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舊俗,隨水草,逐寒暑,往來遊牧漁獵。遼建國後,皇帝四季外出遊獵,朝官隨行,設行帳稱“捺缽”。大約到聖宗時,四季捺缽才有固定的地點和制度,成為遼帝定期會見南北面官,決定軍國大事的中心。
也稱作四時捺缽制。捺缽,契丹語,意為行帳、營盤,是契丹國君主出行時的行宮,即臨時居住處。契丹國其實既有皇都,也有五京之制,然而契丹皇帝一年四季卻巡幸於四捺缽之間,政務皆在捺缽中處理,捺缽之地實際上是契丹國的政治中心、最高統治者所在地;皇都和五京是宰相以下官僚處理政務特別是漢民政務的地方,這是契丹立國以後政治管理的一大特色。關於四時捺缽的時間、地點和內容,《遼史》等均有較詳細記載,大致內容如下:
時間:按常規,正月上旬,契丹君主的“牙帳”從冬捺缽營地啟行,到達春捺缽地約住60日。四月中旬“春盡”,牙帳再向夏捺缽地轉移,在五月下旬或六月上旬到達目的地後,居50天,約在七月上旬或中旬,又轉向秋捺缽地。當天氣轉寒時,則轉徙到氣溫較暖的冬捺缽地“坐冬”。契丹君主“每歲四時,周而復始”,巡守於捺缽。顯而易見,捺缽實為契丹朝廷臨時所在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四季捺缽制
- 特點:隨水草,逐寒暑
- 別稱:四時捺缽制
- 性質:契丹語
概述,時間:,地點:,內容:,發展,
概述
契丹舊俗,隨水草,逐寒暑,往來遊牧漁獵。遼建國後,皇帝遊獵設行帳稱“捺缽”。大約到聖宗時,四季捺缽才有固定的地點和制度。
也稱作四時捺缽制。捺缽,契丹語,意為行帳、營盤,是契丹國君主出行時的行宮,即臨時居住處。契丹國其實既有皇都,也有五京之制,然而契丹皇帝一年四季卻巡幸於四捺缽之間,政務皆在捺缽中處理,捺缽之地實際上是契丹國的政治中心、最高統治者所在地;皇都和五京是宰相以下官僚處理政務特別是漢民政務的地方,這是契丹立國以後政治管理的一大特色。關於四時捺缽的時間、地點和內容,《遼史》等均有較詳細記載,大致內容如下:
時間:
按常規,正月上旬,契丹君主的“牙帳”從冬捺缽營地啟行,到達春捺缽地約住60日。四月中旬“春盡”,牙帳再向夏捺缽地轉移,在五月下旬或六月上旬到達目的地後,居50天,約在七月上旬或中旬,又轉向秋捺缽地。當天氣轉寒時,則轉徙到氣溫較暖的冬捺缽地“坐冬”。契丹君主“每歲四時,周而復始”,巡守於捺缽。顯而易見,捺缽實為契丹朝廷臨時所在地。
地點:
史載的四時捺缽地,為聖宗朝已成定製的情況。在此之前的太祖至景宗五朝,每朝都不盡相同。定製後的春捺缽地主要在長春州的魚兒濼(今洮兒河下游之月亮泡)、混同江(指今送花江名鴨子河一段),有時在鴛鴦濼(今內蒙古自治區集寧市東南黃旗海);夏捺缽地在永安山(在今內蒙古烏珠穆沁旗東境)或炭山(今河北省沽源縣黑龍山之支脈西端);秋捺缽在慶州付虎林(在今內蒙古巴林左旗西北察哈木倫河源白塔子西北);冬捺缽在廣平淀(今西拉木倫河與老哈河合流處)。
內容:
春捺缽為捕天鵝鉤魚及接受女真“千里之內”諸酋長等的朝賀;夏捺缽是避暑,與北、南面大臣議國政,遐日遊獵;秋捺缽主要是入山射鹿、虎;冬捺缽是避寒,與北、南面臣僚議論國事,時出校獵講武,並接受北宋及諸屬國的“禮貢”。
發展
契丹君主四時捺缽不完全是為了玩樂,也不是漢人眼裡的所謂“四時無定,荒於遊獵”,而是把遊牧民族“秋冬諱寒,春夏避暑”,隨水草畜牧的生活習俗引入到政治管理中。從冬捺缽除“會議國事”和外交活動外,還“時出校獵講武”,可以看出,契丹君主捺缽中的漁獵活動,無疑另有目的,即以親身示範,教育其族眾不忘立國之資的鐵馬駿騎本色,保持一支能縱橫馳騁的勁健騎兵,以與中原王朝相抗衡。所以後來靠“騎射”建立的金、元朝也有捺缽之制,清朝則有木蘭秋獵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