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艾溫·何克((1915~1945),英國人。1938年來中國,曾擔任“工合”西北辦事處英文秘書。後為山丹培黎工藝學校副校長。1945年7月22日,何克不幸因破傷風病在山丹逝世。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喬治·艾溫·何克
- 外文名:George Alwin Hogg
- 國籍:英國
- 出生日期:1915
- 逝世日期:1945
- 職業:校長
人物介紹,主要經歷,初到中國,加入“工合”,認識共產黨,投入培黎教育工作,收養遺孤,遷移校址,不幸逝世,路易·艾黎親自豎碑,
百科名片
喬治·艾溫·何克((1915~1945),英國人。1938年來中國,曾擔任“工合”西北辦事處英文秘書。後為山丹培黎工藝學校副校長。1945年7月22日,何克不幸因破傷風病在山丹逝世。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
人物介紹
何克(1915~1945)全名喬治·艾溫·何克。英國人。1937年從牛津大學畢業後作環球旅行,1938年初抵達上海,決定留華考察中國社會。同年6月,他以合眾社自由撰稿記者身份到延安參觀訪問,對延安特殊的自然環境、豐富多彩的文化體育生活,特別是在共產黨領導下,民眾團結友愛、朝氣蓬勃的精神風貌讚嘆不已。他在《我看到一個新中國》一書中寫道:“這是我生活過的全世界最好的地方”;“這裡不僅法律比中國其他地區執行的要好得多,而且實行共產黨員、左派進步分子和中間分子各占三分之一的政治制度,也比其他地區要民主得多。”全國各地的愛國青年曆盡千辛萬苦奔向延安的情景,更使他深切感到這裡不愧是“抗日運動在全國最強有力的中心”。一星期後他離開陝北,寫了不少關於延安的報導在英美報刊發表,加深了西方世界對中國共產黨的認識和了解。
1939年初,在美國記者史沫特萊的介紹下,何克二次入陝來到寶雞,被中國工業合作運動創辦者紐西蘭人路易·艾黎留下,擔任“工合”西北辦事處英文秘書。這是一個只領生活費、不拿工資的崗位,何克愉快地接受了任務,深入西北各地採訪工業合作社的活動,並寫出報告,供“工合”國際委員會對外宣傳。1942年,經路易·艾黎推薦,何克擔任陝西鳳縣雙石鋪培黎工藝學校教導主任。該校實行半工半讀,學生多為無家可歸的戰時難童。在異常艱苦的條件下,他起早貪黑地勤奮工作,請教員,修校舍,籌劃培訓項目,購買教學器械,特別是為籌集學校的經費,常常翻山越嶺,四處奔波,終於建起了紡織、機械等車間,培養了許多對恢復和發展戰時經濟有用的人才。他終生未婚,卻以國際主義情懷收養了四個孤苦的中國孩子。
1944年,由於局勢影響,培黎工藝學校決定西遷甘肅山丹。何克出色地組織了全校師生與物資設備的一千公里長途大遷移。在山丹,何克使學校有了很大發展,又增設了造紙、皮革、玻璃、電器、化工等車間,吸引了更多的人來參加工作。1945年7月22日,何克不幸因破傷風病在山丹逝世。他在彌留之際仍念念不忘培黎學校,用顫抖的手在紙上寫下歪歪斜斜的一行大字:“把我的一切獻給培黎學校。”
主要經歷
初到中國
喬治·艾溫·何克1915年出生在英國一個中產階級家庭,1937年畢業於牛津大學,同年隨姑母遊歷美國、日本後來到中國。時值抗日戰爭爆發,他應邀以合眾國際社撰稿人身份對中國進行實地採訪。他目睹了日寇在上海、南京、武漢的暴行,撰寫了大量文章,深刻揭露日本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造成的沉重災難,並進行了無情的揭露和鞭撻。
大敵當前,國民黨政府頑固地堅持"攘外必先安內"的錯誤政策,何克表示出無比的憤慨,刺刀見紅地質問"為什麼前線的軍隊不打日本人卻和日本人勾勾搭搭?"淋漓盡致地揭露了國民黨政府的罪惡嘴臉。
加入“工合”
1939年,喬治·何克接受了路易·艾黎的要求,參加了"中國工業合作協會(簡稱"工合")的工作"。
"工合"由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和紐西蘭路易·艾黎發起,得到宋慶齡的支持,在大後方和邊區,組織工業生產合作社,以安排在戰爭和水災中失去家園的難民,並生產抗日軍需和民用品。此後,喬治·何克以工合視察員和外事秘書身份,足跡遍及中國的大後方和邊區,促成了許多工業生產合作社的建立,成為"工合之父"路易·艾黎的得力助手。"工合"運動有效地支援了抗日戰爭,喬治為此很興奮。他給母親寫信說:"現在是我為中國工作的時候了"。
在愛國民主人士和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工合"自1938年8月創辦後的三年多時間裡,已在全國大後方及延安等地發展到3000多個,成為支援抗戰的一支重要力量。
認識共產黨
通過1938年夏季對延安和八路軍敵後游擊區的採訪,特別是經過與朱德總司令和聶榮臻司令員的深入交談,使喬治·何克對中國問題有了深入、真正的了解,從此對抗日和中國的前途產生了信心。他認為"中國共產黨帶頭使中國走向民主和抗戰,是具有歷史意義的"。他在結束邊區之行後,向國外發表題為《我看到一個新中國》的小冊子,其標題開宗明義,向全世界預告了一個以人民作主的新中國,必將取代獨裁專、腐敗無能的舊政權。
投入培黎教育工作
因為中國工業合作協會對幹部的需要,喬治·何克於1942年春,全力投入了培黎教育工作。
為了把學校辦得更好,何克和艾黎在自己挖的窯洞裡,反覆探討教學方法和教育方針,幾經斟酌,終於確定了"創造分析,手腦並用"的辦學方針。
為了樹立學生們的遠大志向,極大地啟發他們的勞動、學習積極性,何克還寫出了師生喜愛的《校歌》。歌曰:我們生活/我們學習/我們生活學習在培黎/紡織車輛/鋼鐵機器/工業技術都具備/求知生產不相離/毋自暴/毋自棄/親愛團結,齊心合力/發揮合作精神/為新中國奠定工業建設的石基。
收養遺孤
在此期間,何克以國際主義的情懷,收養了被國民黨追殺的寶雞地下黨員聶長林的四個孩子,當父作母,關懷無微,一直到他訣別人世。
遷移校址
1944年,在國民黨當局的刁難下,培黎學校在陝西雙石鋪辦不下去了,艾黎和何克多次考察,決定遷校甘肅山丹。
1944年隆冬,何克率領運輸隊和30名學生,開始了遷校的"小長征"。遷校隊伍,頂風雪,迎嚴寒,途經天水、秦安、蘭州,翻越4800多米的高山,長途跋涉1100多公里,歷盡千辛萬苦,終於1945年3月輾轉山丹。
何克身先士卒,帶領學生們投入整修新校舍的工作。拾磚鋪地,嚴封門窗;安裝機器,發電照明;籌備師生口糧,組織師生開課,安置從各地投奔來的貧寒子弟上學,還要應付當地官場、衙門的干涉、破壞……
學校工作繁多,千頭萬緒,都被喬治·何克安排得井井有條,妥妥噹噹。
那時候,中國人民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艾黎對何克分析:抗日戰爭結束後,國民黨就要全力以赴地向共產党進攻,企圖在美國的支持下,占領北方所有的城市。培校早已被稱為"紅黨"了,還會遇到新的麻煩,組織開展護校鬥爭。
何克說,我知道,在這些地區,打敗日本後,接下來的偉大鬥爭,將是階級鬥爭……我們必須站在貧苦農民的一邊,我們營壘里都是窮人,我們必須為革命工作,並準備犧牲。我們的態度是明確的,就是繼續鬥爭。就是使山丹工合在經濟上自給自足,堅持下去,就地迎接解放軍的到來。
何克還用中文寫了一首歌:"我們在山丹獲得新生,我們要堅持在這裡,一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天。"何克這個異國青年,把中國人民的革命事業,已完全看作是自己的事業了。他對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抱有必勝的信心,決心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獻出一切,甚至自己的生命。他的這種高尚的國際主義精神,鼓舞了全校師生的鬥志。
不幸逝世
正當何克為辦好山丹培黎工藝學校艱苦奮鬥,為新中國培養人才的時候,在一次打籃球時,他的腳趾不幸被碎玻璃片扎破,因當時缺醫少藥,致使病情惡化,被感染為破傷風。1945年7月22日,何克的心臟停止了跳動,時年剛剛三十歲。
全校師生,無不為失去了一位親愛的戰友和師長,而悲痛萬分。為了表示對喬治·何克的熱愛和忠誠,在他落脈的前夜,師生通宵達旦地奮力幹活,同時預備喪事。孩子們把寫有自己姓名的校旗放入棺木,喬治的這一"大家子人",圍著南湖邊的墳墓,唱起了喬治生前譜寫的校歌,行了深深的三鞠躬禮,接著師生通力協作,築起了墓墩。
路易·艾黎親自豎碑
路易·艾黎親手為喬治·何克豎起了墓碑,碑文選自英國詩人的一首詩:
彩色絢麗的生命啊!
光輝而又溫暖,
為了它,人們一直奮發向前!
他已逝世了,
從此不再奮戰,在戰鬥中,
逝者的生命,
卻更輝煌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