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魯教派寺院。位於雲南省德欽縣雲嶺鄉紅坡行政村東北部山腰,俗名紅坡寺(嘿04-r_4嚇釣不)。在紅坡、德欽、東竹林三寺中,該寺屬於母寺,其他二寺屬子寺,僧人的薪水由該寺發放,故稱紅坡寺,意為“銀餉”。原系四川巴塘倫主洛丹寺所轄。明正德九年(1514年),噶瑪噶舉巴教派“木瓜”高僧迪吉和農布,合併各派靜室小寺,新建紅坡寺,取名祖拉培吉林,有僧侶100餘人,寺院莊戶120戶。清初,由於參與了以中甸加夏寺為首的噶舉巴反對格魯巴兼併事件,於康熙十三年(1674年),被西藏施主雙方(指達賴與固始汗j接管,沒收寺院公產,遣散僧侶,對“巨”、“紅坡”二寺的寺院經濟進行聯合管理,院莊不準自行分散,糧賦收入按原例徵收。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五世達賴洛桑嘉措,旨諭建立制度有18座“贊崩”(r:,右不·臼c,q)的山脈(積嚴氣·氣),如同臥象,前方眾山盡收眼底,如萬馬歸槽,東面是奶子河,清澈見底,西與“釋卡雪峰”(氣嚴)遙望,景色十分壯觀。該寺僧侶多時達兩千餘,有度蝶者1226人、活佛11位。“文化大革命”時被解散。1980年開始有僧人自動返寺,在政府的支持下,寺院逐步恢復,現已初具規模,有住寺僧人600多人,健在活佛5位,由崩主活佛主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