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定橋(大渡橋)

瀘定橋

大渡橋一般指本詞條

瀘定橋(Luding Chain Bridge),又名大渡橋,是中國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瀘定縣瀘橋鎮境內的一座跨大渡河鐵索橋,為瀘定橋風景區的主要景觀文物。

瀘定橋始建於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九月,於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四月投入使用;於1961年3月4日被納入中國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於2003年納入景區管理。

瀘定橋全長103.67米,寬3米,由13根鎖鏈組成,為一座歷史悠久的古橋;該橋因“飛奪瀘定橋”戰鬥而聞名中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瀘定橋
  • 外文名:Luding Chain Bridge
  • 始建時間: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
  • 投用時間: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
  • 所屬地區:中國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瀘定縣
  • 類型:鐵索橋
  • 長度:103.67米
  • 管理機構:甘孜州瀘定縣瀘定橋文物管理局
建設歷程,橋樑位置,建築設計,建築結構,設計參數,建設成果,文化特色,價值意義,

建設歷程

清朝康熙時期,藏族和漢族的物質交流到了大渡河全靠渡船或溜索轉渡,有時不能及時渡河,大渡河兩岸常貨物堆集如山,一些鮮活食品(如山珍海味、肉菜等)因無法過河而腐爛,軍隊頻繁調動在這裡形成梗阻。
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九月,康熙皇帝為了國家統一和解決漢區通往藏區道路的梗阻,下令在大渡河上修建第一座橋樑。
瀘定橋景區記事瀘定橋景區記事
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四月,大渡河上的首座橋樑建成,康熙皇帝取“瀘水”(即大渡河舊稱“沫水”,而康熙錯以為“瀘水”)、“平定”(平定西藏準噶爾之亂)之意,御筆親書“瀘定橋”三個大字,並將字型立御碑於橋頭,碑文正文為“瀘定橋”,橫批為“一統山河”。瀘定橋開始成為連線藏漢交通的紐帶,瀘定縣因此而得名。
1969年6月,瀘定橋完成一次修復,大修期間採用不少新工藝,如用低碳圓鋼製作鐵鏈,代替原來手工鍛打的毛鐵,用鼓風機代替傳統手拉風箱等。
1970年6月2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7848部隊340分隊拉練到瀘定橋上參觀,底鏈七號(上河往下數)距東岸30米處斷裂,隨後由07039工程指揮部派員將斷鏈從河中拉出,並用起重卡環接好。
1972年2月4日,中國作家郭沫若題寫瀘定橋文物保護單位標誌“瀘定橋”。
1974年3月,中國國家文物局撥款大修瀘定橋,在即將完成時,上游一側的扶手鍊忽然斷裂,引發連鎖反應造成斷鏈三根,導致橋面傾斜,放在橋面上的修理工具掉進河裡。
1975年,中國某部退伍軍人組織參觀瀘定橋,數十人上橋後九根底鏈忽然斷裂三根,橋面傾斜四十五度。
2003年,經原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批准,成立瀘定橋景區。
截至2016年10月,瀘定橋已有310年歷史,現橋鐵環上鑄有生產工匠所在的鐵匠鋪和工匠的標記,為該橋維護的監督機制。

橋樑位置

瀘定橋位於今中國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瀘定縣瀘橋鎮河西街與成武路之間的大渡河上,北距上游雅康高速公路(國家高速G4218興康特大橋5千米,距離高速公路出入口8千米,南距下游城南大橋800米;橋西接海子山,橋東接二郎山

建築設計

建築結構

瀘定橋是一座懸掛式鐵索橋,全橋由橋身、橋台和橋亭三大部分組成。橋身由多根碗口粗的平行鐵鏈構成,橋欄直接由鐵鏈架設,底下並排鐵鏈鋪上木板形成橋面,扶手與底鏈之間用小鐵鏈相連線,各鐵鏈環環相扣;橋台位於橋身兩端處,橋台內固定鐵樁,鐵鏈固定在兩岸橋台落井鐵樁里;橋頭兩岸橋頭古堡為漢族木結構古建築,風貌獨特;錨固鐵鏈落井之上建有橋亭,飛檐翹角、古樸大方;橋西端觀音閣下存有康熙立的匾額。
瀘定橋橫橋板間隔相鋪,猶如窗欞,這種結構既能減輕橋重,又能減少風的阻力;扶手鍊與底鏈每隔5米相連的設計使橋身形成一個和諧統一的整體。
瀘定橋西面瀘定橋西面

設計參數

瀘定橋全長103.67米,寬3米;全橋共有13根鐵鏈,兩邊橋欄各有2根鐵鏈,橋面有9根鐵鏈;每根鐵鏈由862至997個鐵環相扣構成,總共有12164個鐵環相扣;兩端橋台高20米,橋頭東端高14.5米、西端高5.2米;全橋鐵件總重40餘噸,其中鐵鏈重量21噸,平均每根鐵鏈重1.6噸;1根橫向臥龍樁和7根縱向地龍樁累計用鐵量20餘噸;每片木板塊長3米、寬0.1米,橫橋中間主走道板寬0.75米,橋兩側扶手處輔走道板寬0.2米。
瀘定橋東面瀘定橋東面

建設成果

  • 技術難題
古代造橋大多數情況都因地制宜,但大渡河地處偏遠山區,河寬數百米,終年水流湍急、深不可測,瀘定橋工程在當時科技水平下幾乎無法完成,需解決鐵索供應、鐵索過河以及鐵索固定難題。當時,瀘定縣一帶不生產鐵,鐵匠稀缺,於是橋樑建設者遠赴鐵礦藏量大的滎經縣鑄造鐵索。鐵索出產後需銜接兩岸,工人們曾嘗試用羊皮筏子或船隻運輸鐵索,但無法實現;最終,人們利用“索渡原理”,先將粗竹索繫於河兩岸,每根竹索上穿上10多個短竹筒後,再將鐵鏈系在竹筒上,最後從對岸拉動己拴好在竹筒上的繩索完成鐵索輸送。鐵索跨河後,人們在兩岸利用大塊條石修建堅固的橋頭,然後在兩端橋頭內挖深井,並且在井底用生鐵澆鑄橫向臥龍樁和縱向地龍樁;最後所有鐵鏈與地龍樁相連,底面鐵鏈上鋪設木板形成橋面,各鐵鏈相互環扣成橋。

文化特色

  • 文物保護
1961年3月4日,瀘定橋被中國國務院公布為中國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旅遊資源
2016年12月,瀘定橋景區被評為中國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為中國著名的紅色旅遊勝地之一。歷史上,康熙御筆題寫“瀘定橋”,橋東立有《御製瀘定橋碑記》,記載了修橋的原因、橋的規模和維修辦法等;鐵索固定在兩岸的鐵樁上刻有“康熙四十四年歲次乙酉九月造漢中府金火匠馬之常鑄重一千八百斤”字樣。整個瀘定橋旅遊區由瀘定橋、瀘定橋革命文物博物館、紅軍飛奪瀘定橋紀念碑及其公園三部分組成。
  • 文化作品
關於瀘定橋的文學藝術和愛國教育作品有很多,主要有:中國小語文課文《飛奪瀘定橋》、劉國樞畫家創作的油畫《飛奪瀘定橋》、毛主席創作的七言律詩《七律·長征》,以及當代電視劇《長征》等。
中國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瀘定縣當地依託紅軍飛奪瀘定橋精神傳承,創作了《瀘定橋之歌》《情緣瀘定》等雙擁文化主題歌曲、小品、快板等作品;編寫了《紅軍長征在瀘定》《瀘定橋三百年大事記》等紅色文化主題書籍。
  • 歷史故事
清同治二年(1863年),太平天國起義名將翼王石達開在瀘定橋搶渡大渡河失利,全軍覆沒。
民國24年(1935年)5月29日,中國工農紅軍長征途經瀘定橋,以22位勇士為先導的突擊隊,冒著敵人的槍林彈雨在鐵索橋上匍匐前進,一舉消滅橋頭守衛。“飛奪瀘定橋”戰鬥打開了紅軍長征北上抗日通道,譜寫了中國革命史上和世界軍史上“驚、險、奇、絕”的戰爭奇蹟,瀘定橋從此成為中國共產黨重要的歷史紀念地。
  • 民俗傳說
滬定橋西有噶達廟。相傳修橋的時候,13根鐵鏈無法牽到對岸,用了許多方法都失敗了。有一位自稱噶達的藏族大力士,兩腋各夾1根鐵鏈乘船渡過西岸安裝。當他運完13根鐵鏈後,力竭而亡,當地人修建此廟,以紀念這位修橋英雄。

價值意義

瀘定橋曾是大渡河上最長的鐵索橋,為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曾有對聯題道:“東環瀘水三千里、西出鹽光第一橋”;從清朝以來,瀘定橋為四川入藏的咽喉要道和軍事要津。
作為茶馬古道上的重要樞紐和飛奪瀘定橋戰役的核心地,瀘定橋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和紅色文化底蘊,對研究中國革命史、邊疆發展史、藏區社會史等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中國西藏網 評)
瀘定橋建築風貌獨特,為世界和中國所獨有。陳運和用詩《瀘定橋》評價“人間從未望見這種橋一座如此簡陋的橋一座十分驚險的橋一座跨越激流的橋一座飛躍峽谷的橋”、“一座用毛澤東詩詞築起萬代牢固的橋一座被新中國曙光照亮千秋永存的橋”。(四川新聞網 評)
在漫長的歷史中,瀘定橋是中國四川和西藏之間茶馬古道的交通咽喉,是中華邊陲民族和睦、國家統一的安定橋,更以中國紅軍長征期間勝利飛奪瀘定橋的偉大壯舉和英雄業績而名揚中外,以“十三根鐵鏈托起一個共和國”載入中國革命的光輝史冊。(《人民日報》 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