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山金背三趾啄木鳥

喜山金背三趾啄木鳥

體型略大(30厘米)啄木鳥。上體金色,腰紅,形長的冠羽紅色。臉部具黑白色條紋。與金背三趾啄木鳥難分,不同處為喉側具兩道黑色細紋,其中間部位褐色,而非一條黑色中央條紋。下體具明顯的黑色條紋和鱗狀斑。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喜山金背三趾啄木鳥
  • 拉丁學名:Dinopium shorii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鳥綱
  • 亞綱:今鳥亞綱
  • 鴷形目
  • :啄木鳥科
  • :金背啄木鳥屬
  • :喜山金背三趾啄木鳥
  • 英文名: Himalayan Flameback
物種特徵,分布,

物種特徵

虹膜-暗褐或緋紅;嘴-近黑;腳-鉛色或綠褐色。
叫聲:同金背三趾啄木鳥。
習性:同金背三趾啄木鳥。

分布

分布範圍:喜馬拉雅山脈和緬甸西部。
喜山金背三趾啄木鳥
分布狀況:在西藏東南部可能為留鳥。在中國尚無記錄,但出現於有爭議的印度東北部地區高可至海拔700米。
外形特徵

金背三趾啄木鳥身長28~30 cm,體重57~100 g。額、頭頂、枕及羽冠黑色,背金黃色沾橙黃色,腰鮮紅色。足僅具三趾。雌性成鳥的額、頭頂、枕、羽冠黑色,每片羽毛的內羽片具白色羽緣;眼上和眼下各有一粗大的白色縱紋至頸;眼後也有一條粗大的黑色紋至頸;眼下白色縱紋之下還有一條粗大的黑色縱紋;背金黃色,渲染橙紅色;腰鮮紅色;尾羽黑色;飛羽黑褐色,次級飛羽的外羽片帶綠的金黃色,覆羽也是帶綠的金黃色,和次級飛羽的外羽片一樣。下體的頦、喉沾土黃的白色,中央有一粗大的黑色縱紋;胸、腹、兩脅為沾黃的白色,胸部羽毛邊緣或某一部分黑色,腹和兩脅的羽毛則具黑色人字斑。虹膜棕褐色;嘴黑色。嘴與頭約等長;嘴峰稍彎;鼻脊不十分發達,與嘴峰緊密相連;鼻孔裸露。大趾或內後趾十分小或缺;第3和第4趾大約等長。翼和尾與栗啄木鳥屬相較,是等長;外側尾羽較尾上覆羽長。兩性有紅的枕冠;雄鳥頭頂亦紅,雌鳥頭頂則黑,具白色斑點。
分布範圍
   
分布於印度次大陸及中國的西南地區,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錫金、尼泊爾、巴基斯擔、斯里蘭卡、馬爾地夫以及中國西藏的東南部地區等。中南半島和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包括緬甸、越南、寮國、高棉、泰國以及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香港、海南島。太平洋諸島嶼,包括中國的台灣省、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以及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爪哇島以及巴布亞紐幾內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