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善義堂清真寺始建。
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八月,善義堂清真寺建成。
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善義堂清真寺寺內開設
私塾。
現存主體建築均為清代時期修葺。
建築格局
善義堂清真寺在院落布局上採用中國傳統的四合院式,大殿採用勾連搭形式,把傳統建築中多種單體建築組合在一起,不但外觀立面連成一體,而且內部構架也相互搭接,柱網布置更為靈活,檐柱共用既節省大量材料,又將室內空間擴大。整座建築,大門、廊房、大殿、南北講堂與長廊形成典型的四合院天井,室內外分明,加上植物、花木等自然環境的襯托,整座寺院呈現出清靜高雅的建築意境。
主要建築
大門
大門為磚木結構建築,平面呈凸字形,為單檐卷棚式門樓,其構架和屋面與兩側廊房相連,通面闊4.34米,通進深1.52米,通高4.35米。灰筒板瓦屋面,墀頭磚雕,柱間施木雕垂花柱,門下有石質鼓式門枕。
廊房
廊房為磚木結構建築,與南北講堂前廊相連,為單檐四檁卷棚式建築。廊房面闊三間,進深一間,通面闊15.71米,通進深3.83米,通高488米。屋頂覆灰筒板瓦,明間西側設有四扇屏門,雕有阿拉伯文字及花卉圖案。
南北講堂
南北講堂為平面呈長方形,柱網對稱布局,為單檐硬山式建築。前廊、廊房與禮拜大殿相連,相互貫通形成環繞天井院的通道,兩講堂西端都有圓拱券門,通向禮拜大殿券門之上。南北講堂建築形制完全相同,為面闊五間,進深五架,帶前廊,通面闊16.56米,通進深6.61米,通高6.75米。
禮拜大殿
禮拜大殿是善義堂清真寺的主體建築,由前、中、後三座卷棚硬山式建築和後窯以勾連搭形式組合而成,平面呈“凸”字形,明顯特點是外牆相連,屋頂用天溝相接,室內前後相通。
前拜殿平面呈長方形,為六架椽,七架卷棚硬山式建築。面闊五間,進深三間,通面闊19.04米,通進深9.57米,通高8.79米。兩山牆開門,外部台基向外伸出,上部做垂花門狀頂部,架在柱子上,插入外部維護牆內。兩山砌封護牆。
後拜殿平面呈長方形,為六架椽,七架卷棚硬山式建築。面闊五間,進深三間,通面闊19.04米,通進深9.57米,通高8.79米。後檐柱間明間用伊斯蘭風格的火焰券花罩作門,後牆內面嵌有假窗;兩山牆開門,外部台基向外伸出,上部做垂花門狀頂部。
歷史文化
清鹹豐初年,陝西東部的回族人為躲避動亂而東遷河南開封,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300餘戶回族家庭定居於開封市中心的鵓鴿市街、鼓樓街、馬道街、牲口市街一帶。同年十月,為建造一所具有教育職能兼可議事禮拜的場所,以提倡“樂普不倦見義必為”,教育回族子弟“讀書明理”,眾人籌建清真寺,歷時13年,於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八月落成。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寺內設塾,開始教授五經四書。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慈禧太后返京途經開封府,認為民眾捐錢建寺,設塾辦學,事屬善舉,題詞“善義堂清真寺”,清真寺因此而得名。
文物遺存
善義堂清真寺內現存古碑刻3通,分別是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開封府祥符縣批准修建善義堂告示》碑、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善義堂記》和《捐銀姓氏碑》。
文物價值
善義堂清真寺現存為清代建築,它集中反映了中原地區清代伊斯蘭建築的風格和水平,見證了清末民初開封清真寺建築的發展變化,展示了伊斯蘭教在中原地區生存、發展的歷史以及對中原地區政治、經濟、文化、教育、民族間睦鄰友好所做出的貢獻,是一部了解開封伊斯蘭教的教科書,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研究價值。
文物保護
1992年,善義堂清真寺被開封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2006年6月8日,善義堂清真寺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交通信息
在開封市內乘坐13路/28路/24路公車,在鼓樓廣場站下車,步行400米即到達善義堂清真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