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覓句圖》縱117cm,橫73cm,絹本設色。圖中作為人父的嘉慶仁德懷民、面容慈悲,其它人情緒飽滿,神采奕奕;人物細膩如真,畫面色彩鮮艷華麗。房屋以焦點透視法繪成,頗有縱深感;人物的臉部,畫得尤其非常細膩,基本上看不到描畫輪廓的線條,而是用色澤的深淺濃淡來表現五官的立體效果,很顯然它與中國傳統“寫真”技法不同,而是以郎世寧新體畫體系中的“退暈法”來表現。退暈法的最大特點是不用顏色的堆砌塑形,而是取畫面人物局部外的某一高光點,依照人物臉部的眼、耳、口、鼻、眉的不同高度、精確“減暈”而達到精準。這種建立於西畫明暗結構的渲染退暈,在套用西方光影技法中不過分強調明暗對比,在接受西方以面表現物象中,適當減弱線的作用,無論是在技法上還是在觀念上對畫家的要求都是極高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嘉慶覓句圖
- 出處朝代:清代
筆法,設色,文房用品,
筆法
值得注意的是,此幅作品人物面部以西畫筆法,刻畫入微,而衣紋卻用中國傳統的筆墨勾線,加以暈染,亦顯質感。除了人物面容外,陳設器物如畫桌、軸缸、宮扇羽毛質感的表達亦予以細緻精微的描繪,帶有著濃重的歐洲繪畫的痕跡。這些中西結合的多樣表現手段,以民間文人雅士吟風弄月的輕鬆形式打破肅穆壓抑的宮廷生活,予人寧靜恬美的生活感受
設色
畫面設色以青綠著色和淺絳渲染相結合,不僅注重人物的形神色彩,同時兼顧山水的氣韻理趣。近景室內富麗堂皇,遠景幽深峻拔,流水潺潺,“橫墨數尺,體百里之回”。山石樹木或以乾筆皴擦,或青綠暈染。水墨清淡的山水寫意和金碧輝煌的工筆描繪有機地結合。冷暖色調和諧呼應,成功地營造出山莊靜寂清幽的氛圍。對於建築物的描繪,作者在傳統的工筆界畫基礎上,又巧妙地吸收了歐洲的透視法,並將二者融合在一起,從而更科學、客觀地表現出建築物的物理結構,同時也加強了畫面的縱深感。
可以說,《嘉慶覓句圖》這類以皇家生活寫真為題材的清代院畫,以傳統技法與寫生體驗相結合,山水與建築融為一體,不僅要表達皇家生活的喜慶祥瑞,還須通過山水、建築的宏偉氣勢來喻示皇權的威威浩蕩、政和清明。
臨案覓句展紙,一派儒雅陳設
文房用品
除了肖像所呈現的人物精神氣質外,作品中的文房用品也耐人尋味。文房器物作為文人讀書生活的一個組成,反映出書齋主人的品位和時代特徵。清代帝後書畫所用的筆墨紙硯均製作精良,裝潢考究。御紙一般由杭州、蘇州、江寧三大織造承辦製作,每年各地都有紙絹箋進貢,分為各色粉蠟箋紙、灑金紙、羅文紙,宣紙、舊宣紙、宋紙、藏經紙、側理紙、鏡光箋、竹青紙、梅花玉版箋、澄心堂紙、仿明仁殿紙等十多種。清代內廷專設作坊“墨作”製作御墨始自康熙,地方每年也都貢墨,主要以徽墨為主。御墨除本色黑墨外,還有大量的彩墨製作,一般墨品上題名“御墨”,或年制款。御筆製作種類豐富,筆管材質有竹、木、漆、瓷、玉、玳瑁、骨、牙等,其中僅木管就有烏木、檀香木、黑檀木、雞翅木、樺木、紅木、楠木等多種;毛筆選毫也很講究,兔毫、羊毫、兼毫、狼毫、貂毫、鬃毫都有。硯也主要由內廷專設的“硯作”負責製作,有松花石硯、端石硯、歙石硯、紫石硯、澄泥硯、玉石硯、銅暖硯等。自康熙時“硯作”所制松花石硯甚多,此後各朝均承襲製作,成為清代重要的御用硯品,也有鑑賞珍玩或賞賜使節或近臣等用途
嘉慶皇帝喜用玉石硯,硯上均題名“嘉慶御賞”四字篆書。這一時期,內廷作坊仍沿襲製作,毓慶宮曾是嘉慶皇帝的書房,其內有繼德堂、味余書室,椐檔案記載,其中先後承做百十件器具陳設
相比《嘉慶朝服像》中多寶格和書桌上精美的文房陳設,《嘉慶覓句圖》中的文房器物較為簡單,構想因為行圍打獵、地處行宮,文房器物想必準備不夠周至,也在情理之中。畫桌上陳設點綴著帶有時代特徵的各色文玩器具(圖2),桌上橙黃色有點狀圖案的紙是虎皮貢宣,畫桌右手上陳設著松花石硯,銅勺和水盛、根形筆筒;皇帝手裡握的是剔紅筆管的斗筆,筆筒里插硃砂御墨、玉管、湘妃竹等毛筆和竹木類材質的如意。這些器物雖然以中國畫技法勾勒完成,但是略摻用西畫的明暗關係。屏風邊還畫有一件盛裝畫軸的青花軸缸,更是清宮收藏中的精品,家具、瓷器都加以紋樣、肌理的細微描畫渲染,與桌上的文具相呼應,更添一點文人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