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信息
| |
| |
| 地質礦產部地質礦產研究所、中國地質科學院、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中國地質勘查技術院 |
| |
| |
| |
| |
項目摘要
本成果是中法合作“喜馬拉雅地質構造與地殼上地幔形成和演化”項目中的中方總結報告,涉及的面廣、學科多、方法手段多,匯集有大量的地球化學、同位素、古地磁、熔融包體、超微構造、超微化石、地球物理方面的測試和分析數據。對青藏高原的構造特徵及隆升機理進行了較系統的闡述,並附有定量和半定量的解釋,在若干研究領域內,填補了對喜馬拉雅地質研究的空白,取得了許多新進展、新發現,主要表現在:1、系統研究鑑定了九個門類古生物化石,建立了古生代(O-P)牙形石的分帶,完善了喜馬拉雅地區和藏北申扎地區古生代地層系統;2、對青藏高原地區地層、沉積建造、構造單元劃分及地質構造基本特徵作了全面闡述,明確岡底斯地區古生界屬岡瓦納穩定型沉積;3、對藏北石炭二疊系冰海相沉積和冷水型生物群的進一步研究,不僅為地層層序劃分和確定奠定了基礎,而且使本區成為當前世界上冷水型珊瑚群研究最詳細的地區之一。 成果還提出了雅魯藏布江縫合帶三大構造岩帶的標誌,即蛇綠岩混雜帶、混雜岩帶及高壓變質岩帶,並從構造學、岩石礦物學及地球化學方面進行了研究,為“南特提斯”洋盆,古合帶及古溝-弧-盆體系的演化提供了論據,建立了喜馬拉雅及其鄰區構造演化模式。對研究地區塑性變形(蛇綠岩內上地幔岩)-韌性變形-脆性變形構造進行了野外和實驗室超微構造的研究,提出了喜馬拉雅-雅魯藏布江一帶岩石圈板塊動力學模式。 根據人工爆炸地震、磁大地電流測深、地磁差分測深結果,揭示了高原地殼結構特徵,探明喜馬拉雅地區藏南地殼厚度達70餘公里,岡底斯地塊厚度一般60公里左右;殼記憶體在兩個低速和低阻層,地殼具有明顯的層狀結構。在珠穆朗瑪峰一帶,莫霍面突然抬升,地殼厚度僅達50公里,說明喜馬拉雅山並無山根存在。西藏北部普遍存在15-20公里殼幔混合層。 中新生代地層和部分古生代地層的古地磁測量分析結果及古地磁數據,為岡瓦納大陸分裂,分裂出的微板塊以不同速度向北飄移為高原地殼聚斂和縮短提供了證據。此外還計算了各時代陸塊漂移的速率。 總之,成果的理論和技術水平達到了當前的國際先進水平,不僅對研究大陸岩石圈板塊演化和全球構造有著重要的理論意義,而且對我國西部及其鄰區災害預防、自然環境保護、礦產資源勘查和開發也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