嚇屋村(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龍城街道回龍鋪社區下轄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嚇屋村,位於龍城街道中部,距街道辦事處4.2千米。相鄰自然村有上角環村、老圍村。始建於清康熙年間,余姓先祖從老圍村分遷至此而形成。因村子地處回龍河的下游而取名為嚇屋村。該村地處丘陵地帶,北為大窩嶺山,海拔212米;回龍河從村東南方流過。20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在老村旁重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嚇屋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龍城街道回龍鋪社區
  • 地理位置:龍城街道中部
清朝,屬歸善縣。1912年,屬惠陽縣。1949年10月,屬惠陽縣第二區;1951年11月,屬第三區;1957年12月,屬龍崗鄉;1958年11月,屬寶安縣龍崗公社;1979年1月,屬深圳市龍崗區龍崗公社;1981年10月,屬深圳市寶安縣龍崗公社;1983年7月,屬龍崗區;1986年10月,屬龍崗鎮;1993年1月,屬深圳市龍崗區龍崗鎮;2004年,屬龍崗區龍城街道回龍埔社區。
世居村民主要為余姓,唐光啟年間因避黃巢兵亂,從福建泉州同安縣新安村遷移至廣東韶州曲江縣武溪(今廣東曲江),輾轉遷至廣東長樂(今五華),後遷至歸善;清康熙年間,余廷蘭、余廷著從歸善遷至今龍崗回龍埔老圍,其後人自老圍村分遷至此地。2015年末,戶籍人口561人,其中男性265人,女性296人;80歲以上23人,最年長者88歲(女);實際在村人口552人。非戶籍外來人口5846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194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130人,主要分布在蘇利南、法屬塔希提、加拿大、新加坡、美國。世居村民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
傳統經濟以種植水稻為主。20世紀80年代,回龍埔行政村從回盛村分離出來,成立回龍埔村聯合公司。村里用出租廠房的資金修通了從村委到嚇屋、老圍、上角環三個自然村的道路,並引進了第一批“三來一補”企業。2009年4月,成為龍崗區舊改第一村。現集體經濟以工商業、物業管理、廠房出租為主,個人以私宅出租、務工為主。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村集體經濟分紅、房屋出租、商業經營、工資性收入、財產性收入等。傳統節慶食品有春節的大盆菜、煎堆、糖環,清明節的茶果,端午節的灰水粽、鹹粽。
龍平西路、鹽龍大道從村旁經過,回龍路貫穿全村。1969年通電,1988年通電話,80年代末實現全村村道水泥硬底化,1993年通自來水,1996年通網際網路。青青幼稚園,2015年在園幼兒I72人,教職工22人。村內還建有籃球場、回龍埔公園、休閒廣場、村民活動中心等。
嚇屋村人重視教育。1929年,回龍埔人在嚇屋村興辦蘭著學校(蘭著兩字代表回龍埔的兩位祖先余廷蘭和余廷著)。該校人才輩出,其中余耀謀,考入黃埔軍校;楊鈞,中華人民共和郭成立之初任惠陽行署副專員,後任廣東省人大常委會秘書長;余偉雄,文學博士,移居香港。1989年,隨著回龍埔經濟的發展,舊的蘭著學校已經不能滿足需求,回龍埔村在附近建起了新的校舍,教室名稱以捐資建校的海外華僑之名命名。舊城改造時,新建的蘭著學校於2004年停辦。2007年,始建於1929年的蘭著學校被拆毀,於2012年重建後轉為九年制公辦學校。2015年蘭著字校設有9個年級,46個班,在校學生1953人、教職工163人。
傳統民居為客家民居,現存30座。代表性民居嚇屋村炮樓院,始建於清光緒二十大年(1900年),為龍崗區不可移動文物。建築坐西北面東南,面闊約120米,進深約60米,由兩座角樓和住宅組成;角樓分別位於東北角和西南角,東北角樓高5層,平面呈長方形,天台女牆方桶式,四面開窗;西南角樓高3層,素瓦坡頂,四面開窗;拖星斗廊齊頭三間兩鹿,脊飾博古,檐壁飾人物、花鳥壁畫等:其他房屋以單間為主,硬山頂,三合土牆。現總體保存完好。該村有老屋,始建於民國時期,正面朝南偏東25度,面闊約60米,進深約50米,由四排房屋組成;硬山頂,三間兩廊帶閣樓,三合土夯築,脊飾博古,頂覆小青瓦。村中現存余氏宗祠,面闊三間,三進:硬山頂,覆灰瓦,前面開有小窗;有楹聯“蘭萼生香荷前人家聲不展;桂枝競秀蔭後裔福祿彌新”:正門有匾額“余氏宗祠”,宗祠內有匾額“三諫堂”“蘭桂堂”。現仍作宗祠使用。每年重陽節,全村每家每戶做一道拿手菜,村民集中在一起品美味、敘鄉情。1952年華僑捐贈一輛東風牌貨運汽車,為村民帶來許多便利。
代表性人物:余鼎生(1924一),1943年加入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曾任解放軍某部參謀長。余才生(1925一),1943年加入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曾任南京軍區某部政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