噴鍍擴散滲鋁工藝是在工件表面靜電噴鋁後,為防止在擴散退火中氧化及鋁液流失,先塗水玻璃並撒一層矽砂,驚乾後再塗一層,然後將工件送人(600℃左右的) 爐中,等待緩慢升溫至950~1050℃後,保溫2- 4小時,等待爐冷至600℃後,出爐空冷。如此處理後滲層厚度約0.2mm。鋼板採用這一方法滲鋁時,擴散退火前預熱至650℃、壓延3%。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噴鍍擴散滲鋁
- 外文名:Spray diffusion aluminizing
- 作用:改善金屬表面性能
- 領域:金屬表面處理工藝
概述,原理,工藝,電解滲鋁,套用,
概述
滲鋁是一種或多種金屬原子滲入金屬工件表層內的化學熱處理工藝。將金屬工件放在含有滲入金屬元素的滲劑中,加熱到一定溫度,保持適當時間後,滲劑熱分解所產生的滲入金屬元素的活性原子便被吸附到工件表面,並擴散進入工件表層,從而改變工件表層的化學成分、組織和性能。與滲非金屬相比,金屬元素的原子半徑大,不易滲入,滲層淺,一般須在較高溫度下進行擴散。金屬元素滲入以後形成的化合物或鈍化膜,具有較高的抗高溫氧化能力和抗腐蝕能力,能分別適應不同的環境介質。
原理
噴鍍擴散滲鋁的原理是將噴鋁的物件表面進行高溫(800~1000℃)熱處理,使噴鋁層中的鋁熔化並向基體內部擴散滲透,從而形成鋁鐵化合物和固溶體結晶組織的表面。這種表面具有耐高溫、抗氧化和防腐蝕的性能。只要滲鋁層表面具有一定的含鋁量(不低於7%),就能保護基體金屬,減慢以致阻止氧化和腐蝕。滲鋁層的鋁在高溫下與氧作用,在物件表面形成一層緻密的氧化鋁保護薄膜。
工藝
噴鍍滲鋁法實質上是由兩個完全分開的工序組成的。這兩個工序即金屬噴鍍及擴散退火。
操作這種滲鋁時,應和固體滲鋁一樣,做好工件表面處理工作,然後將熔融的金屬鋁噴為霧狀,並隨氣流的高速噴至工件表而上,形成噴鍍層。噴鍍層的厚度是噴鍍滲鋁工藝中一項重要的工藝參數,從熱安定性的觀點來看,自然愈厚愈好,但厚了在擴散退火時極易因熔化而流失,滲鋁層也易過脆而剝落。一般推薦噴鍍層厚度在0.2~0.7毫米之間,當工件使用溫度較高(如900~1000℃)時,應採用此範圍的上限,反乏則用下限。
電解滲鋁
電解法滲鋁是在坩堝(墨或金屬)中盛金屬鋁(也可用鋁屑),上面放1:1(物質的量比)的NaCl+KCl混合鹽,另加少量冰晶石。坩堝和鋁接為陽極,工件接為陰極。在惰性氣氛的保護下加熱使鹽熔化,然後通人電流,使鋁離子向帶有異種電荷的工件表面運動,在工件表面放電、沉積,並立即浸入工件內形成表面合金層。由於電解滲鋁時是釆用熔鹽作為加熱介質,因此這種方法又叫做熔鹽電解滲鋁。
滲鋁層的厚度主要取決於加熱溫度、電解時間和電流密度。滲鋁層的厚度隨滲鋁時間的增大而增大。當溫度一定時,滲層厚度與時間呈拋物線的關係。此外,電流密度越高,滲層厚度越大。
與熱浸滲鋁法相比較,熔鹽電解法具有如下特點:
(1)工件受到陰極電流的保護作用,固不被熔鹽腐蝕;
(2)滲鋁層均勻,耗鋁量少;
(3)處理溫度範圍寬,可省去熱浸鋁後的擴散退火工序。
套用
低碳鋼滲宿代替附熱鋼製在800~900℃下工作的爐內構件(爐罐、料盤、護底板等)及其他工業(航空、汽車、電站、船舶等)中的耐熱構件,得到了廣泛的套用。
噴鍍擴散滲鋁主要用於化工、冶金、建築部門使用的管道、容器,能節約大量不鏽鋼和耐熱鋼。在機械製造部門,滲鋁的套用範圍也不斷擴大。低碳鋼工件滲鋁後可在780℃下長期工作。在900~980℃環境中,滲鋁件的壽命比未滲鋁件顯著提高。18-8型不鏽鋼和鉻不鏽鋼滲鋁後,在594℃硫化氫氣氛中,抗腐蝕能力比未滲鋁的大大增加。760℃ 時在含鉛燃料燃燒產物的腐蝕下工作的汽車排汽閥,或是在900℃下工作的燃氣輪機葉片,滲鋁後的腐蝕抗力都有明顯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