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四保臨江戰役指揮部舊址
- 文物單位編號:921-Ⅴ-48
- 文物單位類型: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 開放程度:部分開放
- 始建時間:1945年
結構特點,內部陳列,歷史背景,保護現狀,
結構特點
該建築有五間正房,左右廂房各10間,包括警衛室、機要室、陳雲同志臥室和辦公室。該房是日本式建築,磚瓦結構,外牆水泥掛麵,房山牆開門,內部構造成“凹”字型,走廊盡頭一大房間,兩側各有一小房間,總面積為133平方米。陳列有陳雲同志穿過的坎肩一件、拉過的京胡一個、電話機一個、八仙桌和太師椅各一個,以及四保臨江戰役圖片和戰爭示意圖。舊居正門上部有肖勁光題寫的“陳雲同志舊居”匾額,左側是吉林省文物保護單位標誌牌,右側為陳雲舊居簡介。
內部陳列
該建築共分為兩個展室,圖片展室和實物展室。圖片展室內有陳雲同志生平及“四保臨江”戰役相關內容的展板,包括陳雲同志來臨江、陳雲同志在臨江和陳雲同志離開臨江三個部分。實物展室內有仿陳雲在臨江時用過的桌、椅、京胡、公文包、坎肩各一件。
四保臨江戰役指揮部舊址
歷史背景
1945年9月3日,中國人民在黨中央、毛主席的領導下,為收復東北失地,建立地方民主政權,發展抗日鬥爭的勝利成果,組成了30萬人的東北民主聯軍,與企圖奪取抗戰勝利果實的國民黨蔣介石部隊展開了殊死的鬥爭。在敵強弱的形勢下,根據中央指示,東北民主聯軍採取“讓開大路,占領兩廂”的方針,先後撤離了四平、長春、吉林等城市,遼東軍區及遼東省各機關也放棄安東,轉移到臨江,並在此建立了南滿根據地。南滿根據地地處長白山一狹長地帶,交通不便,生活艱苦,又值隆冬,給軍造成極大困難。當時臨江軍隊不足四萬人,且裝備差,彈藥不足。蔣介石視南滿為心腹大患,制定了“先南後北,南攻北守”的作戰方案。1945年12月初,國民黨軍隊動用了八個師兵分三路向南滿根據地猛烈進攻。黨中央和東北局及時派出中共東北局副書記、東北民主聯軍副政委陳雲和民主聯軍副司令員肖勁光同志來到南滿工作。1946年11月27日,陳雲到臨江後,與南滿軍區司令員肖勁光進行了全面調查研究,分析戰局並主持召開了“七道江會議”,指揮了震驚中外的“四保臨江”戰役,為保衛南滿根據地,扭轉東北戰局,解放全東北,作出了重大貢、獻。陳雲夫人于若木和孩子也曾在此居住過。1947年6月,陳雲同志離開臨江。
保護現狀
1982年對其進行保護並建展室,1995年又對原建築進行了更新。
2006年5月25日,四保臨江戰役指揮部舊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因年久失修,舊址急需搶救性維修。為了科學有效地保護四保臨江戰役指揮部舊址,臨江市文化新聞出版和體育局委託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和吉林省國藝建築設計有限公司聯合編制了《四保臨江戰役指揮部舊址修繕工程方案》,擬對舊址進行搶救性維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