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嘛粥”過去是指寺廟內由喇嘛用肉、骨頭和米熬的粥,所以叫“喇嘛粥”,起源於蒙古佛教喇嘛寺廟活動,一般是用羊肉熬成的玉米粥、小米粥、大米粥等,由喇嘛施捨給香客、施主。現在“喇嘛粥”不僅僅是在寺廟喇嘛熬制,已逐漸演變成為一種蒙古人愛吃的飯食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喇嘛粥
- 另名:喇嘛肉粥
- 原料:肉、骨頭和米
- 起源:佛教寺廟
- 口感:味道鮮美,肥而不膩
概述,製作方法,營養價值,相關典故,
概述
“喇嘛粥”又稱為“喇嘛肉粥”。
因為是喇嘛用肉、骨頭和米熬的粥,所以叫“喇嘛粥”。
“喇嘛粥”,起源於佛教寺廟,一般有羊肉玉米粥、羊肉小米粥、羊肉大米粥等,其味道鮮美,肥而不膩。歷史上,凡是王公組織的祭祀敖包和那達慕活動,由王府安排肉粥熬制,如果是區域性農牧民組織的祭祀活動,由組織者安排肉粥熬制。現在,在查乾花等地的敖包祭祀和那達慕活動,都是由村民組織負責肉粥熬制,供參加活動的全體人員食用。這種百人、千人、甚至於萬人共食肉粥的場面可謂嘆為觀止,這種千百年來傳承的習俗也是值得考究的文化現象。
“喇嘛肉粥”長期以來成為蒙古人愛吃的飯食。現在農曆臘月二十三(即小年),有些農牧民家庭還要煮肉粥吃。
製作方法
熬肉粥時,先把下鍋的肉砍好,骨肉分開。骨頭燉好後撈出,放到大木缸里。再把肉下到鍋里,待到肉燉熟後也撈出放到木缸里。這時往油湯里下米。米事先洗淨裝入木袋子裡。熬一次粥需用二千多斤小米或是糙米,用許多人排成行扛到鍋邊放進鍋里。用七八尺長的木鍬翻攪,開鍋後撤火悶熟。待熟好後再把木缸中的肉和骨頭放進粥里和好。臨開飯時要在粥上撒上一層黃油,用長馬勺從鍋里盛出來倒入木桶里。盛出一層後再澆上黃油。如此下去,吃完為止。
營養價值
曹慈山論粥最祥,“粥能宜人”是其基本觀點。可見“喇嘛粥”也是吃的最高境界之一。
相關典故
喇嘛原先是不吃肉的,喇嘛吃肉相傳是被逼出來的。康熙八年,距阜新市約三十公里處的鄉村,建築起了一座大廟,起名瑞應寺。瑞應寺經不斷擴建完善,形成了一座恢宏的藏式建築群,鼎藏時期,有名的喇嘛三千六,無名的喇嘛賽牛毛。
為了解決眾多喇嘛吃飯問題,瑞應寺的活佛派大喇嘛扎嘎去北京鑄造大鍋。扎嘎在北京住了一年零九十九天,經百般努力,鑄成了一口能供八千人吃飯的大銅鍋,又經千辛萬苦,將大銅鍋運回了瑞應寺。寺廟裡的大小喇嘛都十分高興。大喇嘛扎嗄更為歡喜,他認為自己鑄鍋有功,定會受賞。可是活佛沒有封賞他。大喇嘛很窩火,不久便氣死了。他死後,陰魂不散,在寺院裡鬧鬼。被迷上的喇嘛大吵大鬧、又哭又笑,折騰得全寺院不得安寧。為此活佛領著眾喇嘛祈禱,念《甘珠經》驅邪,跳查瑪舞趕鬼,可是均無奏效,把活佛和眾喇嘛愁壞了。正在沒辦法的時候,一個小喇嘛找到了活佛,說:“活佛,我有個辦法能治住大喇嘛的陰魂,但怕說錯了活佛怪罪。”活佛一聽趕忙安慰小喇嘛:“你儘管說來,本佛一定不怪。”小喇嘛說:“咱們喇嘛教從來不吃肉,我想從現在起咱們開始吃肉,葷通七竅,大喇嘛的陰魂就不敢附體了。”活佛把眼珠轉了轉,抱著試試看的想法,說:“那今天把粥鍋里放上一些肉,熬肉粥吃,看看靈不靈。”全寺院的喇嘛吃肉粥後,果然驅走了大喇嘛的陰魂。從此,不但瑞應寺的喇嘛吃肉粥,別的寺廟喇嘛 也吃起了肉粥。由於喇嘛肉粥經文火慢熬,不但米稠肉爛,而且肉不膩人香甜可口,很快流傳到民間,成為待客的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