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單項掛鈎法
- 外文名:Single hook method
- 屬於:單項
- 分類:掛鈎法
單項掛鈎法的計算,單項掛鈎法的缺陷及對策,單項掛鈎法的特點,單項掛鈎法的主要理曲,經濟的增長需要貨幣供應超前增長。,與經濟發展的需要相平衡。,表現在時間上。,貨幣供應增加的其他原因,
單項掛鈎法的計算
單項掛鈎法用公式表示為:
RMD = aRE
式中:
RMD代表貨幣需要量增長率;
RE代表(實際的)經濟成長率;
a代表貨幣供應係數。
單項掛鈎法的缺陷及對策
單項掛鈎法的困難是:貨幣供應超前係數a究竟如何取值?
有兩種可供選擇的方法:
第二種方法是不作時間剔除,用大樣本作時間參數,在一段歷史時期中求平均值。雖然可能有些年份的貨幣流通不太正常,但貨幣供應在長期的曲折波動中,一些不正常的因素會隨著經濟的調整而自動被抵消。
有些日本經濟學家建議我國貨幣管理當局,如果經濟成長率為7%~8%,那么,貨幣供應量增長率以13%為宜,而有些美籍華人專家則建議,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在7%~8%的經濟成長率條件下,貨幣供應量增長率以15%為最好。這就是說,a值可以達到1.7~2.0左右。值得注意的是,弗里德曼的“規則論”也包含貨幣供應超前增長的成分。他說,美國要保持3%的GNP穩定增長率,貨幣量應按年率4%~5%的規則增長,這表明,在他看來,美國貨幣供應的超前係數在1.33~1.67之間。
單項掛鈎法的特點
這種方法的特點是讓貨幣供應量增長率咬住經濟成長率,但又不是採取對應的掛鈎方式,即不是經濟每增長1%,貨幣供應量就只能增長1%,而上二者保持一定的幅度差,通常稱之為“貨幣供應係數”。按照“單項掛鈎法”的公式,貨幣供應係數一般是大於1的,即經濟每增長 1%,貨幣供應量必須增長1%以上才能滿足經濟發展對貨幣的客觀需要,才能保持貨幣供需均衡(這也就是貨幣供應“超前增長”的本意所在)。
單項掛鈎法的主要理曲
經濟的增長需要貨幣供應超前增長。
雖然貨幣流通以商品流通為前提,貨幣供應的增長需要以商品生產和商品流通規模的擴大為前提,以經濟的發展為基礎,但是經濟的發展並不是無條件的,它需要有貨幣供應作“原動力”,用馬克思的話來講,貨幣是“發動整個過程的第一推動力”。在商品經濟條件下,離開了貨幣這個“推動器”,國民經濟這部大機器就不能啟動和運轉。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每年都要一定數量的基本建設投資,而項目的建設周期少則二、三年,長者要幾十年才能見效。即使有當年投資當年投產的,其投產收益也不能完全補償其投資,而項目的建設期間或見效之前,需要不斷注入貨幣,這形成了經濟成長與貨幣供應的缺口。再則,項目建成後,企業一投產,周轉備用金就要增加,流動資金占用會越來越多,而企業自身積累卻極為有限,大量的資金占用需要靠銀行貸款解決。隨著資金占用水平的提高,企業資金自給率卻相對降低,不僅新建企業如此,老企業也不例外。
與經濟發展的需要相平衡。
因為按照貨幣流通規律(M=PQ/V),可以有兩點推論:一是在 PQ不變時,V減慢,則M的值就要增加。二是在PQ增長時,v減慢,則M的增長速度必快於PQ的增長速度,方能保持等式的成立。
表現在時間上。
貨幣供應較之經濟發展的超前增長不僅表現在數量上,還表現在時間上。
即在商品還沒有生產出來之前,貨幣就已經被預付到流通中去了。馬克思曾經指出: “如果銀行把銀行券預付給也許是身無分文的資本家A,指望資本家A把銀行券如同其他貨幣一樣轉化為資本,並且逐漸地從產品中不僅取回投在產品上的預付款,而且還把他所生產的剩餘價值的一部分以貼現等形式付給銀行,那么,情況就不同了。在這個場合,G實際上不是現有商品的轉化形式,而是這個形式的外表。實際上,G是那些還需要被生產出來的商品的轉化形式,或者是將使用勞動的轉化形式。”這就是說,商品還未生產出來之前,銀行就把貨幣預付給企業了,企業用預收的貨幣作為資本從事商品生產經營。馬克思認為這種形式“必定會對生產‘制度’的發展產生有利的影響”。在商品經濟較為發達的條件下,銀行與企業,以及企業與企業、企業與個人之間的預收預付關係是不可扼制,也不應該扼制的。
貨幣供應增加的其他原因
經濟的增長固然是貨幣供應增加的決定性原因,但並不是唯一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