)
(四)現代金融。著力提高現代金融產業規模和服務水平,穩步推進地方金融改革發展,全面提升我省金融綜合實力和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圍繞建設西部金融中心總體目標,加快建設金融機構中心、交易中心和後台服務中心,強化信用融資、債券、證券、保險、信託、理財、擔保等服務資產配置和融資服務功能,加快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培育發展第三方支付、網際網路金融等新興金融業態。加快推進遺留問題信託公司重組登記、金融租賃公司破產重組。推動信託融資、金融租賃、保險直投、資產證券化等多種直接融資業務發展,拓寬企業融資渠道,擴大我省直接融資規模。推進金融產品創新,顯著提升金融服務“三農”、小微型企業及創新創業型企業的能力。大力發展保險業,不斷擴大保險覆蓋面,促進險種及服務創新,積極發展養老及健康、涉農、醫療、產品及環境風險等責任保險,啟動巨災保險試點。緊密聯繫產業需求和消費升級,積極開展租賃業務創新和制度創新,重點推廣大型製造設備、施工設施、運輸工具、生產線等融資租賃服務,引導企業利用融資租賃進行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提升融資租賃對電動汽車等新產品、新技術、新消費的推動作用。引導租賃服務企業與銀行、保險、信託等金融機構合作,多渠道拓展融資空間。
加快建設天府新區“一區三中心”,提高西部金融中心硬體承載能力。開展成都國家級移動電子商務金融科技服務創新試點。大力推廣首台(套)產品套用保險。支持四川發展等投資公司組建地方金融控股公司,支持四川發展組建網際網路清算公司,打造國家級網際網路支付清結算平台,搭建全省統一的社會信用信息平台及“金融電商”開放式融資信息網路平台。到2017年,全省金融業增加值突破2500億元,占GDP的比重達到7%以上。到2020年,力爭金融業增加值突破4000億元,占GDP的比重達到8%以上,基本建成西部金融中心。(省現代金融業發展推進辦負責)
(五)研發設計。突出研發設計對提升產業創新能力和產品附加值的關鍵作用,加快建立完善研發設計服務體系。大力發展工業設計,推進工業設計向涵蓋市場分析、產品設計和市場行銷等高端綜合設計服務轉變。對接現代生活和消費需求,推進創意設計與工業製造融合發展,拓展大眾消費市場,發展個性化定製服務,提升產品文化元素內涵及附加值。培育研發設計市場主體,支持科研院校面向市場提供第三方研發服務,鼓勵研發類企業專業化發展,積極培育市場化新型研發組織和研發服務外包新業態。每年扶持5—10個集成創新能力強、設計成果產業化績效明顯的第三方骨幹設計企業,建設一批國家級、省級工業設計中心和工業設計示範基地。(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牽頭,科技廳、省發展改革委、文化廳等負責)
(六)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推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服務市場化、專業化發展,提升科技成果轉化利用效率。建立完善科技轉移服務體系,大力發展技術認證、科技諮詢、智慧財產權交易、科技金融等,支持技術交易機構探索線上交易等模式創新,提供跨領域、跨區域、全過程的技術轉移集成服務。培育發展智慧財產權代理服務、法律諮詢、信息服務、維權援助等,加強創新成果智慧財產權保護,加快建設成都高新區國家智慧財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試驗區。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和創業孵化,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建設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等轉化載體,為科技型、創新型、成長型企業培育發展提供資本、人才、市場等服務。建立完善科技成果轉化激勵機制,實施《激勵科技人員創新創業改革試點方案》,開展科技人員兼職取酬、保留身份離崗轉化科技成果試點,落實科研成果轉化收益分配政策,努力建設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市場環境和政策體系。(科技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經濟和信息化委、教育廳、財政廳、省知識產權局等負責)
(七)信息技術服務。發展涉及網路新套用的信息技術服務,推動製造業智慧型化、柔性化和服務化發展。依託下一代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數位電視網等信息基礎設施,深化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信息安全等信息技術在生產領域的套用,重點建設工業雲、生產過程控制、生產環境監測、供應鏈跟蹤、產品全生命周期監測等示範套用工程,實現製造數位化、管理精細化、產品智慧型化升級改造。加強相關軟體研發和知識庫建設,提高信息技術諮詢設計、集成實施、運行維護、測試評估和信息安全服務水平,面向工業套用提供系統解決方案。對從事信息技術服務的企業落實“先照後證、寬進嚴管”。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建設成都國家信息安全產業化基地和軟體產業化基地。(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科技廳、文化廳、省工商局、省通信管理局等負責)
(八)服務外包。加快發展高技術、高附加值服務外包業務,推動我省服務外包產業創新發展、加快發展、水平提升。做大做強軟體及信息技術、動漫遊戲、文化創意、金融、物流、工程設計、生物醫藥、人力資源等服務外包業務。鞏固日韓、歐美和亞太新興市場服務外包業務,深化與非洲、南美洲合作,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經貿合作。加快建設成都國家服務外包示範城市,推進服務外包業務向成都二圈層和綿陽、內江、遂寧等有條件地區擴散轉移。培育一批創新能力強、集成服務水平高、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服務外包龍頭企業,引導製造企業延伸產品服務鏈,集成提供研發設計、零部件定製、整體解決方案、設備成套、工程總包等服務。
實施服務外包影響力提升工程,做強“成都服務外包”品牌,將成都經濟區服務外包產業集群建設成為世界知名、全國一流、西部第一的服務外包產業基地。實施服務外包競爭力提升“515工程”,培育50家省級服務外包重點企業,扶持10家省級服務外包重點人才培養機構,打造5個省級服務外包基地。(商務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經濟和信息化委、教育廳、科技廳、財政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國稅局、省地稅局、省投資促進局、成都海關等負責)
(九)檢驗檢測認證。加大檢驗檢測認證基礎能力建設,發展第三方檢驗檢測認證服務,不斷增強權威性和公信力,為提升產業發展質量提供保障。加強食品飲料、電子信息、建工建材、機械裝備等領域檢驗檢測認證服務能力建設,引導由提供單一認證型服務向提供綜合檢測服務延伸,發展面向設計開發、生產製造、售後服務全過程的分析、測試、檢驗、計量等服務。推進檢驗檢測認證機構改革,推進符合條件的檢驗檢測認證機構轉企改制,促進第三方檢驗檢測認證機構發展,鼓勵不同所有制檢驗檢測認證機構平等參與市場競爭。積極參與制定檢驗檢測認證服務標準,開展檢驗檢測認證結果跨區域互認。重點建設2—3個國家級質檢中心、檢測實驗室及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培育1—2個技術能力強、服務水平高、規模效益好的檢驗檢測集團。(省質監局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科技廳等負責)
(十)節能環保服務。提升節能環保裝備研發製造水平,提高產業系統集成和一體化服務能力,加強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推廣套用,建立完善節能環保法規和標準體系,推動節能環保服務產業化、專業化、規模化發展。大力發展節能減排投融資、能源審計、清潔生產審核、節能環保產品認證、環境污染治理、節能評估、環境影響評價、碳排放審核等第三方節能環保服務。扶持發展具有系統設計、設備成套、工程施工、調試運行和維護管理等一體化服務能力的總承包公司。創新商業模式,支持技術入股、設備入股、融資租賃、公私合作(PPP)等方式開展節能環保工程服務。支持建材、冶金、能源企業協同開展城市及產業廢棄物資源化處理。在環境公用設施、工業園區等重點領域積極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支持建設區域性再生資源交易平台和廢棄物逆向物流交易平台。積極探索開展節能量、碳排放和排污權交易。
圍繞電力、鋼鐵、化工、建材、冶金、紡織印染等重點行業,開展工業鍋爐(窯爐)節能改造、低溫餘熱發電、大氣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資源綜合利用、大宗工業固體廢棄物無害化處理等試點示範工程。鼓勵各類產業園區引進專業化公司推進園區循環化改造,選擇大型重點用能單位開展專業化節能環保服務。到2017年,扶持培育一批專業化、綜合性節能環保服務公司。(環境保護廳、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科技廳、財政廳、住房城鄉建設廳等負責)
(十一)人力資源服務。堅持產業引導、政策扶持、環境營造的發展導向,推進人力資源服務專業化、創新化、差異化發展,加快建立與我省產業轉型升級相適應的人力資源服務體系,提升勞動者素質和人力資源配置效率。培育多元化人力資源服務市場主體,支持個人和社會組織創辦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鼓勵有條件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開展跨省(國)經營服務,積極引進一批國內外高水平的服務機構。提升人力資源服務能力,推進人力資源服務管理創新、服務創新和產品創新,豐富服務渠道和服務模式,鼓勵發展人力資源外包、高級人才尋訪、人才測評、人力資源管理諮詢等新興高端服務業態。發揮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職業院校及各類社會培訓機構的資源優勢,圍繞軟體、汽車製造、通用航空、智慧型家電等重點領域,建設一批專業化培訓機構及實訓基地,大力培育產業轉型升級急需的創新型、複合型、套用型和技能型人才。推進人力資源服務集聚發展,重點建設成都人力資源服務集聚區,儘快形成可推廣可複製的建設模式。到2020年,重點培育形成20家左右在全省具有示範引領作用的行業領軍企業,實現公共服務充分保障,市場經營性服務逐步壯大,高端服務業務快速發展,服務社會就業創業與人力資源開發配置能力明顯提升。(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經濟和信息化委、教育廳等負責)
(十二)商務諮詢。提升商務諮詢服務專業化、規模化、網路化水平。以發展現代產業、推進轉型升級為重點,引導商務諮詢機構大力發展戰略規劃、行銷策劃、市場調查、管理諮詢等諮詢服務,積極發展資產評估、會計、審計、稅務、法律、勘察設計、工程諮詢等專業服務,探索開展專利、品牌、商譽、著作權、特許經營權、企業家價值等無形資產評估。最佳化商務諮詢發展環境,建立統一規範的職業資格制度和行業準入管理制度,建立完善職業評價制度和信用管理體系,加強職業培訓和行業自律。培育一批具有較強實力的綜合型商務諮詢企業,建設一批商務諮詢服務集聚示範區。(省發展改革委、商務廳牽頭,省經濟和信息化委、財政廳、四川博覽局等負責)
(十三)售後服務。大力發展售後服務,增強服務功能,健全服務體系,提升服務質量。完善售後服務全鏈條,重點加強產品配送、安裝調試、以舊換新、專業維護維修等售後服務,積極運用物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發展遠程檢測診斷、預防運營維護、及時技術支持、產品跟蹤服務等售後服務新業態。發展專業化第三方售後服務,支持具備條件的工業企業內設機構向專業維修維護公司轉變,建設綜合性的產品備件、配件配送中心,鼓勵中小型企業開展售後服務外包。推進售後服務標準化,推進售後服務國家標準在汽車、家用電器、通訊等行業實施套用。實施售後服務示範工程,選取新能源汽車、手機、電腦、電子商務、家用電器、家居建材、工程機械等重點行業和熱門產品,培育一批售後服務標桿企業,支持推廣售後服務新模式。(省發展改革委、省質監局牽頭,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商務廳、省工商局等負責)
三、重大工程
(十四)服務業創新能力提升工程。加快天府新區創新創業示範區建設,設立“天府創客”高端先導產業引導基金,規劃建設產業孵化園、產業轉化園和公共服務平台,為創新型企業提供從資金到場所到規模化生產的全方位服務,打造中西部最具活力的創新創業發展示範區。研究支持生產性服務業創新團隊培養和創意設計人才隊伍建設的措施辦法。開展省級服務業企業技術中心認定工作,積極創建國家級服務業企業技術中心。
(十五)城區老工業區“三老”創新工程。以內江、自貢、綿陽、宜賓等老工業基地為重點,利用城區老工業區企業搬遷騰退的老廠區、老廠房、老設施等存量資產,鼓勵發展創意、研發、設計、品牌等生產性服務業,推動城市轉型和產業升級。加強公共服務平台建設,給予入駐企業或創新團隊經營服務和場地優惠。
(十六)製造業服務化工程。鼓勵有條件的工業企業圍繞研發創新、系統集成、市場開拓、品牌培育等環節,發展專業設計與定製服務,提供研發設計、產品製造、設備安裝、項目控制、設施維護和管理運營等一體化總集成總承包服務。每年選擇5—10戶製造企業開展製造業服務化試點示範,每年培育10戶大型優勢企業開展主輔分離試點。
(十七)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工程。以產業園區、科研院校、服務業集聚區等為載體,重點建設檢驗檢測、信息服務、創業孵化、技術交易、金融服務等公共服務平台。實施產業公共服務平台建設示範工程,在全省範圍內推廣成都市文化創意平台、科技金融服務平台、技術市場化服務平台等經驗模式。實施產業公共服務平台建設示範工程,圍繞天府新區現代製造與高端服務業、成都電子信息與汽車製造、攀西釩鈦稀土、德陽重裝、綿陽智慧型家電、川南食品飲料等重大產業基地建設10個以上區域性公共服務平台。
(十八)服務業集聚區培育工程。編制實施全省服務業集聚區建設規劃,完善服務業集聚區認定管理辦法,重點培育總部基地、電子商務、金融服務、現代物流、信息軟體、科技服務、商務會展等集聚區,儘快形成服務業新的增長極。繼續推進全省已認定的30個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建設,新增培育20個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積極創建國家服務業發展示範區。到2017年,培育建成國家級、省級、市(州)級和縣(市、區)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100個,著力打造“千億級”、“百億級”服務業集聚區。
四、保障措施
(十九)加強協調指導。建立省發展改革委、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商務廳、科技廳、環境保護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質監局、省口岸物流辦、省政府金融辦等相關部門組成的聯席會議制度,協調研究生產性服務業發展中的有關問題和政策,形成工作合力,總結推廣成功經驗。
(二十)創新扶持方式。發揮省級財政服務業專項資金的引導作用,支持各類產業園區尤其是服務業集聚區科技研發、工業設計、創業孵化服務、檢驗檢測認證、金融服務、信息服務、人力資源服務等公共服務平台建設。研究設立政府參股的創業投資基金,儘快啟動高技術服務業、文化創意產業投資基金和創業孵化種子基金籌備建設工作。
(二十一)強化要素保障。在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和產業規劃的條件下,合理安排生產性服務業用地,促進節約集約發展。鼓勵工業企業利用自有工業用地興辦促進企業轉型升級的自營生產性服務業,經依法批准,對提高自有工業用地容積率用於自營生產性服務業的工業企業,可按新用途辦理相關手續。選擇具備條件的城市和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區域,鼓勵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組織通過對城鎮低效用地的改造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對用電容量在315千伏安以上的通信網路樞紐、網際網路數據與災備中心、雲計算中心等重點信息基礎設施和信息安全企業按規定可實行大工業電價政策。擴大服務業企業貸款抵(質)押品範圍,積極推進智慧財產權、股權、特許經營權、預期收益權等抵(質)押貸款業務。
(二十二)營造發展環境。對規模較大或創新能力較強、能引領行業發展的服務業企業高管人員,可根據其工作能力和業績貢獻,參照相關規定破格申報高級經濟師資格。建立符合我省實際的生產性服務業統計指標體系,建立完善生產性服務業信息發布制度。培育市場需求,加大政府採購力度,搭建生產性服務企業與製造企業供需對接平台。
附屬檔案:重大工作及政策措施責任分工表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指導意見》(國發〔2014〕26號),加快推進我省生產性服務業發展,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特制定以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把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作為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主攻方向,統籌五大新興先導型服務業推進戰略,圍繞全省生產性服務業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培育壯大市場主體,提升製造業服務化水平,推進農業生產和工業製造現代化,促進生產性服務業專業化、高端化發展,增強對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支撐帶動作用。
(一)主要目標。力爭到2017年,全省生產性服務業實現增速提高、比重擴大、水平提升,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增速超過服務業增加值增速,占服務業的比重提高到50%以上。電子商務、現代物流、現代金融等新興先導型服務業發展全面加快。到2020年,生產性服務業體系基本健全,對促進產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的帶動作用顯著增強,推動我省產業由生產製造型向生產服務型轉變。
二、發展重點和主要任務
積極對接國家生產性服務業發展重點,結合五大新興先導型服務業發展部署,適應我省產業轉型升級發展需要,重點發展電子商務、現代物流、現代金融、研發設計、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信息技術服務、服務外包、檢驗檢測認證、節能環保服務、人力資源服務、商務諮詢、售後服務等12個領域。
(二)電子商務。以打造本土平台、促進廣泛套用、開展創新孵化為重點,以完善基礎設施、健全支撐體系、最佳化發展環境為保障,加快形成業態豐富、模式創新、制度完善的產業體系。支持第三方電子商務交易平台建設,推動網路交易與電子認證、線上支付、物流配送、報關結匯、檢驗檢疫、信用評價等環節集成套用。深化電子商務套用,引導企業創新最佳化生產組織環節和經營模式。加快建設集交易、快遞、融資、培訓、創業等多業態為一體的電子商務創新孵化器。依託成都高新綜合保稅區和成都空港保稅物流中心發展跨境電商。完善服務保障體系,建設開放式快遞配送信息平台及社會化倉儲設施網路,加強共同配送末端網點建設,改進城市快遞車輛管理,強化電子商務交易主客體及交易行為線上監測和誠信評價。
制定《四川省電子商務產業發展行動計畫(2015—2017年)》。加快培育發展一批專業化電商平台,提昇平台影響力和競爭力。實施“全企入網”工程,把電子商務培育成為四川產品的重要直銷渠道。支持各類電商平台擴大交易品種,提升服務功能,創新商業模式。加快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示範工程,擴大農村市場套用領域。實施電子商務示範引領工程,爭創國家級示範城市、示範基地、示範企業,加快建設成都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城市,啟動電子商務與物流配送協調發展試點工程。力爭到2017年,全省電子商務交易規模突破2萬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電商普及套用率達95%。到2020年交易規模突破4萬億元,培育交易額超1000億元的電商企業5家,打造全國知名電商平台20個。(省電子商務業發展推進辦負責)
(三)現代物流。加快構建無縫銜接的綜合交通網路,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和專業物流,積極培育壯大物流市場主體,提高物流智慧型化、專業化和國際化水平。加快綜合交通運輸網路配套物流設施建設,促進各種運輸方式無縫銜接和高效聯運。實施物流業與製造業聯動工程,引導物流業務整體外包,提高第三方物流普及率。加快發展電商物流和農業生產資料、農產品、大宗商產品、重要工業品等專業物流。做大做強物流企業,提高物流配送信息化、智慧型化、精準化水平,培育一批省級示範物流企業。引導物流設施資源集聚集約發展,規劃建設一批國家級、省級示範物流園區及省級商貿物流集聚區和配送中心。促進物流體系和組織結構創新,發展空地物流聯盟、公鐵物流聯盟、公水物流聯盟、鐵水物流聯盟、甩掛運輸聯盟、公路貨運專線物流聯盟和物流信息聯盟。促進物流技術創新,推進雲計算、北斗導航、物聯網、LNG等新技術套用。
制定《四川省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15—2020年)》、《關於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制訂《四川省現代物流示範地區(園區、企業)建設標準及評估辦法》,建設一批國家級、省級示範物流園區和省級示範物流企業。加快全省物流大數據中心、第四方物流金融服務平台、地方電子口岸、國際物流服務平台等重大項目和重要平台建設。到2017年,物流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0%以上,全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的比重下降到17.5%左右。到2020年,全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的比重下降到16%左右,基本建成我國重要的國際化物流樞紐。(省現代物流業發展推進辦負責)
(四)現代金融。著力提高現代金融產業規模和服務水平,穩步推進地方金融改革發展,全面提升我省金融綜合實力和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圍繞建設西部金融中心總體目標,加快建設金融機構中心、交易中心和後台服務中心,強化信用融資、債券、證券、保險、信託、理財、擔保等服務資產配置和融資服務功能,加快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培育發展第三方支付、網際網路金融等新興金融業態。加快推進遺留問題信託公司重組登記、金融租賃公司破產重組。推動信託融資、金融租賃、保險直投、資產證券化等多種直接融資業務發展,拓寬企業融資渠道,擴大我省直接融資規模。推進金融產品創新,顯著提升金融服務“三農”、小微型企業及創新創業型企業的能力。大力發展保險業,不斷擴大保險覆蓋面,促進險種及服務創新,積極發展養老及健康、涉農、醫療、產品及環境風險等責任保險,啟動巨災保險試點。緊密聯繫產業需求和消費升級,積極開展租賃業務創新和制度創新,重點推廣大型製造設備、施工設施、運輸工具、生產線等融資租賃服務,引導企業利用融資租賃進行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提升融資租賃對電動汽車等新產品、新技術、新消費的推動作用。引導租賃服務企業與銀行、保險、信託等金融機構合作,多渠道拓展融資空間。
加快建設天府新區“一區三中心”,提高西部金融中心硬體承載能力。開展成都國家級移動電子商務金融科技服務創新試點。大力推廣首台(套)產品套用保險。支持四川發展等投資公司組建地方金融控股公司,支持四川發展組建網際網路清算公司,打造國家級網際網路支付清結算平台,搭建全省統一的社會信用信息平台及“金融電商”開放式融資信息網路平台。到2017年,全省金融業增加值突破2500億元,占GDP的比重達到7%以上。到2020年,力爭金融業增加值突破4000億元,占GDP的比重達到8%以上,基本建成西部金融中心。(省現代金融業發展推進辦負責)
(五)研發設計。突出研發設計對提升產業創新能力和產品附加值的關鍵作用,加快建立完善研發設計服務體系。大力發展工業設計,推進工業設計向涵蓋市場分析、產品設計和市場行銷等高端綜合設計服務轉變。對接現代生活和消費需求,推進創意設計與工業製造融合發展,拓展大眾消費市場,發展個性化定製服務,提升產品文化元素內涵及附加值。培育研發設計市場主體,支持科研院校面向市場提供第三方研發服務,鼓勵研發類企業專業化發展,積極培育市場化新型研發組織和研發服務外包新業態。每年扶持5—10個集成創新能力強、設計成果產業化績效明顯的第三方骨幹設計企業,建設一批國家級、省級工業設計中心和工業設計示範基地。(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牽頭,科技廳、省發展改革委、文化廳等負責)
(六)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推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服務市場化、專業化發展,提升科技成果轉化利用效率。建立完善科技轉移服務體系,大力發展技術認證、科技諮詢、智慧財產權交易、科技金融等,支持技術交易機構探索線上交易等模式創新,提供跨領域、跨區域、全過程的技術轉移集成服務。培育發展智慧財產權代理服務、法律諮詢、信息服務、維權援助等,加強創新成果智慧財產權保護,加快建設成都高新區國家智慧財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試驗區。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和創業孵化,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建設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等轉化載體,為科技型、創新型、成長型企業培育發展提供資本、人才、市場等服務。建立完善科技成果轉化激勵機制,實施《激勵科技人員創新創業改革試點方案》,開展科技人員兼職取酬、保留身份離崗轉化科技成果試點,落實科研成果轉化收益分配政策,努力建設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市場環境和政策體系。(科技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經濟和信息化委、教育廳、財政廳、省知識產權局等負責)
(七)信息技術服務。發展涉及網路新套用的信息技術服務,推動製造業智慧型化、柔性化和服務化發展。依託下一代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數位電視網等信息基礎設施,深化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信息安全等信息技術在生產領域的套用,重點建設工業雲、生產過程控制、生產環境監測、供應鏈跟蹤、產品全生命周期監測等示範套用工程,實現製造數位化、管理精細化、產品智慧型化升級改造。加強相關軟體研發和知識庫建設,提高信息技術諮詢設計、集成實施、運行維護、測試評估和信息安全服務水平,面向工業套用提供系統解決方案。對從事信息技術服務的企業落實“先照後證、寬進嚴管”。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建設成都國家信息安全產業化基地和軟體產業化基地。(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科技廳、文化廳、省工商局、省通信管理局等負責)
(八)服務外包。加快發展高技術、高附加值服務外包業務,推動我省服務外包產業創新發展、加快發展、水平提升。做大做強軟體及信息技術、動漫遊戲、文化創意、金融、物流、工程設計、生物醫藥、人力資源等服務外包業務。鞏固日韓、歐美和亞太新興市場服務外包業務,深化與非洲、南美洲合作,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經貿合作。加快建設成都國家服務外包示範城市,推進服務外包業務向成都二圈層和綿陽、內江、遂寧等有條件地區擴散轉移。培育一批創新能力強、集成服務水平高、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服務外包龍頭企業,引導製造企業延伸產品服務鏈,集成提供研發設計、零部件定製、整體解決方案、設備成套、工程總包等服務。
實施服務外包影響力提升工程,做強“成都服務外包”品牌,將成都經濟區服務外包產業集群建設成為世界知名、全國一流、西部第一的服務外包產業基地。實施服務外包競爭力提升“515工程”,培育50家省級服務外包重點企業,扶持10家省級服務外包重點人才培養機構,打造5個省級服務外包基地。(商務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經濟和信息化委、教育廳、科技廳、財政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國稅局、省地稅局、省投資促進局、成都海關等負責)
(九)檢驗檢測認證。加大檢驗檢測認證基礎能力建設,發展第三方檢驗檢測認證服務,不斷增強權威性和公信力,為提升產業發展質量提供保障。加強食品飲料、電子信息、建工建材、機械裝備等領域檢驗檢測認證服務能力建設,引導由提供單一認證型服務向提供綜合檢測服務延伸,發展面向設計開發、生產製造、售後服務全過程的分析、測試、檢驗、計量等服務。推進檢驗檢測認證機構改革,推進符合條件的檢驗檢測認證機構轉企改制,促進第三方檢驗檢測認證機構發展,鼓勵不同所有制檢驗檢測認證機構平等參與市場競爭。積極參與制定檢驗檢測認證服務標準,開展檢驗檢測認證結果跨區域互認。重點建設2—3個國家級質檢中心、檢測實驗室及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培育1—2個技術能力強、服務水平高、規模效益好的檢驗檢測集團。(省質監局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科技廳等負責)
(十)節能環保服務。提升節能環保裝備研發製造水平,提高產業系統集成和一體化服務能力,加強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推廣套用,建立完善節能環保法規和標準體系,推動節能環保服務產業化、專業化、規模化發展。大力發展節能減排投融資、能源審計、清潔生產審核、節能環保產品認證、環境污染治理、節能評估、環境影響評價、碳排放審核等第三方節能環保服務。扶持發展具有系統設計、設備成套、工程施工、調試運行和維護管理等一體化服務能力的總承包公司。創新商業模式,支持技術入股、設備入股、融資租賃、公私合作(PPP)等方式開展節能環保工程服務。支持建材、冶金、能源企業協同開展城市及產業廢棄物資源化處理。在環境公用設施、工業園區等重點領域積極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支持建設區域性再生資源交易平台和廢棄物逆向物流交易平台。積極探索開展節能量、碳排放和排污權交易。
圍繞電力、鋼鐵、化工、建材、冶金、紡織印染等重點行業,開展工業鍋爐(窯爐)節能改造、低溫餘熱發電、大氣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資源綜合利用、大宗工業固體廢棄物無害化處理等試點示範工程。鼓勵各類產業園區引進專業化公司推進園區循環化改造,選擇大型重點用能單位開展專業化節能環保服務。到2017年,扶持培育一批專業化、綜合性節能環保服務公司。(環境保護廳、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科技廳、財政廳、住房城鄉建設廳等負責)
(十一)人力資源服務。堅持產業引導、政策扶持、環境營造的發展導向,推進人力資源服務專業化、創新化、差異化發展,加快建立與我省產業轉型升級相適應的人力資源服務體系,提升勞動者素質和人力資源配置效率。培育多元化人力資源服務市場主體,支持個人和社會組織創辦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鼓勵有條件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開展跨省(國)經營服務,積極引進一批國內外高水平的服務機構。提升人力資源服務能力,推進人力資源服務管理創新、服務創新和產品創新,豐富服務渠道和服務模式,鼓勵發展人力資源外包、高級人才尋訪、人才測評、人力資源管理諮詢等新興高端服務業態。發揮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職業院校及各類社會培訓機構的資源優勢,圍繞軟體、汽車製造、通用航空、智慧型家電等重點領域,建設一批專業化培訓機構及實訓基地,大力培育產業轉型升級急需的創新型、複合型、套用型和技能型人才。推進人力資源服務集聚發展,重點建設成都人力資源服務集聚區,儘快形成可推廣可複製的建設模式。到2020年,重點培育形成20家左右在全省具有示範引領作用的行業領軍企業,實現公共服務充分保障,市場經營性服務逐步壯大,高端服務業務快速發展,服務社會就業創業與人力資源開發配置能力明顯提升。(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經濟和信息化委、教育廳等負責)
(十二)商務諮詢。提升商務諮詢服務專業化、規模化、網路化水平。以發展現代產業、推進轉型升級為重點,引導商務諮詢機構大力發展戰略規劃、行銷策劃、市場調查、管理諮詢等諮詢服務,積極發展資產評估、會計、審計、稅務、法律、勘察設計、工程諮詢等專業服務,探索開展專利、品牌、商譽、著作權、特許經營權、企業家價值等無形資產評估。最佳化商務諮詢發展環境,建立統一規範的職業資格制度和行業準入管理制度,建立完善職業評價制度和信用管理體系,加強職業培訓和行業自律。培育一批具有較強實力的綜合型商務諮詢企業,建設一批商務諮詢服務集聚示範區。(省發展改革委、商務廳牽頭,省經濟和信息化委、財政廳、四川博覽局等負責)
(十三)售後服務。大力發展售後服務,增強服務功能,健全服務體系,提升服務質量。完善售後服務全鏈條,重點加強產品配送、安裝調試、以舊換新、專業維護維修等售後服務,積極運用物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發展遠程檢測診斷、預防運營維護、及時技術支持、產品跟蹤服務等售後服務新業態。發展專業化第三方售後服務,支持具備條件的工業企業內設機構向專業維修維護公司轉變,建設綜合性的產品備件、配件配送中心,鼓勵中小型企業開展售後服務外包。推進售後服務標準化,推進售後服務國家標準在汽車、家用電器、通訊等行業實施套用。實施售後服務示範工程,選取新能源汽車、手機、電腦、電子商務、家用電器、家居建材、工程機械等重點行業和熱門產品,培育一批售後服務標桿企業,支持推廣售後服務新模式。(省發展改革委、省質監局牽頭,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商務廳、省工商局等負責)
三、重大工程
(十四)服務業創新能力提升工程。加快天府新區創新創業示範區建設,設立“天府創客”高端先導產業引導基金,規劃建設產業孵化園、產業轉化園和公共服務平台,為創新型企業提供從資金到場所到規模化生產的全方位服務,打造中西部最具活力的創新創業發展示範區。研究支持生產性服務業創新團隊培養和創意設計人才隊伍建設的措施辦法。開展省級服務業企業技術中心認定工作,積極創建國家級服務業企業技術中心。
(十五)城區老工業區“三老”創新工程。以內江、自貢、綿陽、宜賓等老工業基地為重點,利用城區老工業區企業搬遷騰退的老廠區、老廠房、老設施等存量資產,鼓勵發展創意、研發、設計、品牌等生產性服務業,推動城市轉型和產業升級。加強公共服務平台建設,給予入駐企業或創新團隊經營服務和場地優惠。
(十六)製造業服務化工程。鼓勵有條件的工業企業圍繞研發創新、系統集成、市場開拓、品牌培育等環節,發展專業設計與定製服務,提供研發設計、產品製造、設備安裝、項目控制、設施維護和管理運營等一體化總集成總承包服務。每年選擇5—10戶製造企業開展製造業服務化試點示範,每年培育10戶大型優勢企業開展主輔分離試點。
(十七)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工程。以產業園區、科研院校、服務業集聚區等為載體,重點建設檢驗檢測、信息服務、創業孵化、技術交易、金融服務等公共服務平台。實施產業公共服務平台建設示範工程,在全省範圍內推廣成都市文化創意平台、科技金融服務平台、技術市場化服務平台等經驗模式。實施產業公共服務平台建設示範工程,圍繞天府新區現代製造與高端服務業、成都電子信息與汽車製造、攀西釩鈦稀土、德陽重裝、綿陽智慧型家電、川南食品飲料等重大產業基地建設10個以上區域性公共服務平台。
(十八)服務業集聚區培育工程。編制實施全省服務業集聚區建設規劃,完善服務業集聚區認定管理辦法,重點培育總部基地、電子商務、金融服務、現代物流、信息軟體、科技服務、商務會展等集聚區,儘快形成服務業新的增長極。繼續推進全省已認定的30個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建設,新增培育20個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積極創建國家服務業發展示範區。到2017年,培育建成國家級、省級、市(州)級和縣(市、區)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100個,著力打造“千億級”、“百億級”服務業集聚區。
四、保障措施
(十九)加強協調指導。建立省發展改革委、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商務廳、科技廳、環境保護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質監局、省口岸物流辦、省政府金融辦等相關部門組成的聯席會議制度,協調研究生產性服務業發展中的有關問題和政策,形成工作合力,總結推廣成功經驗。
(二十)創新扶持方式。發揮省級財政服務業專項資金的引導作用,支持各類產業園區尤其是服務業集聚區科技研發、工業設計、創業孵化服務、檢驗檢測認證、金融服務、信息服務、人力資源服務等公共服務平台建設。研究設立政府參股的創業投資基金,儘快啟動高技術服務業、文化創意產業投資基金和創業孵化種子基金籌備建設工作。
(二十一)強化要素保障。在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和產業規劃的條件下,合理安排生產性服務業用地,促進節約集約發展。鼓勵工業企業利用自有工業用地興辦促進企業轉型升級的自營生產性服務業,經依法批准,對提高自有工業用地容積率用於自營生產性服務業的工業企業,可按新用途辦理相關手續。選擇具備條件的城市和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區域,鼓勵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組織通過對城鎮低效用地的改造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對用電容量在315千伏安以上的通信網路樞紐、網際網路數據與災備中心、雲計算中心等重點信息基礎設施和信息安全企業按規定可實行大工業電價政策。擴大服務業企業貸款抵(質)押品範圍,積極推進智慧財產權、股權、特許經營權、預期收益權等抵(質)押貸款業務。
(二十二)營造發展環境。對規模較大或創新能力較強、能引領行業發展的服務業企業高管人員,可根據其工作能力和業績貢獻,參照相關規定破格申報高級經濟師資格。建立符合我省實際的生產性服務業統計指標體系,建立完善生產性服務業信息發布制度。培育市場需求,加大政府採購力度,搭建生產性服務企業與製造企業供需對接平台。
附屬檔案:重大工作及政策措施責任分工表
四川省人民政府
2015年4月29日
附屬檔案
重大工作及政策措施責任分工表
序號 | 重大工作及政策措施 | 責任分工 | 時間進度 |
1 | 加快天府新區創新創業示範區建設,設立“天府創客”高端先導產業引導基金,規劃建設產業孵化園、產業轉化園和公共服務平台。 | 省發展改革委、天府新區相關部門負責 | 2015年啟動 |
2 | 開展省級服務業企業技術中心認定工作,積極申報國家級服務業企業技術中心。 | 省發展改革委、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科技廳負責 | 按年度推進 |
3 | 研究支持生產性服務業創新團隊培養和創意設計人才隊伍建設的措施辦法。 |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發展改革委負責 | 2015年啟動 |
4 | 實施“三老”創新工程,利用城區老工業區企業搬遷騰退的老廠區、老廠房、老設施等存量資產,鼓勵發展創意、研發、設計、品牌等生產性服務業,給予入駐企業或創新團隊經營服務和場地優惠。 | 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科技廳、住房城鄉建設廳、文化廳和相關市(州)、縣(市、區)政府和集聚區管理機構負責 | 2015年啟動 |
5 | 實施製造業服務化工程。每年選擇5-10戶製造企業開展製造業服務化試點示範,每年培育10戶大型優勢企業開展主輔分離試點。 | 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科技廳等負責 | 2015年啟動 |
6 | 實施產業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運營示範工程,在全省範圍內推廣複製成都市產業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運營模式,圍繞重大產業基地建設10個以上區域性公共服務平台。 | 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經濟和信息化委、財政廳、科技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商務廳、文化廳、省質監局、省知識產權局等負責 | 2015-2017年 |
7 | 實施服務業集聚區培育工程。繼續推進全省已認定的30個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建設,新增培育20個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積極創建國家服務業發展示範區。到2017年,培育建成國家級、省級、市(州)級和縣(市、區)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100個。 | 商務廳、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科技廳、財政廳、省政府金融辦、省口岸物流辦等負責 | 2015-2017年 |
8 | 實施“全企入網”工程,引導製造企業利用電子商務手段最佳化採購、製造、銷售等環節生產組織方式,力爭到2017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電商普及套用率達95%。 | 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牽頭,省發展改革委、商務廳等負責 | 2015-2017年 |
9 | 實施電子商務示範試點工程,支持創建國家級電子商務示範城市、示範基地、示範企業,推進建設成都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城市。 | 商務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經濟和信息化委、成都市政府等負責 | 按年度推進 |
10 | 實施物流與製造業聯動工程,引導物流業務整體外包,提高第三方物流普及率。 | 商務廳、省口岸物流辦負責 | 按年度推進 |
11 | 實施融資租賃示範工程,推廣大型製造設備、施工設備、運輸工具、生產線等融資租賃服務,引導企業利用融資租賃進行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 | 省政府金融辦、省發展改革委、省經濟和信息化委負責 | 2015年啟動 |
12 | 開展首台(套)產品套用保險相關險種設計和服務創新。 | 省政府金融辦、四川保監局、省發展改革委負責 | 2015年啟動 |
13 | 實施創意設計與工業製造融合發展工程,發展個性化定製服務,提升產品文化元素內涵及附加值。 | 省發展改革委、省經濟和信息化委、文化廳負責 | 按年度推進 |
14 | 加快建設成都高新區國家智慧財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試驗區。 | 省知識產權局、成都市政府負責 | 2015年啟動 |
15 | 實施《激勵科技人員創新創業改革試點方案》,開展科技人員兼職取酬、保留身份離崗轉化科技成果試點,落實科研成果轉化收益分配政策,建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市場環境。 | 科技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經濟和信息化委、教育廳、財政廳等負責 | 2015年啟動 |
16 | 實施服務外包影響力提升工程。做強“成都服務外包”品牌,打造成都經濟區服務外包產業集群,建設成為世界知名、全國一流、西部第一的服務外包產業基地。支持本土服務外包企業發展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跨國企業。 | 商務廳牽頭,省投資促進局、省發展改革委、財政廳等負責 | 按年度推進 |
17 | 實施服務外包競爭力提升“515工程”。培育50家省級服務外包重點企業,扶持10家省級服務外包重點人才培養機構,打造5個省級服務外包基地。 | 商務廳牽頭,財政廳、省發展改革委、省經濟和信息化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教育廳等負責 | 2015年6月啟動 |
18 | 圍繞工業鍋爐(窯爐)節能改造、低溫餘熱發電、大氣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資源綜合利用、大宗工業固體廢棄物無害化處理等領域開展節能環保服務試點示範。 | 環境保護廳、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科技廳、財政廳、住房城鄉建設廳等負責 | 按年度推進 |
19 | 依託成都人力資源產業園打造全省首個人力資源服務業集聚區,總結推廣經驗模式。 |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成都市政府負責 | 2015年啟動 |
20 | 實施售後服務示範工程,選取新能源汽車、手機、電腦、電子商務、家用電器、家居建材、工程機械等重點行業和熱門產品,培育一批售後服務標桿企業,支持推廣售後服務新模式。 | 省發展改革委、省質監局牽頭,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商務廳、省工商局等負責 | 2015年啟動 |
21 | 設立高技術服務業、文化創意產業投資基金和創業孵化種子基金。 | 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科技廳、財政廳、文化廳等負責 | 2015年啟動 |
22 | 鼓勵工業企業利用自有工業用地興辦促進企業轉型升級的自營生產性服務業,經依法批准,對提高自有工業用地容積率用於自營生產性服務業的工業企業,可按新用途辦理相關手續。選擇具備條件的城市和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區域,鼓勵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組織通過對城鎮低效用地的改造發展生產性服務業。 | 國土資源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口岸物流辦等負責 | 按年度推進 |
23 | 對用電容量在315千伏安以上的通信網路樞紐、網際網路數據與災備中心、雲計算中心等重點信息基礎設施和信息安全企業可實行大工業電價政策。 | 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通信管理局等負責 | 按年度推進 |
24 | 擴大服務業企業貸款抵(質)押品範圍,積極推進智慧財產權、股權、特許經營權、預期收益權等抵(質)押貸款業務。 | 省政府金融辦牽頭,省知識產權局、人行成都分行、四川銀監局等負責 | 按年度推進 |
25 | 對規模較大或創新能力較強,能引領行業發展的服務業企業高管人員,可根據其工作能力和業績貢獻,參照相關規定破格申報高級經濟師資格。 |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負責 | 按年度推進 |
26 | 建立符合我省實際的生產性服務業統計指標體系,建立完善生產性服務業信息發布制度。 | 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統計局負責 | 按年度推進 |
備註:未明確牽頭單位的工作任務,責任單位中排第一的部門為牽頭單位,其他為配合單位;各參加單位根據職能落實具體工作事項,每季度末向牽頭單位報送工作推進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