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單一良
- 別名:凌欣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浙江省東陽市
《人民法治》雜誌社執行社長,基本資料,人物簡介,個人榮譽,記者與畫家,筆與善與醜,強調氣韻生動,足跡大江南北,人物評價,
《人民法治》雜誌社執行社長
基本資料
現任職務: | 現任《人民法治》雜誌社執行社長、人民法治網總編輯。 |
出生時間: | 1974年 |
職業: | 記者 畫家 |
學歷: | 研究生學歷,中國政法大學在職法學博士 |
愛好: | 自小喜愛書畫、篆刻 |
師從: | 先後師從吳桂馥、李世葵、李伏雨先生、潛心繪畫藝術20餘年 |
擅長: | 大寫意花鳥、山水、人物,集詩、書、畫印於一體 |
人物簡介
單一良,筆名凌欣,中共黨員,在職研究生,法學博士、“管理哲學博士”。工信部註冊高級輿情管理師、高級人力管理師;國際註冊(美國認證)輿情管理師、高級國際註冊法律顧問師。現任《人民法治》雜誌社執行社長、人民法治網總編輯、依法治國的地方實踐課題中心主任、《依法治國的地方實踐》叢書編委會副主編、全國法治新聞人才培訓中心主任、國家社科院“以法治保障和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課題中心成員,中央網信辦“網路主權法理基礎論證”課題組成員,中央網信辦“網路信息及相關業務調研項目”課題組成員。早年從警,2000年後進入新聞單位工作,先後供職於《涼山日報》、《民主與法制》、《中國產經新聞報》等從事編輯、法制新聞、輿論監督報導與財經新聞報導。為人性格直爽、真實、坦誠;興趣愛好側重於書畫篆刻、文學攝影、地方戲曲(婺劇、越劇);處事態度原則、大氣、包容;有書畫篆刻和文學寫作特長,參與多部地方戲曲和報告文學的寫作。其中中國畫系列2005年、2006年兩年由北京市郵政局印製公開發行兩套郵政明信片;獲得全國書畫大賽金獎兩個、銅杯獎一個、三等獎兩個;篆刻作品獲得全國優秀獎五次,書畫篆刻作品入編專業辭書20餘部;2007年至2011年連續五年參加中央直屬機關書畫展國畫和篆刻作品分別獲得三等獎、優秀獎。散文獲全國徵文比賽三等獎一次,詩歌、散文、小小說、國畫、篆刻、版畫等作品在各大報刊雜誌上發表200多篇(幅),公開出版發行有詩歌散文集《如蘭如菊》、《單一良國畫郵政明信片》、《單一良花鳥畫選》、《2011單一良國畫作品新年掛曆》。
自2000年從事新聞事業以來,據不完全統計先後采編新聞稿件達600餘篇,其中,多篇稿件獲獎,並被中央電視台、中央電台和權威主流入口網站轉播轉載,引起一定的社會反響,有效促進了當地社會的全面發展。分別於2008年、2009年獲得《中國產經新聞》報先進工作者和報社優秀記者稱號。
個人榮譽
記者與畫家
筆鋒犀利寫不平,畫意至美抒胸臆。
用記者之筆寫社會,用畫家之筆畫山水。遊走在記者與畫家之間的單一良,其實是很單純、很質樸,很隨性、很“不服”的人。
與一良接觸,雖然你已經知道他的年齡,但聽他談吐,你仍然會不知不覺地把他往剛入社會、血氣方剛的年輕人身上靠。在他身上,沒有那種經歷過一些事後,把自己遮起來,一出門就戴上假面具,曲意逢迎,違心做事的痕跡。一良完全是一個本色的人。
從本質上說,人本來就該這樣。所以,與一良交往,常常會感覺到他身上具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正能量,而從藝術的角度評判,一良的藝術造詣及藝術天分,又具有大師的潛質。
由於筆者也是個很率性的人,和一良成為朋友,就成為順理成章的事。
筆與善與醜
正是眉宇間談吐間的這種警察氣質,從公安系統華麗轉身的一良,邁進記者這個行道內,就產生了與眾不同的結果。在中國產經新聞報社的8年間,一良的稿件總是那么引人注目,正面報導企業成就的,有現場感,有翔實數據;負面輿論監督類的稿件,調查紮實通透,既揭露問題,又能幫助被調查的企業找出整改方向。而他寫的稿件,由於新聞點抓得好,央廣和央視常常摘播。中國產經新聞報有制度為了擴大新聞影響力,凡是被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之聲”和央視“朝聞天下”摘播的稿件,都要給予獎勵並張榜公布,所以,一良名利雙收,不免讓人仰視。
警察氣質還幫助一良具有敏銳的觀察力。乾新聞這行,要的是新聞敏感,在別人眼裡稀鬆平常的一件事或一句話,到了記者眼裡,可能就會變成一件有價值的新聞。一良的稿件,幾乎每個月都有衝上頭版頭條的。報紙每周出版兩期,一個月才8期,也就是只有8篇東西可以上頭條。報社幾十名記者,每期上百篇候選稿件,上頭版頭條可謂百里挑一,但一良的稿件經常在編前會上被一致認可。而頭版頭條見報後,社會影響跟著就來,這就為下次再上頭版頭條打下了基礎。筆者老琢磨,一良幹事,看似不緊不慢,但比那些整天忙忙叨叨的記者文章高得多,這是為什麼呢?想來想去,思路落到地域上了——浙江人,一良是浙江人。都說江浙人是中國最具靈性的人,這一良就是代表哇。
強調氣韻生動
一良作畫時,強調“氣韻生動”在畫中求氣韻,他對筆墨的探索和追求是下了工夫的。他作畫嚴謹,從不草率落筆,他把書法節奏的變化美感用於畫中,又將作畫的筆墨用在書法上,強化書法布局氣勢,起伏跌宕,既重筆墨也重章法布局,使章法隨筆墨揮灑而天成。
他作畫強調激情,重視氣韻和筆墨出新。不論是隨意寫來還是隨筆點勾,都能躍然紙上,使人覺得景物燦然意趣。
細看他的畫上的題句樸實寄懷,令人尋味……詩以言志,畫為心聲,題畫詩句是構成作品風格的一個重要部分。一良托物寄情,抒發真摯感情的樸素詩句也是值得領略回味的。
狀物抒情而不忘形似,一良認為不拘形似,是為求神似,形似是前提。大寫意的簡約不是簡而又簡,是要把形態的氣質特徵誇張有度的提煉,以獲得更典型、更集中、更生動的意向。
讀其畫作,布局開闊、層次分明,畫面暢然而無壓抑之感。線條描繪,或點肥勾瘦,或用筆持重,或平緩老辣;而那些草草數筆者,情墨如金,感受大方,給人以另種享受。無論是在創作態度還是思想內容上,傳統和現代,筆墨和情趣,緊緊相連。作品中爭奇鬥豔的牡丹,展翅翱翔的蒼鷹,生意盎然的游魚,活潑逗人的翠鳥,勁節朴茂的松柏,暗香傲霜的紅梅,亭亭玉立的碧荷……都呈現出朝氣蓬勃、欣欣向榮的生命力。
足跡大江南北
在創作實踐中,一良從生活里收集素材,篩選提煉,不斷思索、開拓,以積累經驗。從而形成一種爽朗奔放,渾厚雄健的藝術風格,使他的作品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藝術魅力,書畫歸於一體,畫風尤其獨特。20多年來他的足跡遍及大江南北,雲南、貴州、青海、新疆、內蒙古、陝西……收盡奇峰為素材,為創作山水、人物、花鳥畫了大量的速寫與素描。體驗生活,感受生活,其間感悟了大自然無窮的奧秘與規律,從大自然中去汲取靈感與營養,充實自我意識,從而去發掘心中激情。
明代董其昌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胸中脫去塵濁,自然丘壑內營。”此為畫家應有的高尚人格,不攀附、不隨流、不受時政和市場的太多羈絆,應有對社會、對人生的敏銳觀察和深刻思考,以及對大自然內涵的深切感悟,以保持對社會的適度“超越”。
潛心創作的一良注重“筆墨”這一標誌性語言的運用,強調“以書入畫”,看重“書意”和“畫意”。“畫是造型,書是精骨,詩是靈魂”,這是孫竹籬大師最精闢的論述,也是一良所堅信的。多年來,他把修身、修養放在第一位,閱讀古今中外書籍,尤視東方美學為珍寶。為了融會貫通,他系統地研究了我國古典的詩詞歌賦,以至音樂、舞蹈、戲劇,從而達到文化修養上台階,進而使繪畫升至另一個層面。
潛心創作的一良注重“筆墨”這一標誌性語言的運用,強調“以書入畫”,看重“書意”和“畫意”。“畫是造型,書是精骨,詩是靈魂”,這是孫竹籬大師最精闢的論述,也是一良所堅信的。多年來,他把修身、修養放在第一位,閱讀古今中外書籍,尤視東方美學為珍寶。為了融會貫通,他系統地研究了我國古典的詩詞歌賦,以至音樂、舞蹈、戲劇,從而達到文化修養上台階,進而使繪畫升至另一個層面。
人物評價
西泠印社秘書長、著名書畫篆刻家丁茂魯先生這樣評價一良:“藝術有高峰,而沒有頂。一個真正的藝術家他將畢生都獻給了藝術。單一良經過20多年努力,已經進入了一個自由藝術王國。但他深知,這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藝術只有起點,而無終點,這是我對他的期望,他也會像天馬一樣在天空中馳騁飛躍,‘一意孤行’地走一條民族的自我藝術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