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的歷程:儒家價值體系研究

善的歷程:儒家價值體系研究

《善的歷程:儒家價值體系研究》與前此的文化史和思想史研究相近,所作的,首先是一種歷史的詮釋。當然,詮釋不同於歷史的簡單再現,它總是以詮釋者的理論視域為背景,並同時展開為一個邏輯重建的過程。事實上,歷史的詮釋與邏輯的重建往往很難分離,二者從一個側面展示了歷史與邏輯的統一。也正是以此為基本原則,《善的歷程:儒家價值體系研究》對儒家價值體系的考察,並不僅僅限於文化史現象的描述,而是更多地側重於其歷史內涵與邏輯意蘊的雙重展示,後者同時又旨在為文化哲學的當代建構提供某種歷史的前提。

基本介紹

  • 書名:善的歷程:儒家價值體系研究
  •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頁數:369頁
  • 開本:16
  • 定價:58.00
  • 作者:楊國榮
  • 出版日期:2012年7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300151830, 7300151833
  • 品牌: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善的歷程:儒家價值體系研究》選題之新穎、史料之翔實、論析之綿密、闡述之明晰,均已達到優秀水平,是一部具有學術質量、理論深度、史論結合、古今貫通的上乘之作。

作者簡介

楊國榮,1957年10月生,浙江諸暨人。教育部長江學者、華東師範大學紫江特聘教授、華東師範大學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長、中國現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哲學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哲學史學會副會長、中華孔子學會副會長、上海中西哲學與文化比較研究會會長、美國比較哲學雜誌Dao: 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編委,清華大學等校的客座教授。先後赴牛津大學、哈佛大學、史丹福大學等校作學術訪問和學術研究。
研究領域包括中國哲學、中西比較哲學、倫理學、形上學等,在海內外出版學術著作10餘部,其中主要部分收入《楊國榮著作集》(11種,2009年出版)。此外,在《中國社會科學》、Philosophy: East and West、Dao: 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等國內及國際學術刊物發表學術論文150餘篇。多種論著被譯為英、韓、德等文在國外出版和發表。

圖書目錄

導論
第一章 儒家價值體系的奠基
一 天人之辯與仁道原則
二 為仁由己和天命的預設
三 修己以安人:自我實現及其邏輯歸宿
四 義以為上與孔顏之樂
五 “大德不踰閑”的歷史涵義
六 作為價值目標的理想人格
七 超越有限:存在的意義及其他
第二章 從孔子到孟子
一 仁道原則的展開
二 力與命的內在緊張
三 獨善其身和兼善天下
四 恆心的根據與惟義所在
五 從執中而權到君子反經
六 內聖的走向
第三章 演進中的折變
一 天人之際:從相分到互動
二 制天命而用之:自由理想的擴展
三 各得其宜與群居和一
四 義的外部確證及其工具化
五 從以權應變到以道壹人
六 全而粹與化性起偽
第四章 價值本體的建構及其內化
一 《易傳》:價值本體的建構
二 價值本體的雙重內化
三 止於至善與修身為本
第五章 正統的形成
一 形上之天與人文取向
二 德威交融:仁道原則的轉換
三 天下無二道
四 古今之辯
五 義與我的合一:個體的普遍化
六 道義與功利的兩難
七 從仁且智到性三品:人格理想的展開
第六章 援道入儒的價值觀意蘊
一 名教與自然:天人之辯的歷史延續
二 自性的確認與玄同彼我
三 逍遙的理想與天命的抑制
第七章 衍化與整合
一 仁道原則的重建
二 天理主宰下的自我權能
三 群己之辯的二重變奏
四 從義利之辯到理欲之辯
五 天理的權威化與良知準則論
六 醇儒境界
第八章 明清之際:歷史的反省與自我轉換
一 經緯天地:逸出內聖之境
二 經學的實證化與理性的工具意義
三 化“天之天”為“人之天”
四 造命與循理
五 理欲統一及其內在意蘊
六 我的自立與群體認同
第九章 儒家價值體系在近代的歷史命運
一 權威的失落:傳統與近代化的緊張
二 返本開新:新儒家的選擇及其雙重意向
第十章 走向現代
一 現代化的歷史需要與儒家價值觀
二 儒家價值體系與合理性的重建
附錄一 中國思想史中的“公正”觀念
附錄二 道與中國哲學
附錄三 中國哲學:問題與視域
附錄四 宋明理學的內在論題及其哲學意蘊
附錄五 物·勢·人——葉適哲學思想研究
後記
新版後記
三版後記
四版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