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因接觸效應

單因接觸效應(Single contact effect)又叫多看效應、暴露效應、接觸效應等,它是一種心理現象,指的是我們會偏好自己熟悉的事物,某樣事物出現的次數越多,人對其產生的好感度也越高(當然前提是這件事物首次出現沒有給人帶來極大的厭惡感)。社會心理學又把這種效應叫做熟悉定律,對人際交往吸引力的研究發現,我們見到某個人的次數越多,就越覺得此人招人喜愛、令人愉快, 我們把這種只要經常出現就能增加喜歡程度的現象叫做曝光效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單因接觸效應
  • 外文名:Single contact effect
體現,套用範圍,使用條件,
單因接觸效應是一種心理學現象,指人們會單純因為自己熟悉某個事物而產生好感。這一現象所囊括的事物十分廣泛,例如文字,畫作,人像照片,多邊形及聲音等。在人際關係的研究中,一個人在自己的眼前出現的次數越多,自己越容易對其產生偏好和喜愛。
如果刺激頻頻呈現並因此越發受人喜愛,被人接受,單因接觸效應就產生了。例如,歌曲或廣告詞越是重複,越有可能招人喜歡,為人接受,這是廣播和電視網經常利用的一種現象。曝光效應只用於人們認為中性或積極的刺激。如果頻頻曝光於令人不快的刺激,那就可能加深而不是消除負面看法。音樂、繪畫、製圖、圖像、民眾和廣告均受曝光效應的影響。最強的接觸效應見於照片、意味深長的詞語、名稱以及簡單的圖形;最小的曝光效應見於人像、民眾以及聽覺刺激。隨著呈現次數增多,曝光效應逐漸減弱——也許是因為厭煩的緣故吧。
複雜有趣的刺激趨於增強,但簡單乏味的刺激趨於削弱。有趣的是刺激曝光時間越長,曝光效應越弱。如果曝光短暫並且巧妙,讓人難以察覺(不是有意識地處理),或者數次曝光之間被停頓分開,那就能夠獲得最強的效應。必須提及單純曝光效果的限制。它其實沒有那么“單純”,一開始就讓人感到厭惡的事物,無法產生曝光作用。如果兩個人彼此之間已經有一些衝突,或是性格上本來就不合,愈常見面反而愈擴大彼此的衝突。過多的曝光會引起厭煩。
實驗證明,即使不是特殊的刺激,只是重複某種刺激,也會因此產生親切感,抱有好感,並且曝光效應與接近性因素有很大的關係,接近性因素即由於物理的近距離刺激而產生好感。總之如果經常見到,並且與這個人或事物距離近的話,就容易產生好感。

體現

1、我們遇到面熟的人就會有親切感,與外表、人品無關,人們容易對經常見到的人或離自己近的人抱有好感。我們上學、上班的時間基本上是固定的。如果經常在同一時刻,在同一地點的話,總會有幾個面熟的人。對這些面熟的人,即使沒有說過話,也會有一種親切感,就像對朋友夥伴的感情一樣。看到他們的身影,我們會緩解慌亂的情緒。
2、我們對人產生好感甚至喜歡上別人,其實上下學、上下班時,從不相識到面熟的這一過程,都會成為喜歡別人的契機,當我們被問到為什麼會喜歡這個人,是什麼魅力吸引了你時,一般我們都會例舉這個人的相貌、人品為理由。但是當我們不太了解一個人時,也可能會對他抱有好感。我們一般不會注意上下學、上下班時那些面熟的人的相貌和衣著,也看不出他們的行動中有什麼醒目的特徵,只是看著他們沉默站立的身影。但隨著每天的重複,看到對方的次數的增多,我們對對方的好感也會增強。這就是“曝光效應”。即僅僅因為與對象人或對象物接觸的次數增多,對這個人或者事物的好感也會增強的效應。

套用範圍

改善人際關係
適當的運用曝光效應,可以改善人際關係,增加你的人際吸引力,讓大家更喜歡你。甚至可以使你愛的人也愛上你。社會心理學又把曝光效應叫做熟悉定律(familiarityprinciple)。對人際交往吸引力的研究發現,我們見到某個人的次數越多,就越覺得此人招人喜愛、令人愉快。
心理學家扎榮茨(Zajonc)也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讓一群人觀看某校的畢業紀念冊,並且確定被試不認識畢業紀念冊里出現的任何一個人;看完畢業紀念冊之後再請他們看一些人的相片,有些照片出現了二十幾次,有的出現十幾次,而有的則只出現了一兩次。然後,再請看照片的人評價他們對照片的喜愛程度。結果發現,在畢業紀念冊里出現次數愈高的人,被喜歡的程度也就愈高;他們更喜歡那些看過二十幾次的熟悉照片,而不是只看過幾次的新鮮照片。這個實驗充分驗證了,只要一個人不斷在自己的眼前出現,自己就愈有機會喜歡上這個人(Zajonc,R.B,1968,多看效應對態度的影響)。
增強自信
曝光效應就是這么神奇。Mita,Dermer,&Knight研究發現,被試具有喜歡鏡像超過正常照片的顯著傾向。他們的意思是說,一般人相比於看自己的正常照片而言,會更喜歡鏡子裡面的自己。其實這裡還是曝光效應,一般人都是見鏡子裡的自己次數多,因為每天的洗漱,出門前的整理,女生還經常補補妝等等。所以想更愛自己,就多讓自己跟自己相見吧。愛自己,自信魅力每一天。
廣告宣傳
曝光效應的運用還表現在廣告宣傳上。研究表明,當公司或產品還較新穎,消費者不熟悉時曝光才最可能有促進作用。而廣告中還有其他因素影響人們對廣告物的態度。雖然曝光效應在廣告宣傳方面好像天然就有其作用,但曝光對提高消費者對特定公司和產品的態度體驗究竟有多大效果,研究結果並不一致。有研究發現,即使曝光大部分是正面的,媒體上的曝光率卻和公司更低的名氣有關聯。隨後對該研究的重複檢驗得出結論,曝光會產生矛盾的情感,因為曝光會帶來許多聯想,既有有利的也有不利的方面。當公司或產品還較新穎,消費者不熟悉時曝光才最可能有促進作用。

使用條件

當你在運用單因接觸效應的時候,必須滿足以下幾個條件:
1、如果使用對象(包括人、事、物)在最初的態度是中性或者積極的才可以使用。
例如:如果你追一個女孩,她從一開始就表現了對你的強烈厭惡。那么,少年請你放棄,因為這如果你繼續的話,她只會越來越討厭你;相反的,如果她沒有討厭你,甚至對你表示了好感,只能說,少年多晃悠一下吧,你有機會了。
2、過多的使用單因刺激會引起厭煩。
那么把握曝光的度,就很重要了。有研究表明,曝光效應是顯著、可靠的,其效應量r=.26,此項分析還發現當不熟悉的刺激短暫呈現時,曝光效應最強。曝光的次數在10~20次之間一般能達到最大的喜歡程度,有些研究甚至發現在曝光次數過多時,喜歡程度會下降。人們在數次聽到一首歌后,一般會喜歡這首歌,但許多次重複聽之後喜歡程度會減少。延長曝光和測量喜歡程度的間隔一般能增加曝光效應的強度。
此外,在已有的研究中還有一個“曝光例外”,曝光效應在兒童身上表現的很弱,圖片和繪畫的曝光效應也要弱於其他類型的刺激。所以請想在孩子身上運用曝光效應的爸媽注意。
單因刺激效應的運用很廣,也能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很大幫助,但是要在一定的前提條件下才能起作用。所以運用需謹慎,適得其反就不好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