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賡雪,林學家,林業教育家。長期從事林業教育和科學研究,是新疆高等林業教育創始人和林業建設的開拓者之一。他培育了幾代少數民族林業科技人才;在新疆的森林調查和防護林建設及油井區“林草結合方式進行固沙”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並多次為新疆荒漠地區的林業建設而宣傳呼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嚴賡雪
- 性別:男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910年
- 職業:林學家
- 出生地:江蘇吳江縣
生平簡介,早年經歷,第二次進入制茶行業,華東農林部工作期間,政歷,年表,成就,堅持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編寫《新疆森林》的帶頭人,嚴賡雪-主要論著,
生平簡介
早年經歷
嚴賡雪,江蘇吳江縣人,1910年出生於一個書香家庭。曾祖父嚴惕安在清鹹豐、同治年間是吳江一帶的名醫;父親嚴紀坤是一個飽學秀才,在鄉間頗有文名。嚴賡雪就是在這樣的家庭受到啟蒙教育和打好古漢文根底。1924-1930年就讀於江蘇省立第二工業專科學校預科部和上海浦東中學。1930年考入浙江大學農學院,在森林系主任梁希的影響下,選定了林科,從此與林學結下了不解之緣。1934年以優異成績畢業。“畢業即失業”是當時的普遍社會現象,嚴賡雪也未能倖免,於1934年7月回到同里鎮老家。1935年,他找到了職業,先後擔任湖北第二行政督察區農業職業學校及杭州安定中學教師,他一面教書一面積極備考,同年10-12月參加了南京國民政府考試院第三屆高等文官考試,以第一名的成績錄取森林科,分在建設部門工作。從1935年底至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嚴賡雪曾在南京國民政府的八個機關中工作過,從實習員到技正、專門委員等,除抗日戰爭期間有一段時間脫離本行外,其餘大部分是在經濟建設部門工作。在當時的官僚機構中是很難實現自己理想的,只能儘量爭取機會做些與林業有關方面的工作。1935年被分配到安徽祁門茶葉改良場,從事出口紅茶的機制工作。其間,他很快掌握了這套技術,並於1936年秋季在《實業雜誌》上發表了“安徽祁門地區紅茶制產報告”,為避免葉染味降等,提出用楓香(Liquidamba formosana)木材做包裝箱。
第二次進入制茶行業
1939年他第二次進入制茶行業,在良縣籌建茶葉種植場。任中國茶葉公司技術專員。1938年隨國民政府西遷重慶後,為安插黃泛區遭災農民曾奉命協同陝西省建設廳組織調查大隊,勘察陝南大巴山區的可墾荒地,歷時4個月後,寫出了“黎坪墾區調查報告”。其中有關林業部分受到林業專家鄭萬鈞、傅煥光以及上級部門的重視,並推薦在1939年《中華農學會會報》上發表。1945年在抗日戰爭勝利前夕,進入農林部,分配在戰後農業復員委員會。1949年初春接受傅煥光的敦請進入國民政府下唯一的林業機關——中央林業試驗所工作。1949年10月受山東農林廳之邀,赴魯中南區考察沂、沐河流域的水土保持問題,寫出了“沂蒙山區考察報告”,提出根本辦法在於封山育林和大規模造林。此報告為山東《大眾日報》轉載,山東省政府在後來重建沂蒙山區中,認真吸取了考察報告中提出的意見,取得良好效果。
華東農林部工作期間
1950年在華東農林部工作期間,嚴賡雪建議在華東5省進行森林勘察,經華東軍區農林部批准並取得林墾部的贊同和支持。由嚴賡雪擬具計畫,組建了山東、江蘇、浙江、安徽4個森林調查隊,開展了中國空前規模的森林勘察工作。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的首次森林調查,不僅開創了中國今後林業勘測設計之先河,也成為提出中國林業建設大政方針的重要依據。1952年6月,被調到新疆八一農學院(今新疆農業大學)園林系(不久改為林學系)擔任教學工作,直到退休。
政歷
根據他的業績,先後被晉升為副教授、教授,並被推選為1979-1987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協委員和1980年出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二屆會議新疆代表;1978-1986年任兩屆中國林學會理事、新疆林學會副理事長;1980-1986年受聘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農業顧問等職。1980年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年愈八旬,還主編《新疆森林》。1994年獲國家特殊津貼。
年表
1910年3月25日 出生於江蘇省吳江縣同里鎮。
1930-1934年 就讀於浙江大學農學院森林系。
1935年 執教於湖北黃石港農業中學及杭州安定中學。
1935年 國民黨政府高等文官,在森林科工作。
1936-1949年 在國民黨政府的實業、經濟、農林等部任各級技術門類的公務員。
1949-1952年 新中國成立前(1949年初春)在國民黨中央林業實驗所工作,之後在華東區農林部林業總局工作。
1952-1985年 在烏魯木齊新疆八一農學院任副教授、教授。
1985年 退休。
1985-1990年 《新疆森林》主編。
成就
堅持教學與科研相結合
從1952年至1957年嚴賡雪在相當艱難的條件下,先後開設了測量學、測樹學、森林經理學、農田防護林、森林調查學和數理統計等6門課程。還被邀到其他院校講數理統計課,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專業人才,為新疆民族地區的教育事業作出了貢獻。嚴賡雪一直堅持科研工作與教學相結合的原則,當他講授農田防護林這門課程時,為了解決株行距問題,曾率領學生實地測定林帶同種同齡植株不同株行距的生長記錄,總結出最恰當的株行距,寫出《從立木初期生長角度探討林帶的密度問題》一文,在《新疆農業科學》上發表。為了解決林帶建立初期進行混農問題,他也多方測定收集資料,寫出《棉花混農是幼林帶的最好的混農方式》,並發表在《新疆農業科學》上。他在主講測樹學時,曾與其助教合作蒐集了近千株標準木資料,寫出了《新疆天山雲杉立木求積式、及形數與形率關係式的論證》並編出了立木材積表,這個材積表後來在森林資源清查中被廣泛地套用。為了編出天山雲杉的地位級表、疏密度表和建群樹種收穫表,於1961-1964年,他與人合作,用極少數費用在天山中部選擇不同的海拔高度、不同林齡、不同林況條件下30多處永久觀測基地(也稱固定標準地),按規定進行定期測定並建立檔案。當時他已51 歲了,經過觀測後,分析出天山雲杉不同林分內各個因子的動態變化數據,正準備深入一步開展科研時,不料“文化大革命”的到來,把所有標準地和觀測資料毀於一旦,使嚴賡雪痛心疾首,認為是無可抵償的損失!
編寫《新疆森林》的帶頭人
1979年6月,原林業部發起編寫一部《中國森林》巨著,嚴賡雪在被邀之列。其後經過河南新鄉等會議決定先由各省(自治區)編寫“省本”,再出“全國本”。他是《新疆森林》的責任主編。
《新疆森林》於1981年推出10餘人為編寫委員,1987年定稿。該書的格局是志學並重,寓森林學於森林志之中。全書每個主題或章節基本上都是由新疆森林教育、科研及各部門專家執筆撰寫,經過同行專家的審核訂正,由嚴賡雪匯總做文字加工,遇到無人認寫時,他便親自動筆。這部約65萬字的專著終於在1990年出版發行,受到有關方面的好評,這是一部代表新疆林業總體水平的專著。此時他已80高齡,充分表現出他生命不止、奮鬥不已的精神,在為發展新疆林業的征途上奮鬥不息的精神。
在編寫《新疆森林》的同時,他擔任《中國森林》西北片的主持人、《中國森林》的副主編。往來於西北5省(自治區),進行審稿、定稿以及成果鑑定工作,這項極有意義的工作成為他晚年為新疆林業獻身的最好見證。
嚴賡雪-主要論著
1 嚴賡雪,張宗成.安徽祁門地區紅茶制產報告.實業雜誌,1936.
2 嚴賡雪.陝西大巴山犁坪墾區森林概況.中華農學會報,1938.
3 嚴賡雪,常曾儒,趙儒林.山東省魯中南區林業考察報告.華東農林,1951,(5).
4 嚴賡雪.華東區32株杉木樹幹解析的歸納.中國林業,1952,(2).
5 嚴賡雪.從立木生長角度探討林帶雲木的密度.新疆農業科學,1958,(5):183~189.
6 嚴賡雪.棉花混農是幼林帶的較好土壤管理方式.新疆農業科學,1962,(10):398~403.
7 嚴賡雪,周林生.新疆天山雲杉立木材積表及其形數與形率關係式的論證.新疆農業科學,1963,(11):489~497.
8 嚴賡雪.正交設計試驗法在農業實驗中的套用(四篇).新疆農業科學,1977,(2~5):33~38、35~38、35~38、34~38.
9 嚴賡雪.對納茨及哈羅《森林資源清查》一書若干問題的商討.見:林昌庚主編.森林資源清查.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0,763~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