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基部覆蓋密集殘枯的葉基,其上密被棕色或金黃褐色、具多短分枝的剛毛。纖維根細,長約13厘米。葉全部基生,蓮座狀,葉片倒披針形、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長達16厘米,寬達5厘米,先端急尖或鈍,基部漸狹而入葉柄,邊緣全緣或具不規則的鋸齒或圓齒,兩面被具多短分枝的長柔毛,背面中脈和側脈均明顯;葉柄條形,長達20厘米,基部擴大。花半下垂,單生於基生花葶上,花葶1-5,被剛毛,剛毛初時緊貼或伸展,後反折。花芽寬卵形;萼片外面密被具分枝的剛毛;花瓣5-8,倒卵形,長4-5厘米,寬3-4厘米,紫色至天藍色;花絲絲狀,長1-1.5厘米,與花瓣同色,花葯長圓形,長約2毫米,橘黃色;子房狹橢圓形至長圓狀橢圓形,長1.5-2厘米,無毛或被剛毛,花柱明顯,長約7毫米,柱頭頭狀或近棒狀,4-9裂,綠色。蒴果狹長圓形至長圓狀圓形,長2.5-5厘米,被反折的剛毛,4-9瓣自頂端開裂至全長的1/3。種子橢圓形或腎形,種皮密具乳突。花果期6-9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3300-4500米的山坡灌叢草地或石縫中。
分布範圍
主要價值
藥用部位:全草。
功效套用:清熱,止痛,通淋,除濕。用於肺熱咳嗽,肝炎,肺炎,淋濁,風熱濕熱疼痛。
注評:該種藏族藥用,全草治肺炎、肝炎、膽囊炎、肝肺熱症、骨折骨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