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角偷蛋龍

嗜角偷蛋龍

雜食性,體長約2米,身高約0.8米,體重約20公斤,兩足行走。生活在晚白堊世,主要分布在中國和蒙古。化石的首次發現在蒙古的戈壁沙漠。

偷蛋龍身體較輕巧,後腿細長,善奔跑。主要以肉類、蛋、種子、昆蟲和植物等為食。以往一直認為偷蛋龍是以吃其它恐龍的蛋為生,但近年也有人認為其實偷蛋龍是有孵蛋的習慣。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嗜角偷蛋龍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爬行綱
  • :晰臀目
  • 亞目:獸腳亞目
  • :偷蛋龍科
  • :偷蛋龍屬
如同它們的名稱所顯示,偷蛋龍起初被推論以蛋為食,這是根據首次發現的偷蛋龍標本位於恐龍蛋巢上來而來的。然而,巴思缽在1977年提出它們喙狀嘴的強度足以咬碎同一地層發現的軟體動物甲殼,例如蛤蜊。這個壓碎用頜部的概念首次由奧斯本所提出,他認為原始標本中的缺乏牙齒喙狀嘴,以及自齶骨延伸的數塊骨頭,可形成刺穿蛋殼的工具,但奧斯本的概念已遭到質疑。這些自上頜齶骨延伸的骨頭,聚集在中央形成一對分岔。不像其他恐龍,偷蛋龍的齶骨延伸、擴張到無齒的下頜空間內。它們的上下頜前緣覆蓋者喙狀嘴,可能還有齶骨,如同奧斯本與巴思缽所假設的。
嗜角偷蛋龍
葬火龍是偷蛋龍的近親,也有發現標本位在一群恐龍蛋的上方,以及類似的蛋化石,顯示偷蛋龍並不是偷取原角龍的蛋,而是保護、孵化自身的蛋。雖然排除偷蛋龍以蛋為食的可能性,但仍不清楚它們的食性。偷蛋龍標本的胃部區域曾發現一個蜥蜴化石,顯示它們至少是部分肉食性動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