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馬拉雅白頭蝰,即廣義白頭蝰,學術上不存在這種命名,指的是白頭緬蝰和黑頭緬蝰,這下面的介紹是白頭緬蝰,即卡氏白頭蝰,混合了部分白頭蝰(即黑頭緬蝰)的資料,所以只可當做參考。
白頭蝰或卡氏白頭蝰,圖片不清楚無法判斷時可通過分布圖判斷,雲南哈尼族紅河以西為白頭蝰,以東為卡氏白頭蝰,劇毒但並不是無藥可救的,舊屬蝰蛇科蝮亞科的大型毒蛇,現屬於獨立白頭蝰科,吃鼠,對農業有益,國家三有動物名錄動物。
喜瑪拉雅白頭蛇是一種比較古老的蛇種。它們主要出沒於東南亞的一些山脈之中。另外,在中國境內的西藏東南部以及越南均能發現喜瑪拉雅白頭蛇。毒性是神經毒,在人體內會引致痛苦、腫脹、高血壓、反胃、腹痛、睏倦、四肢麻痹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喜瑪拉雅白頭蛇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Phylum Chordata)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Vertebrata)
- 綱:爬蟲綱(Reptilia)
- 亞綱:雙孔亞綱(Diapsida)
- 目:有鱗目(Squamata)
- 亞目:蛇亞目(Serpentes)
- 科:蝰蛇科(Viperidae)
- 亞科:白頭蝰亞科
- 屬:白頭蝰屬(Azemiops)
- 種:白頭蝰
- 另一亞綱:鱗龍次亞綱(Lepidosauria)
- 馴養繁殖情況:無馴養繁殖
- 現有保護措施:無保護措施
形態特徵,產地生境,生活習性,種群數量,物種毒素,
形態特徵
全長600~800mm。具管牙的毒蛇,管牙較短小,無頰窩。背面黑褐色,具10~15+3~4對朱紅色橫斑,左右橫斑交錯排列或在背中線彼此相遇;腹面橄欖灰色,散以小白點。頭部與頸背淡黃白色,具深褐色斑紋。頭背具典型的9枚大鱗;眶前鱗3(2),眶後鱗2;顳鱗2+3(2);上唇鱗6,2-1-3式;下唇鱗8(7-9),前 3(4)枚切前頷片。背鱗平滑,17-17-15行;腹鱗168-205,肛鱗完整,尾下鱗39~53對。
產地生境
蛇目蝰科白頭蝰亞科唯一的一種。世界罕見,最早發現於緬甸克欽山。管牙類毒蛇,一般長500毫米左右,最長達770毫米。軀幹圓柱形,頭部白色有淺褐色斑紋,軀尾背面紫藍色,有朱紅色橫斑,頭背具9枚大鱗。背鱗平滑。主要發現於路邊、稻田、耕地、草堆;也出沒於住宅附近。屬晨昏活動類型。以小
型齧齒動物或食蟲目動物為食。人被咬傷時,除局部劇痛、腫脹、少量出血外,還出現頭昏、眼花、視力模糊、眼瞼下垂,吞咽困難等症狀。中國主要分布於雲南、貴州、四川、西藏、陝西、甘肅、廣西、安徽、江西、浙江、福建。其他國家分布於緬甸與越南北部。
生活習性
白頭蝰多棲息于山區(約至海拔1000米),喜歡較清涼的氣候(約攝氏20至25度。有時在路旁、叢林、灌木林、農地里亦會發現它們的蹤影,它們甚至會接近民居。在越南,白頭蝰比較偏好棲息於竹林間,並活躍於有廣泛植
被分布與及山澗充足的地區。白頭蝰是夜行性的,最喜歡於潮濕的晚上,溫度約在攝氏18至25度間時出沒。繁殖習性不詳。
聖路易斯動物公園裡的白頭蝰在遇到外來威脅時,會作出特殊的反應。當它們受到騷擾時,它們會壓平自己的身體讓自己顯得寬闊,然後它們的兩顎會向外擴開,令它們本呈橢圓形的頭部看起來像變成三角形。有時候,它們又會搖動自己的尾巴以威嚇對手。情況危急時,它們亦會作出咬擊,不過它們不一定會運用其毒牙來展開攻勢。另外,學者Zhao於1981年提出白頭蝰主要活躍於黃昏時段,而並非如奧羅夫所說般屬於夜行性的蛇類,尤其多出沒於3月至11月的時候。
種群數量
喜馬拉雅白頭蛇在中國分布的範圍雖廣,但較為罕見,本世紀以來,中國國內有記載的標本約50號。
致危因素及現狀
白頭蝰亞科是蝰科中的原始類群,只有單屬獨種,在研究管牙類毒蛇的起源與演化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它主要分布於中國,但數量稀少,應予積極保護。
應進一步採取的保護措施:①建議將白頭蝰列為Ⅱ級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②組織力量調查其主要分布區及數量,並開展保護生物學研究。③條件具備時,進行人工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