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嘭嘭鼓
- 別名:牡丹花調
- 性質:屬蓮花落的一個分支
- 類型:是一種獨具風韻的曲藝形式
嘭嘭鼓在福建的發展,嘭嘭鼓的表演形式,嘭嘭鼓的演唱曲目,
嘭嘭鼓在福建的發展
清末(1890)年間,一種叫“蓮花落”的民間曲藝流傳到福鼎、霞浦等地。這一曲種逐漸與福鼎秦嶼一帶的閩南語歌謠相結合,形成現今用閩南話演唱的嘭嘭鼓。因每段幫腔中都襯詞“牡丹花”,所以也叫“牡丹花調”。
解放前多為民間藝人謀生之技。建國後,成為民眾文化活動的一種藝術形式,許多業餘作者運用嘭嘭鼓形式,創作了許多歌頌社會主義祖國、歌頌英雄模範的新書目。
1964年福安專區舉行曲藝觀摩會演,福鼎縣藍天、萬永成合作的嘭嘭鼓《劉瑞蓉尋親記》、彭新民創作的《虎崗青松》與《南山勁松》參加會演,受到好評。
1965年,《北京曲藝雜誌》發表了嘭嘭鼓《隊長搬家》。
1972——1975年,福安地區曾兩次組織文藝觀摩演出,每次都有嘭嘭鼓等曲藝品種參加。其中藍天和丁獻芝合作的《李逵》在地區獲獎後,又選送省參加文藝會演,並被選定為參加全國會演的節目。
1976年丁獻芝參加福建省曲藝代表隊赴京參加全國曲藝會演。
1978年,地區曲藝代表隊參加福建省第一屆《武夷之春》,嘭嘭鼓《一雙鞋》獲演出獎。
1980年,黃光裕、丁獻芝合作的嘭嘭鼓《萬紫千紅披彩霞》參加福建省第二屆音樂舞蹈節綜合演出,獲獎後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至今,嘭嘭鼓仍有演出。
嘭嘭鼓的表演形式
由一人單獨演唱,伴奏樂器只有一鼓一拍。鼓為一截長80厘米、直徑約10厘米的毛竹筒,一端空著,另一端蒙著用豬油浸過的薄膜。以前鼓長是3尺3(約1米),後來才改為2尺8。與之相配套的是一對拍子———兩隻10厘米長的竹片,類似於小型快板,有加強節奏感與增強氣氛的作用。
唱時以四指輕拍鼓,發出“嘭嘭”的聲音,演奏時,左手抱漁鼓,右手擊拍鼓面。指法有“擊”(四指同時拍擊)、“滾”(四指連續交替單擊)、“抹”(四指擊鼓止音)、“彈”(四指屈指連續交替擊彈)等。嘭嘭鼓唱和表白都用閩南話,以唱為主,念白不多。唱詞基本是七言句,但押韻不嚴格;曲調高昂雄渾,尾聲悠長。
嘭嘭鼓的演唱曲目
嘭嘭鼓曲目大多為長篇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如《韭菜記》、《白牡丹》、《五色光明珠》、《十把穿金扇》、《三世姻緣》、《五虎平南》、《薛仁貴征東》、《大鬧開封府》、《楊家將》等100多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