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鵲嘴,老鴰心,諺語。比喻嘴上說得好聽,而心術不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喜鵲嘴,老鴰心
- 拼音:xǐ què zuǐ ,lǎo guā xīn
釋義,出處,
釋義
老鴰,即烏鴉。比喻嘴上說得好聽,而心術不正。
出處
傳說云:孔門弟子公冶長,懂鳥語,又是孝子,但家貧如洗,老母想吃點肉也無錢去買。一日,飛來一隻烏鴉在他家門前啞啞叫著:“公冶長,公冶長,南山虎拖羊,你吃肉,我吃腸。”公冶長跑到南山,真的割回點羊肉來想孝敬母親,不料竟給人家誣賴是偷了羊,被捉到官府。據說從此烏鴉便被看成了不祥之物。俗傳烏鴉叫是報凶,在相傳為春秋時代師曠撰,晉張華注的《禽經》就已提到。鵲叫是報喜,也首先見於《禽經》。說“靈鵲兆喜”,張華注作“鵲噪則喜生”。也有認為烏鴉叫是報喜的。南朝宋臨川王劉義慶,被文帝劉義隆從江州召還,心懷恐懼,惴惴不安。有一晚聽見烏鴉叫,家人以為喜訊,第二天果任命他為南兗州刺史。於是劉義慶特撰寫一首《烏夜啼》樂府,以慶。鳥禽鳴叫本與人事吉凶無關。鵲羽色帶綠,鳴聲“唶唶”,節奏爽脆,比較好聽,令人喜悅。烏鴉羽色純黑,鳴聲“啞啞”沉濁漫長,不甚好聽,易令人生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