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古代用具。
古代稱“洗”的東西,形狀頗似今天的洗臉盆,有木洗、陶洗和銅洗。盆里底上刻魚的稱魚洗,刻龍的稱龍洗。這種器物在先秦時期已在人們生活中被普遍使用。
噴水魚冼
然而,有一種能噴水的銅質魚洗,是在唐宋期間發明的,一般稱它噴水魚洗。
噴水魚洗,內底飾四條魚紋,鱗尾畢具。洗里盛水後,用手摩擦它外廓上的雙耳,立即發出響亮的嗡嗡聲,繼而盆里出現美麗的浪花,水珠四濺,大有飛泉之妙。摩擦越快,聲音越響,波浪翻騰,水珠噴射越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噴水魚洗
- 館藏地點:杭州、重慶、旅順等地的博物館
- 所屬年代:北宋後期。
作用原理,收藏信息,歷史,
作用原理
相關物理理論:物體在周期性外力---策動力作用下的振動,叫受迫振動。當策動力的頻率與物體的固有頻率相等時,物體的振幅最大,振動最厲害,這種現象叫共振。 說明:魚洗水花四濺、銅盆嗡嗡作響是因為手對盆耳的磨擦頻率與銅盆盆腔的固有振動頻率相同,引發共振而起的。銅盆的振動傳到水裡,引起水波,但由於“洗”底的限制,使它所產生的波動不能向外傳播,於是在“洗”壁上入射波與反射波相互疊加而形成駐波。駐波中振幅最大的點稱波腹,最小的點稱波節。這與弦樂發聲的原理是相同的,產生駐波的同時,在周圍空氣中發出聲波。在洗周壁對稱振動的拍擊下,洗里的水發生相應的簡諧振動。在洗的振動波腹處,水的振動也最強烈,不僅形成水浪,甚至噴出水珠;在洗的振動波節處,水不發生振動,浪花、氣泡和水珠都停在不振動的水面波節線上。因此,在觀賞魚洗噴水錶演時,看到魚洗水面有美麗浪花和噴射飛濺的水珠。
收藏信息
收藏品中的稀世珍品:噴水魚洗
在杭州、重慶、旅順等地的博物館裡,都珍藏了一種古盆,盆底紋飾為四條魚,鱗尾俱全。盆內盛水後,用手摩擦它的外廓上兩個弦,立即發出響亮的嗡嗡聲,繼而盆中的水出現美麗的浪花,水珠四濺,大有飛泉之妙。摩擦愈快,聲音愈響,波浪翻騰,水珠噴射愈烈。這就是我國的稀世之珍———魚洗。這種奇妙的魚洗,曾多次在國內外展出,成為最引人注目的展品。在緬甸曼谷,人們讚譽它“神妙奇異,巧奪天工”,一時成為曼谷市民茶餘飯後的趣談;在加拿大多倫多,人們奔走相告,從早到晚擠滿了參觀的人群。《多倫多郵報》、《星報》、《快報》、《博物館雜誌》等等都相繼發表了專文介紹魚洗及其噴水錶演的神奇性。
歷史
我國古代的噴水魚洗是銅質的,有的類似於今天的臉盆,所不同的在其外廓上對稱地焊接上兩個“耳”。這兩個耳的正確名稱是“雙弦”。因為用手摩擦雙弦時能發出聲音,正如用弓拉弦一樣,故而得名。凡是這種盆,其內底刻有二條或四條色紋的,稱為魚冼,在杭州、重慶博物館珍藏的是魚洗;在這種盆底刻有二條或四條龍紋的,稱為龍洗,在旅順博物館珍藏的是雙龍洗。有的噴水魚洗類似今天的飯碗的形狀,無外廓,雙弦直接焊在碗的上部邊緣。無論是盆形還是碗形的,是刻畫魚還是刻龍的,都刻有幾道魚須或龍鬚,而且這些須一直延伸到洗的周壁上。摩擦噴水的洗有兩個特點:底部是平的,無足,在洗上端必有兩弦。
在我國,噴水魚洗(或龍洗)是何時產生的呢?長期以來,人們有過不少的猜測或傳說。現在我們發現,銅質的噴水魚洗至少產生於北宋後期。在宋代王明清撰的《揮麈錄》和何蘧撰的《春渚記聞》中,都記述了這樣一件事:在石晉朝滅亡時,晉出帝石重貴於公元946年向遼太宗耶律德光投降,獻給遼太宗的“絕代之珍”中有一個瓷盆。該瓷盆內“有畫雙鯉存焉,水滿則跳躍如生,覆之無它矣。”
那么,這個瓷盆與銅質的噴水魚洗有否聯繫呢?《春渚記聞》的作者何蘧在記述了該瓷盆後寫道:“至今句容人鑄銅為洗,名雙魚者,用其遺制也。”何蘧在此明確地道出了噴水銅洗起源。在何蘧生活的年代(十一世紀下半葉到十二世紀上半葉)即北宋後期,在今江蘇西南部即南京、句容縣一帶,已有人能製造有噴水現象的銅質魚洗,而它的“祖先”正是晉出帝的瓷魚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