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移植倫理學是生命倫理學的一個分支,是器官移植技術與當代社會文化、生命倫理觀念交叉的產物。器官移植的倫理問題是伴隨著這門學科產生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器官移植倫理學
- 隸屬:倫理學
- 內容:器官移植
- 人物:肯寧漢(B.T.CunningHan)
第一個探討器官移植倫理學問題的人是美國的肯寧漢(B.T.CunningHan),他在1944年所著《器官移植的道德》一書中,針對當時對器官移植的種種懷疑甚至責難,對器官移植的道德合理性作了肯定的論述。作為器官移植倫理學則是隨著生命倫理學興起於20世紀70年代,直至目前有關器官移植倫理學完整的學科體系仍在研究與探索之中。
器官移植倫理學以器官移植的理性問題為其研究對象,以生命倫理學利益原則、自願原則、公平原則為理論依據,從人類發展的自身利益出發對器官移植進行理性思考,如器官移植是否合乎人類的倫理道德,從剛過世的死者或從同意捐贈的生命垂危的病人身上獲取器官是否應當等;從哲學的高度,考察器官移植的道德價值,如效益與風險、收益與代價的比較等諸問題;從社會公平與正義出發,討論人體器官這種稀有資源的收集、分配問題;探討器官移植實施過程中社會、醫療組織、醫務人員的道德責任等。器官移植倫理學既客觀反映社會對器官移植技術使用進行控制的要求,又為這門新的醫學技術的發展清除倫理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