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爾艾

嚴爾艾(1894--1959)陸軍少將。號蘭蓀,雲南玉溪人。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6期炮科畢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嚴爾艾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雲南省玉溪市
  • 出生日期:1894
  • 逝世日期:1959
  • 職業:陸軍少將
  • 畢業院校: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6期炮科
  • 性別:  男    
簡介,生平,

簡介

1924年6月任黃埔軍校炮科少校教官,1926年10月任國民革命軍第1軍2師5團上校團長,1927年2月任第1軍2師參謀長,11月任第1軍2師副師長,1928年1月任第1軍22師副師長,1929年3月任第1軍參謀長,1931年2月任陸海空軍總司令部視察員赴甘肅視察,1932年6月任鄂豫皖三省剿匪軍中路軍第6縱隊少將高參,10月任安徽省立煌縣縣長,1933年任軍事委員會少將高參,後任陸軍炮兵學校研究委員,1938年4月任預備第11師參謀長,5月任第1戰區陸軍訓練處少將督練官,7月任湘鄂川黔邊區綏靖公署少將高參,1939年任第6戰區榮譽軍人管理處少將副處長兼萬縣分處處長,1947年4月17日任陸軍少將,並退為備役,在南京寓居,1949年4月拒赴台灣,在南京迎接解放。1959年1月在南京病逝

生平

嚴爾艾(1894—1959.1),號蘭蓀。雲南省玉溪市州城人。曾就學於雲南陸軍國小、湖北陸軍中學、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6期炮科。在保定軍校畢業後回滇,供職於雲南軍旅。曾任騰越守備獨立營營長。
1923年離滇赴粵。
1924年,任滇軍幹部學校學生隊隊長。6月,由劉峙介紹,任黃埔軍校炮科少校教官。受到蘇聯顧問鮑羅廷賞識。
1926年6月,北伐戰爭開始,任國民革命軍第一軍(軍長何應欽)第二師(師長劉峙)第五團(團長蔣鼎文)第二營營長。當時,第二營軍紀嚴明,校閱成績優。進軍武昌時,任第五團代理團長。在武昌戰役中,頭部負傷。攻克武昌後,隨軍入贛。10月,任國民革命軍第一軍二師五團上校團長(前任蔣鼎文)。
1927年2月,任第一軍二師參謀長。11月,任第一軍二師副師長(師長徐庭瑤)。12月,任福建討逆軍總指揮。
1928年1月,北伐至山東,任第一軍(軍長劉峙)中將參謀長。山東戰役後,第一集團軍在徐州整編,獲北伐戰爭十字勳章。
1929年3月,北伐後,曾任第一軍第二十二師副師長,江蘇警官學校教育長,中央軍校軍官研究班少將副主任等職。
1931年2月,任陸海空軍總司令部視察員赴甘肅視察,調查“禮縣屠城事件”(1930年8月4—5日,馬廷賢攻占禮縣城,一天一夜,竟將城內8000餘人,屠殺7200多人。又稱“蘭倉慘案”)。嚴爾艾在天水收受馬廷賢巨額賄賂。不顧真相,向蔣介石匯報:“馬廷賢軍紀嚴明,絕無屠殺不法惰事。”3月,馬廷賢被南京政府任命為“國民革命軍隴南綏靖總指揮。”訊息發表後,社會各界反應十分強烈。隴南旅蘭(州)人士集會,通電反對,要求懲辦禍首。國民政府監察院也聲言要彈劾嚴爾艾。從此即受冷遇。當時,蔣介石正對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發動軍事“圍剿”。嚴以高參名義,隨軍聽用。
1932年6月,任鄂豫皖三省剿匪軍中路軍第六縱隊少將高參。
1932年10月,任河南省立煌縣(現安徽省金寨縣)第一任縣長。1933年3月立煌縣劃入安徽省,續任安徽省立煌縣縣長,9月辭職回南京,任軍事委員會少將高參。後任陸軍炮兵學校研究委員,從事軍事研究。
1938年4月,應第十一預備師師長趙定昌之邀,出任師參謀長,集中湖北棗陽整訓。5月,任第一戰區陸軍訓練處(即洛陽督練公署)(主任劉峙)少將督練官。7月,劉峙去宜昌任鄂湘川黔綏靖公署主任。嚴隨之,任湘鄂川黔邊區綏靖公署少將高參。同年秋,受榮譽一師師長林英之邀,協助籌建鄂西傷兵管理處(後改名第六戰區榮譽軍人管理處),任少將副處長兼萬縣分處處長,至抗戰勝利,管理處撤銷。其間,居職非顯,但不辭辛勞,關懷傷病員疾苦,頗受一些社會名士及黃埔校友尊敬。被譽為“道德夫子”。
1947年4月17日,被授陸軍少將銜。同年退役,寓居南京。其間,關懷國事及雲南故鄉動態。經常閱讀雲南地方報紙,並接觸一些進步書刊,對國民黨政府發動內戰的反動本質漸有認識。對李公朴、聞一多在昆明被害,極為震驚。龍雲在南京時,曾多次冒險,前往探望。5月5日,為哭祭中山陵的400多位國民黨將官之一。
1949年4月,拒赴台灣,在南京迎接解放。
1959年1月因心臟病在南京病逝,葬中華門外。
嚴爾艾是玉溪籍離鄉較早的國民黨高級軍官之一。一生曲折。青年從軍,矢志救國。投身黃埔,克盡其職。參與北伐,不惜流血。北伐之後,躋身國民黨嫡系部隊,出任立煌縣長,捲入反共逆流。抗日戰爭時期,在個人境遇艱難的情況下,仍為抗日盡力。解放戰爭時期,未捲入內戰。其為人耿介,不善逢迎。自奉儉約,曾自書“布衣暖,菜根甜”六字懸壁自勵。他酷愛書畫,常臨摹魏碑及王羲之、于右任草書,有相當功力。平生蒐集古代文物書畫較多。曾寄贈玉溪教育局一部分圖書碑文,見其愛鄉之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