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客家區域文化叢書之一,以歷史上的“歷史客家”為論述對象,不拘泥於今天的行政區劃,從四川客家的移民歷史、分布地區、創業貢獻、民俗文化、傑出人物等各方面描述了四川客家人在開發西部所留下的光輝的歷史見證,表現了四川客家人創業的開闊心態和磅礴氣勢,介紹了四川客家在客家研究中的歷史地位、研究價值及文化特色。
基本介紹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中國
- 出生日期:不詳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四川客家的發現與探索
一、民國時期四川客家的發現始末
(一)羅香林對四川客家的闡述
(二)鐘祿元對成都東山客家的報導
(三)一個大學生的畢業論文
(四)董同?的客家方言經典之作
二 、近50年來對四川客家的探索過程
(一)催生階段
(二)轟動階段
第二章 移民潮中的客家方陣
一、客家大本營的外遷熱潮
(一)客家人入川溯源
(二)客家人遷川前奏
(三)客家人遷川動因
(四)客家人遷川路線
二、西進大潮中的後起之秀
(一)志向高遠,意氣風發
(二)前赴後繼,百折不撓
(三)卓然超群,不讓鬚眉
第三章 巴山蜀水客家人
一、客家人在四川的分布及數量
(一)四川客家的分布
(二)四川客家人的數量估計
二、“大分散,小聚居”的居住格局
(一)成都東山客家方言聚居區
(二)川中榮、隆二昌客家聚居區
(三)川北客家大縣??儀隴縣客家聚居區
(四)沿江客家居住區
(五)偏處西南一隅的西昌客家聚居區
(六)客家散居區
第四章 再造四川 大顯身手
一、 向巴山蜀水進軍
二、 開疆拓土創基立業
(一) 隨意插占與佃地墾殖
(二)依親落腳,勤勞致富
三、奮發圖強耕讀傳家
(一)不作株守,力求樂土
(二) 耕讀傳家,致富揚名
(三) 獎助優學,辦學育才
第五章 傳薪播火 開拓進取
一、農耕技術的創新
(一)墾復荒地,開闢梯田
(二)開築塘堰,興冬水田
(三)深挖碎打,精耕細作
(四)引進農作物新品種
(五)客家人是四川種莊稼的高手
(六)種花植榕,美化農村生態環境
二、 新型經營模式的締造
(一)發達的農田租佃關係
(二)土地買賣大部分轉到了移民手中
(三)農產品商品化經營
三、 促進工商業繁榮的貢獻
(一)手工業、礦冶業的發展
(二)移民善賈,城鄉繁榮
(三)行幫、商幫與會館
第六章 四川客家與移民會館
一、四川會館源流、分布與類型
(一)四川會館的源起與流變
(二)四川會館的分布
(三)四川會館的類型
二、清代四川的會館建築
(一)成都會館建築群
(二)重慶湖廣會館建築群
(三)自貢會館建築群
三、清代四川會館的組織形式與社會功能
(一)清代四川會館的組織形式
(二)清代四川會館的社會功能
第七章 四川客家的姓氏與宗族
一、四川客家姓氏
(一)四川客家姓氏概況
(二)四川客家姓氏的基本特點
二、四川客家宗族
(一)四川客家宗族的構成
(二)四川客家宗族的功能
(三)宗族經濟與管理
三、四川客家宗祠
(一)宗祠的設定
(二)宗祠類型與建築
(三)宗祠文化
第八章 四川客家民俗文化事象
一、物質生活
(一)衣
(二)食
(三)住
(四)用
二、民俗風情
(一)歲時節慶習俗
(二)信仰崇拜習俗
(三)婚喪嫁娶習俗
三、山歌?傳說
(一)民歌
(二)兒歌
(三)傳說
第九章 客家方言與巴蜀文化
一、四川客家方言的分布
(一)四川客家方言的流行情況
(二)四川客家話的分布
二、四川客家方言的基本特點
(一)四川客家話的語音特點
(二)四川客家話的辭彙特點
(三)四川客家話的語法特點
三、客家方言中的民俗文化現象
(一)從豬、牛的名稱看移民文化的特徵
(二)客家方言中反映的生殖、生育觀
(三)客家方言民俗語言現象反映的生命生長意識
(四)客家方言民俗語言現象反映的民間信仰
(五)客家方言民俗語言現象反映的客家婦女的孝慈品德
(六)客家方言反映的其他文化內容
第十章 四川籍傑出的客家人物
一、政治軍事界
(一)共和國元帥朱德
(二)變法維新志士劉光第
(三)“收功彈丸”的大將軍彭家珍
(四)抗日愛國將領王銘章
(五)辛亥西昌首義志士張耀堂
二、科技文化界
(一)當代文豪郭沫若
(二)英籍華人女作家韓素音
(三)梓州詩人謝緒岷
(四)“厚黑教主”李宗吾
(五)現代天文學家劉子華
(六)土壤農化科學開拓者彭家元
三、婦女界
(一)紅燈女傑廖九妹
(二)朱德母親鐘太夫人
四、四川籍名人的客家情緣
(一)著名學者楊升庵
(二)國畫大師張大千
(三)世紀偉人鄧小平
第十一章 面向現代化的四川客家
一、崛起中的四川客鄉
二、融入城市化的成都沙河客家
三、在西部大開發中建功立業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