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馬拉雅嵩草

喜馬拉雅嵩草

喜馬拉雅嵩草,是莎草科蒿草屬植物,根狀莖短或稍延長。產於青海、四川西部和西南部、雲南西北部、西藏;生長於高山草甸、高山灌叢草甸、沼澤草甸、河漫灘等,海拔3700-5300米。也分布於尼泊爾、印度北部(庫莽山)、錫金、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帕米爾)、哈薩克斯坦。模式標本采自尼泊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喜馬拉雅嵩草
  • 拼音:xǐ mǎ lā yǎ sōng cǎo
  • 學名:Kobresia royleana (Nees) Boeckeler
  • :植物界
  • 亞界:綠色植物亞界
  • 總門:輪藻總門
  • :木賊門(有胚植物門)
  • 亞門:木賊亞門(維管植物亞門)
  • 木蘭綱(被子植物綱)
  • 亞綱百合亞綱
  • 超目:鴨跖草超目
  • 禾本目
  • 莎草科
  • :蒿草屬
  • :嵩草組
  • :喜馬拉雅嵩草
  • 分布區域:中國青海、四川西部和西南部、雲南西北部、西藏,尼泊爾等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生態特徵,飼用價值,

形態特徵

根狀莖短或稍延長。稈密叢生或疏叢生,稍堅挺,高6-35厘米,粗1.5-2毫米,下部圓柱形,上部鈍三棱形,光滑,基部的宿存葉鞘深褐色,稀疏,通常不形成密叢。葉短於稈,平張,寬2-4毫米,無毛,邊緣稍粗糙。
喜馬拉雅嵩草
圓錐花序緊縮成穗狀,卵形、卵狀長圓形或橢圓形,偶見圓柱形,長1-3.5厘米,粗6-12毫米,如為圓柱形,則長2-5.6厘米,粗4-5毫米;苞片鱗片狀,僅基部的1枚頂端具短芒;小穗10餘個,密生,長圓形,長5-10毫米,粗2-3毫米。
支小穗多數,頂生的數個雄性,側生的雄雌順序,在基部1朵雌花之上具1-3朵雄花;鱗片卵狀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3-4毫米,頂端漸尖或鈍,紙質,兩側淡褐色、褐色或深褐色,具寬的白色膜質邊緣,中間綠色,有3條脈;先出葉長圓形,與鱗片近等長,膜質,淡褐色至深褐色,腹面邊緣分離幾至基部,背面具稍粗糙的2脊,脊間具數條細脈或脈不明顯。
小堅果長圓形或倒卵狀長圓形,三棱形,長2.5-3.5毫米,成熟時淡灰褐色,有光澤,基部幾無柄,頂端收縮成0.2-0.3毫米長之短喙;花柱基部不增粗,柱頭3個,極少2個。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3700-5300米的高山草甸、高山灌叢草甸、沼澤草甸、河漫灘等。

分布範圍

產於中國青海、四川西部和西南部、雲南西北部、西藏;也分布於尼泊爾、印度北部(庫莽山)、錫金、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帕米爾)、哈薩克斯坦。模式標本采自尼泊爾。

生態特徵

喜馬拉雅嵩草生長於青藏高原的高山,亞高山草甸及山坡沖積扇、湖邊、河漫灘草甸,沼澤草甸等潮濕的草地中,生長季較短,一般5月中、下旬返青, 7月上、中旬抽穗、開花, 8月中旬種子成熟,全生育期約90-120天左右。種類有小嵩草 (Kobresia parva)、矮嵩草 (K.hunilis) 等。喜馬拉雅嵩草是適應高寒、中濕、日照充足等環境條件的中生植物,具有較廣的生態適應性。尤其適應青藏高原寒冷而濕潤、年平均溫度0℃左右的氣候條件,分布的海拔高度可達3100-5200m。
喜馬拉雅嵩草
喜馬拉雅嵩草
土壤為高山草甸土,有機質含量多,土層較薄,中性至微酸性。在上述環境條件下,喜馬拉雅嵩草生長良好,常常形成以它為建群種的草地群落,呈塊狀分布.草被茂密,群落總覆蓋度達70一90%,分蓋度可達50%。伴生種類以莎草科植物為主,如尼怕爾嵩草(Kobresia nepalensis)、硬葉苔草(Carex sutschanensis),雙柱頭藨草 (Scirpus distigmaticus) 等。在比較乾燥的山地亦能生長,但較稀疏,總覆蓋度30一40%,分蓋度15-30%,件生

飼用價值

以喜馬拉雅嵩草為主的草地類型,是青藏高原高寒地區的主要放牧草地之一,喜馬拉雅嵩草葉量較高,莖葉柔軟,具較高的營養價值,適口性好,各種牲畜均喜含,尤以馬、牛利用較好,由於生境潮濕,綿羊、山羊利用稍差。生物產量較低,一般畝產鮮草50一100kg左右,但其耐牧性強,是青藏高原地區夏、秋季的優良放牧飼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