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的前世今生:中國城市的社會空間與治理

《單位的前世今生:中國城市的社會空間與治理》是2014年東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圖書信息,內容簡介,目錄,

圖書信息

作者:(澳)薄大偉/David Bray; 柴彥威、張純、何宏光、張艷譯
出版社:東南大學出版社
圖書書號:978-7-5641-2801-2
出版日期:2013年3月
開本:16K
圖書頁數:248
版次:第一版
印張:15.5
字數:289千
紙質書購買:點擊進入
上架時間:2014-10-14
圖書點擊數:710
價格:¥49元

內容簡介

單位曾是社會主義中國城市中的基本社會組織、空間單元,並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主導並影響了中國城市與社會的結構與衍變。本書從空間形式與社會結構之間的關係著眼,追溯了單位制度的譜系、起源與發展,闡述了社會主義中國城市通過單位制度實現的城市管理、社會組織與政府管制,以及與社會變革相伴隨的單位制度的瓦解與消亡。

目錄

目錄
總序 / 1
獻給Louise / 1
1 導論 /1
1.1 單位是什麼? /3
1.2 研究單位 /5
1.3 關於單位的“譜系法” /7
1.4 城市空間的理論化 /9
2 高牆大院:單位空間實踐的譜系 /17
2.1 中國的牆與文化 /18
2.2 探討牆的譜系 /21
2.3 圍牆圍合的城市:宇宙觀、治理和社會秩序 /22
2.4 由牆圍合的家院:宇宙觀、家庭,以及儒家道德標準 /25
2.5 總結 /32
3 現代性與1949年前的社會組織:單位雛形的出現 /38
3.1 主體性和單位 /39
3.2 重繪傳統主體性:民國城市中的行會、幫派和企業 /41
3.3 延安時期和單位雛形的出現 /46
3.4 延安時期的主體性 /48
3.5 延安和治理性 /50
3.6 對中國社會主義治理性的分析 /54
3.7 總結 /60
4 從空間治理到治理的空間化:革命性空間實踐的出現 /67
4.1 追溯城市規劃的譜系 /69
4.2 治理術 /70
4.3 城市規劃的出現:奧斯曼對巴黎的規範化 /73
4.4 革命性空間 /76
4.5 社會主義空間 /79
4.6 保達諾夫、無產階級文化和“社會濃縮器” /82
4.7 史達林主義 /86
4.8 總結 /89
5 治理城市中國:勞動、福利和單位 /95
5.1 包下來:社會保障的出現 /97
5.2 組織起來:城市動員 /99
5.3 組織工人:工會和單位 /102
5.4 工會大爭論:對單位的啟示 /105
5.5 中央計畫和社會主義治理技術 /109
5.6 幹部和單位 /114
5.7 總結 /117
6 單位空間 /126
6.1 社會主義城市規劃的局限 /129
6.2 空間形式的標準化 /133
6.3 單位大院的出現 /140
6.4 “單位”的空間模式 /143
6.5 總結 /152
7 單位改革 /160
7.1 從“民眾路線”到“盈虧線”:單位管理實踐的改革 /163
7.2 抵制勞動紀律 /166
7.3 從大院到街道:城市空間實踐的革新 /168
7.4 單位、城市和市場 /170
7.5 住房改革和單位 /173
7.6 從單位大院到門禁社區:住房發展的新趨勢 /176
7.7 精簡單位:國有部門職工大規模下崗 /177
7.8 下崗與單位 /178
7.9 從單位到社區 /179
7.10 瀋陽模式 /182
7.11 總結 /186
8 結論/ 199
8.1 單位的理論化 /200
8.2 權力、主體性與單位 /201
8.3 治理性與單位 /202
8.4 空間與單位 /204
參考文獻 /207
圖表索引 /233
致謝 /234
譯後記 /236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