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齊美爾

喬治·齊美爾又名格奧爾格·齊美爾(GeorgSimmel,1858年3月1日生於柏林,1918年9月28日逝於斯特拉斯堡,又譯為西美爾或齊默爾),德國社會學家、哲學家。主要著作有《貨幣哲學》和《社會學》。是形式社會學的開創者。

1881年獲柏林大學博士學位,後在該校任副教授、編制外教授。1914年轉任斯特拉斯堡大學教授。卒於1918年9月26日。齊美爾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反實證主義社會學思潮的主要代表之一。

他反對社會是脫離個體心靈的精神產物的看法,認為社會不是個人的總和,而是由互動結合在一起的若干個人的總稱。他把社會學劃分為一般社會學、形式社會學和哲學社會學三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喬治齊美爾
  • 外文名:GeorgSimmel
  • 出生地:柏林
  • 出生日期:1858年3月1日
  • 職業:社會學家,哲學家
  • 代表作品:貨幣哲學
喬治·齊美爾-著作,喬治·齊美爾-生平介紹,喬治·齊美爾-貨幣哲學,喬治·齊美爾-論流行,喬治·齊美爾-社會發展,喬治·齊美爾-影響,

喬治·齊美爾-著作

《歷史哲學問題》 《道德科學引論:倫理學基本概念的批判》
《貨幣哲學》 《康德〈在柏林大學舉行的16次講演〉》
《宗教》 《社會學:關於社會交往形式的探討》
《社會學的根本問題:個人與社會》

喬治·齊美爾-生平介紹

齊美爾生於一個認信基督教的猶太商人家庭。父親死得早,遺產豐厚,足以令齊美爾無經濟煩憂。中學畢業後,齊美爾在柏林大學修讀歷史和哲學,後轉為哲學與藝術史。1881年始,他以自由職業者身份任教於柏林大學。
1890年,齊美爾與GetrudKinel成婚。他們的寓所坐落於柏林夏洛騰堡區,到訪者中有里爾克、胡塞爾、李凱爾特、萊普修斯夫婦和馬克斯·韋伯夫婦。在這些當時頗有影響力的朋友的幫助下,齊美爾到1901年方克服德國學術管理機構的阻撓,得到編外教授一職。

他的課程非常受歡迎,在邏輯、倫理、審美、宗教社會學、社會心理學和社會學等方面的論述風格卓然。報章也發表他對社會問題的看法,齊美爾的影響力遂超出了他的學術圈子,圖霍夫斯基、克拉考爾乃至恩斯特·布洛赫都嘉許他。
齊美爾的哲學觀屬於先驗唯心主義的認識論。他認為,隨著選擇性的創新,人的認識會不斷進步,個體將得到發展,但人不可通僅憑思考而對生活有全盤的認識。或這么說,人類不斷發展文明,意圖獲得更多的生活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卻產生了意想不到的更多東西,反過頭來使自己偏離的原本道路。諸如貨幣產生,為了便利生活與交易而生,但最後衍生出來的新的、高度匿名化的現代生活,卻使傳統社會一去不返。這種論調類似韋伯在看資本主義與科層制度,對現代社會的影響。
在他1900年出版的重要著作《貨幣哲學》中,齊美爾斷言,貨幣對社會、政治和個體的衝擊力將持續增長。貨幣經濟的發展,不但徹底摧毀了封建制度,還催生了現代的民主制度。但是,進入現代社會之後,貨幣越來越呈強勢。就連每個人的自我價值和自我設計,都由貨幣一手決定。
齊美爾發現,貨幣成了上帝,因為它已經指向絕對目標的絕對工具。在現代社會,銀行比教堂更大、更有勢力。銀行是現代城市的中心。人的一切感官知覺都與貨幣有關。但人仍應保有自由權,在貨幣之外拓展視野——例如建立基於精神交往的社交圈子。藉此,令貨幣的權勢止於文化領域:藝術家不僅僅為錢,更應為自己的精神而創作。

喬治·齊美爾-貨幣哲學

《貨幣哲學》乃齊美爾針對現代社會生活特徵的歸總式論述,全本分作兩大部分、六大章節。前一部為論貨幣本身,第二部分論貨幣所產生的生活型態。

比較要補充上述《貨幣哲學》部分的論述在於:貨幣並非如自然科學的自變項,可以毀滅封建、開創民主制度,這中間關鍵在於,透過貨幣在數個世紀內漸次大量運用中,已經改變人們的生活型態,其中一樣他相當強調的是如人們原本要追求morelife,卻從中產生了意想不到morethanlife的東西。但是他也認為,現代社會在人身自由上比過去封建社會更多,原因在於人與土地關係斷裂開來了,可以自由移動(這一點在馬克思理論中也出現過),大都會生活是其中最典型的生活型態,活在都會裡面,人們具有高度的匿名性,也顯示著貨幣交換過程中的高度匿名性。雖韋伯對齊美爾評價很高,且法國書評曾經出現涂爾幹從道德評論《貨幣哲學》,但本書問世時評價兩極。

喬治·齊美爾-論流行

這是一篇論文,並非專書。事實上齊美爾書目著作不多。 齊美爾認為,在流行發展過程中兼具兩種貌似矛盾特色,一個是模仿群體特徵的趨同(imitation),但個體在其中卻又有一種要突顯自己的標異(demarcation),所以流行始終都在一窩蜂、又快速消散之間的雙元性擺盪,原因就在此。齊美爾特別提到14-15世紀佛羅倫斯沒有流行,因為當時每個人都自有一套的穿著方式,因此無法產生趨同。另外,流行還有一種強烈的活在當下之感(senseofpresent),強調流行是一種忘卻過去,也不想未來的運動過程。其他在論流行裡面約略提到的,諸如第三階級的出現、流行在現代社會尤其特出原因在於國家體制的關係、流行與忌妒的關係等等。
關於流行的社會學研究,在齊美爾之前有史賓塞(Spencer)的;在之後,最出名者一個是美國布魯默(HerbertBlumer)的集體選擇研究,以及法國羅蘭巴特的《流行體系》。一般後世學者論流行時,往往會認為齊美爾是一個涓滴理論(trickledown),即他主張流行是由上階層開始帶動,下階層模仿的過程,其他研究散布過程理論者,出現由下而上、水平傳遞等觀點,認為自己是跟齊美爾傳統觀點不同的。事實上齊美爾雖有這種說法,但是並非緊扣階級觀點,只是被後世過度詮釋。

喬治·齊美爾-社會發展

齊美爾在分別對人際交往中的二人群體、三人群體、四人群體以及多人群體等初級群體進行了不厭其煩的研究後發現,在小群體內的人際交往中,群體成員之間的互動形式多表現為直接的相互作用。互相作用面比較寬,群體成員的參與程度較高,群體的維繫和約束主要依賴主觀的感情需要和習慣。這種群體通常是以高度的一致性和統一為其特徵的,傳統社會的人際交往基本上表現為這一特徵。但是,隨著人際交往界面的拓展,群體規模隨之擴大,由於人數增多和功能變化就會產生複雜的相互作用關係,群體成員之間相似性減弱,異質性增加,這時,社會成員之間那種依靠一致性和統一性來維繫的社會交往方式已經不適合社會交往與整合需要了,一種建立在異質性基礎之上的新的社會形式的產生成為必然,這種新的社會形式就是現代社會。而且,群體規模的擴大還會導致群體內亞群體出現,進而使得群體成員之間的凝聚與整合難度增大,離心力增強。於是,如何消除這種離心力,重構社會的秩序與整合就成了吸引齊美爾的另一個社會學問題。
要消除這些離心力,就一定要發展出一種現代社會的專門整合機制。而勞動分工的形成和交換制度的出現恰好就是這樣一種機制,它使得群體成員之間的關係得以制度化,成員之間的互動建立在客觀的制度化結構之上。正如齊美爾所指出的那樣,複雜的勞動分工造成了一種相互依賴性,這種相互依賴性使各大單位集結在一起。而且,大型群體還促成了像法律這樣的帶有客觀性、強制性、普遍性特徵的規範的產生,從而人們擺脫了對習慣勢力的依賴,使現代社會的產生成為可能。而正是由於人們社會交往範圍的逐漸擴大,才最終導致了社會結構的日益分化和複雜化,這使得社會分工成為必然,現代意義上的社會就是在這樣一種社會分工和社會分化過程中產生的。
在研究社會群體及其規模擴張的時候,齊美爾還注意到了科層制與群體規模之間的關係。在小群體裡,由於人與人之間經常發生面對面的互動,從而使他們有可能通過協商產生共同遵守的規則、角色規範和群體目標。可是,當群體規模擴大以後,這種建立在個人關係基礎上的非正式結構很快就不再適宜。因為在大群體裡,群體成員由於缺少共同的識別標誌,同一組織中的成員甚至互不相識;而且,大型群體中建立起來的個人關係由於缺少經常互動而使得相互間缺少熱情或不太親密。"鑒於這種種困難,在那些規模擴大的群體中,全體成員一定要有正式的規則,並建立正式的關係;他們要有選舉領導人的正式程式和取得成員資格的必備條件;解決衝突的具體措施和各種客觀目標,等等。這些過程就構成了科層結構的建立。"

喬治·齊美爾-影響

齊美爾由於猶太人身分,加之並非完全科學化的論述,在死後與20世紀初期沒沒無聞,事實上思想卻廣為其他社會學家引用,影響甚巨。如功能論帕森思對現代社會的觀點、法蘭克福學派霍克海默曾為他與韋伯的學生、象徵互動論從他觀察大都會生活上獲得理論基礎與方法論、德國哲學與社會學家哈伯瑪斯等人,而社會學家盧曼更是在1980年代後大力復興與倡導齊美爾觀點與哲學。現在,齊美爾也廣為後現代論者重視。
齊美爾認為,社會並非一個實體,而是一個過程,一種具有意識的個體之間互動的過程,正是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才構成了現實的社會。齊美爾強調社會首先是社會化的個人的複合體;其次,社會也是各種關係形式的總和。當人們之間的交往達到足夠的頻率和密度,以至於人們能夠相互影響並組成較為固定的群體時,社會便產生和存在了。因此,他認為,社會學應該研究人們交往的基本過程和形式以及社會組織的類型,研究歷史和現實中人們相互作用、聯繫和行為的基本模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