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摩爾的感覺材料理論》是2009年智慧財產權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賈可春。
基本介紹
- 書名:喬治·摩爾的感覺材料理論
- 作者:賈可春
- ISBN:9787802473485
- 頁數:197頁
- 定價:18.00元
- 出版社:智慧財產權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
- 裝幀:平裝
- 開本:32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編輯推薦,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探討了感覺材料的本體論地位。在哲學中,感覺材料是認識的直接對象,是一切知識的根基。在摩爾哲學中,感覺材料是認識的直接對象。摩爾早年堅持純粹實在論的立場,認為認識的直接對象是作為世界終極成分的概念以及由概念構成的命題,所以那時不存在感覺材料問題。不過,作為這種純粹實在論立場的重要組成部分,認識行為/認識對象的二分模式成了摩爾後來探討感覺材料問題的基礎和預設。作為認識的直接對象,感覺材料其實就是感覺與認識的終極對象之間的一種媒介,因此,感覺材料的引進必然會帶來如下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感覺材料與外部世界問題之間的關係,二是感覺材料與物質對象之間的關係。對這兩個方面關係的探討和解決構成了摩爾感覺材料理論的主體。就第一方面而言,摩爾認為,感覺材料的存在並不是作為認識行為的感覺與作為最終認識對象的外部世界之間不可跨越的鴻溝,相反,正是感覺材料的存在才使得我們有可能解決外部世界問題即證明或認識到外部世界的存在。就第二方面而言,摩爾在直接實在論、知覺表現論及現象論三種觀點之間徘徊。但總體來說,他更傾向於直接實在論的觀點,因為這與他常識實在論的立場相一致。此外,摩爾還從感覺材料與心靈、感覺材料與物理對象的關係這兩個角度,探討了感覺材料的本體論地位。
作者簡介
賈可春,男,1967年生,江蘇宿遷人。2001年7月畢業於北京大學外國哲學研究所,獲博士學位。主要從事英美分析哲學研究,著有《重新理解羅素V數學原則)中的意義理論》、《羅素的專名理論》等,並譯有《羅素》(合譯)、《約定的真理》及《本體論的相對性及其它論文》等。另有多篇新聞作品發表於各類媒體上。
編輯推薦
《喬治·摩爾的感覺材料理論》探討的是摩爾的知覺理論,更進一步地說,是摩爾的感覺材料理論,其知覺理論的核心就是感覺材料理論。顯然,作為他一生關注的三個主要方面之一,感覺材料理論成了摩爾哲學中極其重要的問題。事實上,摩爾所關注的三類主要問題中,感覺材料理論則是其關注的重中之重。情況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在摩爾看來,我們認識事物的方式多種多樣,其中最基礎的方式是通過感官而達到對事物的認識,其他認識方式則是建立在這一基礎方式之上的,而這種最基礎的方式直接與感覺材料相關。在摩爾成熟時期以後的哲學中,感覺材料是認識的直接對象,是一切知識的根基。
目錄
中文提要
Abstract
第1章導論
第2章早期的純粹實在論
2.1概念作為終極實體
2.2感覺的分析
第3章何謂感覺材料
3.1定義
3.2比較
第4章感覺材料的地位
4.1感覺材料與心靈的關係
4.2感覺材料與物理對象的關係
第5章感覺材料與外部世界
5.1感覺材料的存在作為解決外部世界問題的前提
5.2外部世界存在的哲學證明
第6章感覺材料與物質對象
6.1直接實在論
6.2知覺表現論
6.3現象論
主要參考文獻
附錄ⅠMoore'Spaper“theNatureofJudgement”
附錄ⅡMainWritingsofG.E.Mo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