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客家麵條的歷史,還得從秦漢說起。據儀隴羅氏譜牒記載,豫章羅氏家族自漢就掌握了抻面技藝,後遷徙至湖南長沙。由於戰亂,於清順治中葉,再行遷到儀隴縣金城鎮,以耕種、掛麵為業,至今已傳十二代。其裔孫羅勇繼承祖業以傳承手工掛麵為業,所註冊的“川北客家”手工掛麵商標被評為四川省馳名商標。“川北客家”手工面製作考究。在儀隴縣河西工業集中園區“川北客家”手工面手工作坊內,正在晾曬客家手工面的師傅張明茂告訴記者,從50斤的面到拉成200多米長的小條,再拉伸到4米長的單根麵條,手工面要經過和面、起桶、開條、拉條、搓面上竹、抻面、上架晾面等12道工序,需要22個小時才能完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四川儀隴客家手工面
- 主要食材:優質高筋小麥粉,土雞蛋
- 特點:入口柔軟、嚼勁十足、回鍋不膩
- 榮譽:四川省馳名商標
做法,風俗,
做法
手工面必須採用優質高筋小麥粉,添加客家人放養的土雞蛋,和面用的泉水內要加一定比例的鹽。面要柔和、不粘手,在大木盆中醒約半小時。醒好的面用快刀劃割成直徑約3厘米左右的圓形長條,再用手來回反覆捻搓成直徑1至2厘米的圓條,層層盤於盆中,再抹上少許菜籽油,以防條與條之間相互粘連。張明茂說,切不可用麵粉替代菜籽油,否則掛麵口感會很粗糙。盤好的面在面棍上交叉繞條,直到繞滿一棍為止。繞條時用力要均勻,自然有序,一氣繞成。
繞完條後,將繞好的面掛入專用醒面木槽內,進行二次發汗,夏季一般需要半小時,冬天時間要長得多。
二次發汗也叫醒面,醒面後進行拉條,要用力均勻,慢慢拉長,一般拉至80厘米為止。拉條後,再次放入發汗箱進行三次發酵,時間約半小時左右。發好後取出上面架,插入天方孔眼內,用力均勻往下拉,直到拉至1.8米左右、粗細適中即可。
晾曬的面乾後從面架上取下,平放在案板上,取掉面棍,裁節封裝。
風俗
客家人走親訪友,逢年過節都有送掛麵的習俗,一般是兩斤一把,送禮都是兩把面。如今,“川北客家”手工面因入口柔軟、嚼勁十足、回鍋不膩,成了饋贈親友的上等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