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民族學院

四川民族學院

四川民族學院是一所省屬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位於情歌的故鄉——四川省康定市。學校入選四川省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畫四川省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畫,是康巴藏區和四川省民族地區唯一一所民族本科高校,是省級“園林式校園”。

學校肇始於1985年設立“康定民族師範專科學校”。1992年,學校更名為“康定民族師範高等專科學校”。2009年,經教育部批准,升格改建為四川民族學院。

截至2018年12月,學校設有14個二級學院,舉辦有36個本科專業、13個專科專業和少數民族本專科預科,涵蓋文、理、教、管、法、經、農、工、史、藝等10個學科門類,有全日制在校生近9000人。校園占地面積600餘畝,校舍建築面積近25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8008萬元,圖書館藏紙質圖書95萬冊。

四川民族學院新校區建設項目選址於瀘定縣瀘橋鎮,建設總用地面積1000畝、總建築面積約33萬平方米,預計在2022年之前建設完成。

基本介紹

基本信息,知名校友,歷史沿革,辦學條件,學校規模,師資力量,院系專業,教學建設,學術研究,科研機構,建設成果,學術資源,文化傳統,學校標識,社團組織,學校領導,

歷史沿革

學校肇始於1985年設立“康定民族師範專科學校”,同年,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為學校題寫了漢文校名。
胡耀邦為學校題寫漢文校名胡耀邦為學校題寫漢文校名
1986年,時任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第十世班禪大師額爾德尼·確吉堅贊為學校題寫了藏文校名。
1992年,學校更名為“康定民族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2004年,甘孜州農業學校、甘孜州財經學校整合併入。
2009年3月,經教育部批准,正式升格為四川民族學院。
2013年,學校順利通過教育部學士學位授予權評審,取得學士學位授予權資格。
2015年,學校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

辦學條件

學校規模

截至2018年12月,學校分為A、B兩個校區(總計600餘畝),校舍建築面積近25萬平方米,位於康定市姑咱鎮,其中A校區為老校區(原康定師專校址),B校區為學校升本拓展校區(原州農校、州財校校址)。
康巴兒女塑像康巴兒女塑像
學校設有黨群、行政、教輔部門18個,二級學院14個,科研機構1個,舉辦有36個本科專業、13個專科專業和少數民族本專科預科,涵蓋文學、理學、教育學、管理學、法學等多個學科門類,是以人文社會學科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穩步發展教師教育專業,積極發展地方經濟社會的套用型民族本科高校。
學校以服務甘孜藏區和四川民族地區為己任,深化教學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努力把學院建成四川民族地區的“一個基地”(四川民族地區人才培養培訓基地)、“兩個中心”(四川藏區現代教育與信息技術示範推廣中心、康巴文化研究中心)。

師資力量

截至2018年12月,學校有教職員工569人,其中專任教師393人,師資隊伍中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243人,副高以上職稱的169人,外籍教師2人。

院系專業

截至2018年12月,學校設有藏學學院、外國語學院、教育科學學院、理工學院、音樂舞蹈學院、美術學院、文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法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農學院、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體育學院、預科教育學院等14個二級學院;開辦有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漢語言文學、法學、英語、數學與套用數學、旅遊管理、美術學、音樂學等36個本科專業,會計、計算機套用技術、語文教育、數學教育、體育教育、美術教育、音樂教育等13個專科專業。
本科專業
序號
專業名稱
修業年限
學位授予學科門類
師範標識
1
漢語言文學
四年
文學
J
2
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
四年
文學
J
3
英語
四年
文學
J
4
思想政治教育
四年
法學
S
5
數學與套用數學
四年
理學
J
6
旅遊管理
四年
管理學
7
法學
四年
法學
8
體育教育
四年
教育學
S
9
音樂學
四年
藝術學
J
10
美術學
四年
藝術學
J
11
學前教育
四年
教育學
S
12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四年
工學
J
13
園藝
四年
農學
14
動物醫學
四年
農學
15
行政管理
四年
管理學
16
財務管理
四年
管理學
17
政治學與行政學
四年
法學
J
18
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
四年
教育學
19
視覺傳達設計
四年
藝術學
20
環境設計
四年
藝術學
21
歷史學
四年
歷史學
J
22
秘書學
四年
文學
23
人力資源管理
四年
管理學
24
網路與新媒體
四年
文學
25
國小教育
四年
教育學
S
26
物理學
四年
理學
S
27
舞蹈學
四年
藝術學
J
28
經濟學
四年
經濟學
29
會計學
四年
管理學

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截至2018年12月,學校先後建成國家民委重點建設學科2個、省級特色專業1個、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6個、省級套用型示範專業2個、省級“卓越計畫”項目2個、省部級教改項目37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省級哲學社會科學普及基地1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實驗區1個、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3個、省級教學團隊1個、省級教學名師1人、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1門、省級精品課程3門。
學院行政大樓學院行政大樓
國家民委重點建設學科:民族學、基礎數學
省級特色專業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
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財務管理、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音樂學、法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旅遊管理
省級套用型示範專業:法學、旅遊管理
省級“卓越計畫”項目:法學(西部基層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動物醫學(實用技能型)
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文科綜合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省級哲學社會科學普及基地:康巴文化社科普及基地
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實驗區:民族地區基礎教育師資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康定市姑咱魚通法庭、康定木格措旅遊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瀘定縣貢嘎山國小
省級教學團隊數學分析及套用
省級教學名師拉都
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基礎會計
省級精品課程:唐卡技法、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概論、管理學原理
  • 教學成果
截至2018年12月,學校學生參加全省組織的計算機、英語等級考試、數學建模比賽、藝術節、運動會等都取得了較好成績,多次在省級比賽中獲得一等獎。學院學生先後參加四川省計算機教育年會文藝匯演、四川省高校體育年會文藝匯演,並在四川省大學生藝術節中獲得優異成績;學院每學期舉辦各類型書畫展數次。
學生的課堂作業多次被編入魯迅美術學院主編的《中國美術院校學生作品、習作年鑑》,先後承接並完成了冰川飯店等大型酒店的室內裝飾畫設計、繪製等工作。學校開設了職業規劃和大學生生涯規劃等課程,配有專職的就業指導人員,為學生就業提供指導和服務。
已為社會培養本專科畢業生30000餘人(藏漢雙語人才近5000人),其中15000餘人紮根在藏區基層,傳授現代文明,宣揚祖國統一、民族團結,多數已成為業務骨幹,2000餘人在基層領導崗位上為各族民眾服務,已成為維護藏區政治穩定、促進經濟發展的骨幹力量。

學術研究

科研機構

2010年經學院研究決定,將原藏學研究室改建為“康巴發展研究中心”,同時以教學院係為依託,建立了“康巴藏文化研究所”等10個研究所。
機構名稱
管理單位
康巴發展研究中心
四川民族學院
康巴藏文化研究所
藏學學院
康巴特色生物研究所
農學院
康巴民族政策與法學研究所
法學院
康巴旅遊研究所
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
康巴民間歌舞藝術研究所
音樂舞蹈學院
康巴方言與民間文學研究所
文學院
康巴民族經濟研究所
經濟與管理學院
康巴民間體育研究所
體育學院
康巴民族教育研究所
教育科學學院
康巴美術研究所
美術學院

建設成果

2014年度全院參加評估與獎勵的專著7部,編著13部(其中主編11部、參編2部)、教材3部(其中主編2部、參編1部);論文456篇,其中發表於B類期刊11篇(其中SCI文章2篇、EI文章5篇、ISTP文章2篇、ISSHP文章2篇)、C類期刊21篇(其中CSSCI文章8篇、CSCI文章2篇)、D類期刊42篇、E類期刊378篇、F類期刊4篇。
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堅贊題寫的藏文校名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堅贊題寫的藏文校名
2013年度全院參加評估與獎勵的專著5部,編著11部(其中主編5部、參編6部)、教材9部(其中主編2部、參編7部);論文486篇,其中發表於B類期刊14篇(較2012年增長133%)、C類期刊16篇(較2012年增長60%)、D類期刊45篇(較2012年增長32%)、E類期刊403篇、F類期刊8篇。
2012年度全院參加評估與獎勵的專著5部,編著9部(其中主編6部、參編3部)、教材7部(其中主編4部、參編3部);論文613篇,較2011年增長38%,其中發表於B類期刊6篇、C類期刊10篇、D類期刊34篇、E類期刊549篇、F類期刊14篇。
2011年度全院參加評估與獎勵的專著2部、譯著1部、主編編著3部、參編編著2部、主編教材1部、參編教材4部;論文445篇,其中發表於B類期刊3篇、C類期刊13篇、D類期刊32篇、E類期刊390篇、F類期刊7篇。
2010年度全院參加評估與獎勵的專著、編著、教材8部;論文332篇,其中發表於B類期刊1篇、C類期刊3篇、D類期刊19篇、E類期刊301篇、F類期刊8篇。
2009年度全校共出版專著、編著、教材9部,其中4部由學校資助出版;發表論文255篇,其中SCI收錄論文2篇,發表於核心期刊的論文18篇,省部級期刊的論文131篇,地區級期刊的論文100篇,各類期刊增刊的論文4篇。全年受理申報項目55項,其中19項已經批准立項:教育廳研究基地科研項目10項,甘孜州科技局項目1項,校級項目8項;完成科研項目12項,其中教育廳課題7項,校級課題5項。全年獲獎成果6項。其中:省部級著作三等獎1項、地區級著作三等獎地(廳)級著作三等獎1項、地(廳)區級論文二等獎1項、地(廳)區級論文三等獎3項。 全校共獲得地區級著作一等獎1項,地區級著作二等獎1項。

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四川民族學院圖書館分為A、B區兩館,館舎面積近1.5萬平方米。館內藏書以社科文獻為主,重點突出民族特色,注重收集地方民族文獻資料,館內紙質文獻總藏量約95萬餘冊,電子圖書46萬餘種,多次被評為“四川省高等學校先進圖書館”。作為甘孜州最大的圖書館,為康巴地區乃至藏區文化的弘揚和傳承,構建面向整個康巴地區的文獻資源及信息服務中心,為康巴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優質、高效的文獻信息保障。
圖書館購有CNKI資料庫、萬方資料庫、維普中文科技期刊、庫客(KUKE)數字音樂圖書館、愛迪科森(網上報告廳、就業培訓)、OFB外文文獻庫、銀符考試模擬題庫、康巴文化特色資料庫、環球英語多媒體資源庫、超星電子圖書、超星學術視頻、超星讀秀知識庫等數字資源。
康巴文獻館於2006年5月建成,是康巴地區第一個為“康巴文化”研究提供專門服務的資料基地。藏書涉及康巴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技、歷史、宗教等各類康巴文獻資料兩萬餘冊;珍藏有被譽為“藏文化大百科全書”、“雪山下的寶庫”德格印經院的《甘珠爾》、《丹珠爾》藏文大藏經以及各種文集類、叢書類、綜合類全套珍貴藏文資料1300餘函。康巴文獻館藏資料包括康巴地區的藏文資料和漢文資料,各種正式出版物和內部資料,各種現代印刷圖書和傳統雕版印刷資料。
  • 學術期刊
四川民族學院學報》是經國家新聞出版署批准創辦的學報類正式期刊。現為季刊,16開,88頁,國際標準連續出版物號ISSN1674-8824,國內統一刊號CN51—1729/G4。 開設有康巴學、民族研究、作家作品研究、經濟研究、教育教學研究、語言學研究、法學研究、歷史研究、圖書情報研究等欄目。
學報以“康藏研究”為特色。自創刊發以來,相繼開設有“民族研究”、“康藏研究”等專題欄目。隨著康巴學的興起,2005年第一期開始將“康藏研究”欄目改為“康巴學”、“藏學”兩個欄目。“康巴學”欄目現已成為了康巴學研究的主要陣地,得到了省內外相關專家學者和研究機構的關注與支持,相繼發表了石碩、霍魏、楊嘉銘、任新建、曾國慶、李紹明等許多著名專家學者的學術論文。

文化傳統

學校標識

  • 校徽
校徽以藍色、白色、綠色為主色調。整體圖案以掀開的書籍為主體,上半部藍色代表蔚藍的天空,中間代表雪山,綠色代表草原。上下邊以書籍的自然弧線寓意為飛翔藍天的雄鷹。傳達了四川民族學院地處康巴高原的地理位置和民族特色。寓意學院肩負民族地區人才培養的重任,在民族地區不斷發展壯大,象不斷掀開厚重的歷史書籍;象雄鷹飛翔於四川民族地區,承載了民族地區嚮往知識、文明、進步的不懈追求。
四川民族學院校徽四川民族學院校徽
  • 校訓
團結、奮進、重道、精業
“團結”:民族共榮,和諧互助。
“奮進”:艱苦奮鬥,開拓進取。
“重道”:重人文、科學之道,重做人、做事之道。
“精業”:在學,精於學業;在崗,精於事業。
  • 校歌
《四川民院校歌》
嘿依喲嚯 嘿依喲嚯 嘿喲
嘿依喲嚯 嘿依喲嚯 嘿喲
嘿依喲嚯 嘿依喲嚯 嘿喲 嘿喲
雪山巍巍挺脊樑
雅礱滔滔起波浪
格桑含笑 情滿草原
雄鷹展翅 搏擊長空
1)大渡橋橫豐碑在 唐蕃古道憶絕唱 魅力康巴多和美 情歌故里繪華章
2)莘莘學子弦歌一堂 滿園桃李正芬芳 團結奮進重道精業 肩負民族希望
啊 四川民院 祖國母親在心間
啊 四川民院 各族兒女共有的家園 各族兒女共有的家園
嘿依喲嚯 嘿依喲嚯 嘿喲
嘿依喲嚯 嘿依喲嚯 嘿喲
嘿依喲嚯 嘿依喲嚯 嘿喲 嘿喲

社團組織

四川民族學院有青春映像電影社、環保協會、旅遊協會、心理協會、演講與交際協會、國語協會、計算機協會、套用數學研究協會、國學篆刻協會、英語沙龍協會、書叢協會、日語交流協會、鄧小平研究協會、KBA動漫社、民族文化研究協會、法學會、弦子鍋莊協會、唐卡協會、桌球協會、籃球協會、足球健美運動俱樂部、瑜伽協會、武術協會、軍事愛好者協會等近40個學生社團。社團組織由四川民族學院社團聯合會承擔社團文化發展,開展有深度、有內涵、有品位、有價值、有意義的社團活動。

學校領導

職務姓名
黨委書記
黨委副書記、院長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副院長
資料來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