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背景
晚明佛教叢林基於嚴辨老莊道家之學與金丹道教的方法立場,在當時三教同歸的合流思想下, 主張與老莊道家之學相融並存, 而對明末道教主流道派正一道與全真道, 則表現出明確的拒斥態度, 視之為非主流宗教類型。面對道教指責佛教只修性不修命的批評, 晚明佛教叢林基於佛教心性一元論的基本立場,特別針對全真道所主張的性命雙修的丹道煉養工夫展開了思想論辯, 闡述了佛教“ 性本論” 的性命不二與道教“ 氣本論” 的性命二分之間的義理差異, 進而辨析佛教明心見性與道教修身煉性之間的工夫論差異,致使晚明全真丹道趨歸仙佛合宗同修共證的思想融通。晚明佛道之辨的現實效應, 同時也使晚明佛教吸收道教修命傳統的《 功過格》 形式, 加以佛教化的改造, 通過“ 唯心立命” , 強調佛教心性智慧與因果信仰相結合, 一併落歸於現實世間的勸善教化, 參與共建中國社會的道德秩序, 對後世民眾的佛教修行產生了重大影響。
繪畫風格
四人都擅長山水畫,各有風格。他們都竭力發揮其創造性,反對摹古,取得創新成就,其特點:
石濤之畫,奇肆超逸;八大山人之畫,簡略精練;
髡殘之畫,蒼左淳雅;
弘仁之畫,高簡幽疏。都自具風裁。
藝術品格
特殊的人生經歷和意識流變使
四僧的
藝術品格同樣光輝奪目。
四僧所面對的是
中國古代文人畫傳統的高峰。文人畫發展到明末,開始兀顯出程式化,“摹古”、“
泥古”的畫風盛行。
四僧師傳統而不
為所縛、學古人仍自有見解,大膽革新,各樹一幟,開畫壇新風,為文人畫的發展拓展了廣深的空間,後來的文人畫作者如
黃賓虹、
吳昌碩、
齊白石等均受影響。
人物介紹
原濟
原濟(1642一約1718),清初
畫家。僧人,俗姓朱。名若極,
廣西全州人。明藩靖江王
朱守謙後裔,父親在明末被追殺,時若極五歲,削髮為僧得以存活。法名原濟,一作元濟。後人傳為道濟,小字阿長,字
石濤,號大滌子、清湘老
人、清湘陳人、清湘遺人、粵山人、湘
原濟山僧、零丁老人、一枝叟,晚號瞎尊者,自稱苦瓜和尚。善山水花果蘭竹,尤以山水一反時人仿古之風,布局新奇,筆墨雄健縱恣,與
弘仁、
髡殘、
朱耷合稱“
四僧”。在繪畫理論上貢獻卓著。他主張“
筆墨當隨時代”和“借古以開今”,強調對大自然要有真切的
藝術感受,在藝術創作時要“我自用我法”,反對泥古不化。對後來
揚州畫派和近代畫風,影響極大。傳世畫跡有《詩畫冊》、《黃山八勝圖》、《梅竹雙清圖》、《蕉菊圖》等。
朱耷
朱耷(約1626年—約1705年),即八大山人,譜名統*(*為上林下金),
江西南昌人,明末清初
畫家、
書法家。八大山人為明寧獻王
朱權九世孫,清初畫壇“
四僧”之一。明滅亡後,國毀家亡,心情悲憤,落髮為僧,法名傳綮,字刃庵。又用過
雪個、個山、個山驢、驢屋、人屋、道朗等號,後又入青雲譜為道。通常稱他為朱耷,但這個名字用的時間很短。晚年取八大山人號並一直用到去世。其於畫作上署名時,常把“八大”和“山人”豎著連寫。前二字又似“哭”字,又似“笑”字,而後二字則類似“之”字,哭之笑之即哭笑不得之意。他一生對明忠心耿耿,以明朝遺民自居,不肯與清合作。他的作品往往以象徵手法抒寫心意,如畫魚、鴨、鳥等,皆以白眼向天,充滿倔強之氣。這樣的
形象,正是
朱耷自我心態的寫照。畫山水,多取荒寒蕭疏之景,剩山殘水,仰塞之情溢於紙素,可謂“墨點無多淚點多,山河仍為舊山河”,“想見時人解圖畫,一峰還寫宋山河”,可見
朱耷寄情於畫,以書畫表達對舊王朝的眷戀。
朱耷筆墨特點以放任恣縱見長,蒼勁圓秀,清逸橫生,不論大幅或小品,都有渾樸酣暢又明朗秀健的風神。章法結構不落俗套,在不完整中求完整。
朱耷的繪畫對後世影響極大。
髡殘
中國明末清初畫家。
清初四僧之一。俗姓劉,
武陵(今湖南省常德市)人,居
南京。幼年喪母,遂出家為僧。法名
髡殘,字
石溪,一字介丘,號白禿,一號殘道者、電住道人、石道人。他削髮後雲遊各地,43歲時定居
南京大報恩寺,後遷居牛首山幽棲寺,度過後半生。性寡默,身染痼疾,潛心藝事,與
程正揆(程正揆,號青溪道人)交善,時稱二溪,
藝術上與
石濤並稱二石。
善畫山水,亦工人物、花卉。山水畫主要繼承元四家傳統,尤其得力於
王蒙、
黃公望。構圖繁複重疊,境界幽深壯闊,筆墨沉酣蒼勁,以及山石的披麻皴、解索皴等表現技法,多從
王蒙變化而來;而
荒率蒼渾的山石結構,清淡沉著的淺絳設色,又近
黃公望之法。他還遠宗五代
董源、
巨然,近習明代
董其昌、文徵明等,兼收並蓄,博採眾長。在學習傳統基礎上,重視師法自然,自謂“論畫精髓者,必多覽書史。登山寡源,方能造意”。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在山水中度過,經常駐足於名山大川,流連往返。他“僻性耽丘壑”、“泉石在膏肓”,主觀的情感、性靈與客觀的景物、意境相感應、交融,使其山水畫景真情切,狀物與抒情成為一體。所作山水,在平淡中求奇險,重山復水,開合有序,繁密而不迫塞,結構嚴密,穩妥又富於變化,創造出一種奇辟幽深,引人入勝之境,生動地傳達出江南山川空曠茂密、渾厚華滋的情調。他喜用渴筆、禿毫,蒼勁凝重,乾而不枯,並以濃淡墨色渲染,使得筆墨交融,形成郁茂蒼渾、酣暢淋漓的情趣,使畫面產生雄渾壯闊、縱橫蓬勃的氣勢。存世代表作有《報恩寺圖》,繪
南京聚寶門外報恩寺,通過概括提煉,表現了金陵名勝的磅礴、奇異氣象。《雲洞流泉圖》、《層岩疊壑圖》和《雨洗山根圖》(均藏故宮博物院),以繁密的布局、蒼勁的用筆、郁茂的景致、幽深的境界,顯現出
石溪鮮明的
藝術特色。
髡殘自幼就愛好繪畫,年輕棄舉子業,20歲削髮為僧,雲遊名山。30餘歲時明朝滅亡,他參加了南明何騰蛟的反清隊伍,抗清失敗後避難常德桃花源。戰爭的烽火迫使他避兵深山,關於他這段在古剎叢林的經歷,
程正揆《石溪小傳》有載:“甲申間避兵桃源深處,歷數山川奇辟,樹木古怪與夫異禽珍獸,魈聲鬼影,不可名狀;寢處流離,或在溪澗枕石漱水,或在巒猿臥蛇委,或以血代飲,或以溺暖足,或藉草豕欄,或避雨虎穴,受諸苦惱凡三月,”艱險的叢林生活雖使他吃盡了苦頭,但倒給了他一次感受大自然千奇百怪的好機會,充實了胸中丘壑,為後來的山水畫創作積累了豐富的素材,這一點,在他的不少題畫詩中,都明顯可見。
平生喜游名山大川的
髡殘對大自然的博大意境,有著深刻的領會和觀察,最後落腳在
南京牛首山幽棲寺。曾自謂平生有“三慚愧”:“嘗慚愧這隻腳,不曾閱歷天下多山;又嘗慚此兩眼鈍置,不能讀萬卷書;又慚兩耳未嘗記受智者教誨。”
髡殘是一位能詩書,善繪畫的多面手。他擅繪人物、花卉,尤其精於山水。他宗法
黃公望、
王蒙,繪畫基礎出於明代謝時臣,其技法直追元代四大家,上及北宋的巨然,他曾說:“若荊、關、董、巨四者,得其心法,惟巨然一人。巨然媲美於前,謂余不可繼跡於後。”他學
謝時臣,在直取其氣概渾宏的同時,變其絲理拘謹的毛病,學元代四家以及
董其昌的畫法,同時敢於刻意翻新,“變其法以適意”,並以書法入畫,不做臨摹效顰,仰人鼻息的玩味的做法。
黃賓虹以他的特點概括為“墜石枯藤,錐沙漏痕,能以
書家之妙,通於畫法。”正是他這種重視用情感,用心血入畫,重視筆墨技巧的獨特運籌。一些被先人畫慣的名山大川,到了他的畫中,卻別具一格,另有新貌,有著不同於他人手筆的特色。
髡殘的山水畫章法穩妥,繁複嚴密,郁茂而不迫塞,景色不以新奇取勝,而於平凡中見幽深;筆法渾厚,凝重、蒼勁、荒率;善用雄健的禿筆和渴墨,層層皴擦勾染,筆墨交融,厚重而不板滯,禿筆而不乾枯;山石多用解索皴和披麻皴,並以濃墨點苔,顯得山川深厚,草木華滋。他的作品以真實山水為粉本,具有“奧境奇辟,緬邈幽深、引人入勝”的
藝術境界。
弘仁
弘仁(1610~1664) 安徽
歙縣人,字無智,號
漸江。俗姓江,名韜,字大奇,又名舫,字鷗盟。明末諸生。明亡離歙去武夷山,從建陽古航禪師為僧。順治十三年(1656)由閩返歙,往西乾五明寺。畫從宋元各家入手,萬崇倪瓚畫法,為新安畫派奠基人。畫師古人。更師造化。返歙後每歲必游黃山,以“江南
真山水為稿本”,曾作黃山真景50幅,筆墨蒼勁整潔。富有秀逸之氣,給人以清新之感。其《黃山松石圖》亦偉俊有致,不落陳規。所作《曉江風便圖》寫浦口景色,筆墨賀勁,兼用側鋒,是其晚年代表作。除山水外,亦寫梅花和雙鉤竹。“新安畫派”的奠基人。與杳士標、孫逸、汪之瑞並稱“新安四大家”(亦有稱“
海陽四家”)。畫史上稱弘仁、
髡殘、
石濤、八大為畫壇“
四僧”。 行書法顏真卿,楷書學倪雲林,得其神韻,亦工詩,後人輯成《畫偈集》148首。
主張
這四大名僧
畫家都是明朝遺民,他們在政治上對清統治者持不合作態度,反對清王朝
貴族的繁褥作風。他們利用傳統
藝術形式,面向自然、面對人生,抒發心胸志向,表達真情實感。他們也重視筆墨情趣,並尋找超然、寧馨的樂土,以撫慰曾經遭受過折磨、煎熬的心靈。他們的創作與同一時期另一派
畫家的
藝術追求截然不同。後者以“四王吳惲”(
王時敏、
王鑑、王*W、王原祁、
吳歷、
惲格)為代表,不重視所表現的內容,只重視承傳臨摹的功夫。固然他們在筆墨技巧上都極為成熟,也有很高的
藝術格調,但客觀上加大了
藝術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距離,
四僧畫家則是對他們藝術傾問的積極矯正。
清髡殘快雪時晴圖
簡介
設色,紙本,立軸。
款識:快雪初晴侯,疏鬆隔岸聞。水聲高下澗,山色去來雲。
雙履泥塗滑,一藤山逕分。滿懷吟未就,清煞沈德文。
壬寅夏六月暑中作於大歇堂,電住道人殘衲介丘。
此圖寫雪後初霽之時,一紅衣隱者策杖行於山道塗中,
遠山雲開,結廬於林下,章法穩妥,繁複嚴密,郁茂而不迫塞,
景色不以新奇取勝,於平凡中見幽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