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設施
該村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 350 戶通自來水,。有350 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135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 %、100%和39%);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5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344戶(分別占總數的100%和98%)。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34.00公里,距離集貿市場25.00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2輛,機車42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28.00畝,有效灌溉率為100%,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28.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10畝。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 230 戶;裝有太陽能農戶 1 戶;建有小水窖 52 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203 戶。全村有 6 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 6 個自然村已通路;有 6 個自然村已通電話。該村農戶住房以石板房 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 10 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 4 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 2 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 334 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
村2007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17 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 152萬元;畜牧業收入 82萬元,第二、三產業收入81萬元,工資性收入 8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786元,農民收入以種養業、外出勞務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42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337人,在省內務工 330人,到省外務工 7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 種養殖 (種植業、養殖業、第三產業等),主要銷售往 縣內。
人口衛生
截止2007年底,該村有農戶362戶,共鄉村人口1374人,其中男性 707人,女性 667人。其中農業人口 1374人,勞動力962人。該村以漢族為主。其中 彝族199人, 苗族5人。到2007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 1215 人,享受低保 204 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 110 平方米,有鄉村醫生 2 人,該村距離鎮衛生院 30 公里。該村建有公廁7 個。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 300 平方米,距離鎮中學35.00 公里。截止2007年底,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86 人,其中小學生140 人,中學生46 人。
村務公開
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 350 份,無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 ,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8,000.00 元,一事一議籌勞 740.00 元(勞均 1 元)。有固定資產 32.00 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 b (自行管理,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 ,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 ,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 方式公開項目。
基層組織
截止2007年底,該村下設6 個黨小組,共有黨員27 人,其中男黨員24人、女黨員 3 人。
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 9 個村民小組。
該村共有團員40 人。
人文地理
在銅都鎮人民政府駐地東北方27公里。駐地中殿,以駐地得名。清朝年間,河南少林寺僧人道高和尚出師後雲遊名勝山川,到時此,見牯牛寨山峻峭高聳,雲霧繚繞,每晴日朗,蒼翠欲滴,氣勢雄偉,峰下,森林密布,古木參天,山形似盤坐的彌佛,起名碧雲山,於康熙43年(1704年)在碧雲山原阿戛村修建寺廟,稱大殿。後因地勢較高,潮濕,廟壁常垮而遷到這裡重建寺廟,得名中殿。後又因當地人造反,僧人離去後廟宇廢棄。康熙58年(1719年),僧人返回又在中殿下的馬鬃嶺建祝國寺。清屬東川府集義鄉,民國屬會澤縣集義鎮碧谷鄉。1952年屬會澤縣新村區,設中甸鄉,1956年屬東川礦區碧谷鄉。1958年屬東川市,1959年屬碧穀人民公社,1962年分設中甸人民公社,1965年屬碧穀人民公社,設中甸大隊。1984年5月改為中甸鄉,屬碧谷區公所,同年9月正名為中殿。1988年1月改設村公所,屬碧谷鎮。2005年6月鄉鎮合併,屬銅都鎮。
新農村建設
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規劃。內容包括生產發展、村容村貌整治、農民增收、鄉風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生活條件惡劣,經濟欠發達,文化衛生落後,債權債務需化解,基礎設施差等。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要求退耕100畝,種花椒50畝,種藥材50畝,發展養豬100頭,養羊300隻。
地圖信息
地址:雲南省昆明市東川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