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喀拉布拉蘋果
- 產地名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源縣
- 品質特點:果個大、果形正
- 地理標誌:國家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 批准文號:國家農業部第1989號公告
- 批准時間:2013年9月10日
產品特點,品質特性,營養價值,產地環境,土壤地貌,水文情況,氣候情況,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專用標誌使用,
產品特點
品質特性
喀拉布拉蘋果個大、果形正,外形美觀,平均單果重180—300克,最大單果重可達400克以上,果面色澤鮮艷紅潤,光滑細膩,口味酸甜適口,纖維少,質地細,芳香味濃,品質好。極耐貯運,可貯到翌年四、五月份。
營養價值
喀拉布拉蘋果營養價值較高,其中每百克蘋果總糖含量可達8.6—12.9克,總酸為5.2—6.7(克/千克),維素C每百克達到9—11毫克,維生素B1為0.001—0.006毫克,維生素B2為0.002—0.007毫克,鈣含量每千克40—50毫克,磷每千克50—60毫克,鐵每千克0.2—1.2毫克,鉀每千克1100—1300毫克,鋅含量每千克0.2—1.3毫克。
產地環境
土壤地貌
喀拉布拉蘋果產區土壤為土壤為沙質土和黃粘土。有機質含量是1.7—2.9,全磷含量0.1—0.3,鹼解氮59ppm,速效磷3.3ppm,土壤代換量18.72ME/100克土,pH值8.5以上,土質疏鬆,土壤耕層結構良好,土壤相對比較肥沃,保水保肥性強,適宜果樹的栽培種植。
水文情況
喀拉布拉鎮灌溉條件良好,躍進渠、公安渠、團結渠流經全鎮境內,水質屬天山雪水與天然的礦泉水,地理分布西高東低,排灌方便。空氣品質一級,土壤無污染,適宜蘋果樹的栽培種植。
氣候情況
喀拉布拉蘋果產區氣候為北溫帶大陸性半乾旱氣候區,光照充足,熱量豐富,全年日平均溫差是12℃,最高氣溫39℃,最低氣溫—25℃,年平均溫度在9.1℃,積溫高,全年有效積溫達3280℃,年日照時數在2700小時以上,5—7月上旬每日光照均在15小時以上,有利於長日照作物的生長發育,全年太陽總輻射量為133.7千卡/厘米,無霜期在175天左右,晝夜溫差大,全年平均為11.2—16.5℃,冬季具有明顯的逆溫帶存在,積雪深厚,風少而小,災害性天氣少,形成了山區特有的小氣候,對蘋果營養物質的積累和產品質量的提高形成了條件。
歷史淵源
根據中國國內外專家考證,伊犁的野生蘋果是現代栽培蘋果的祖先。作為世界稀有的野生蘋果棲息地和曾經享譽疆內外的“蘋果之鄉”。據資料記載,建國初期有98個品種和品系的蘋果曾在伊犁河谷有長期栽培歷史。作為第三紀古溫帶闊葉林的殘遺群落,野生蘋果已有2000多萬年的歷史。新源縣至今保留較完好的的10萬畝野果林,被譽為“世界蘋果源種地”和“中國野果基因庫”,野果年產量在3500噸以上。
伊犁有不少與蘋果有關的地名:新源縣的阿勒瑪勒鄉,鞏留縣的莫乎爾鄉阿勒瑪勒村……。
3世紀,晉初的郭恭義在《廣志》中記載:“柰有白、青、赤三種,張掖有白柰,酒泉有赤柰,西方多柰,家家戶戶醃製果脯為食,謂之‘蘋婆糧’。”“既出陰山,有阿里馬城。西人目林檎曰阿里馬,附郭皆林檎園囿,由此名焉。”
13世紀初,耶律楚材隨成吉思汗西征,途徑伊犁時,在他的《西遊錄》留下了這段記載文字。出了果子溝溝口,在距離霍爾果斯口岸大約15千米的地方,是阿里馬城。
生產情況
2013年,喀拉布拉蘋果保護面積15685.7畝,年總量53956噸。
產品榮譽
2013年9月10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喀拉布拉蘋果”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喀拉布拉蘋果的地理標誌保護的區域範圍為新源縣喀拉布拉鎮喀拉布拉村、昆托別村、開買阿吾孜村、克孜勒塔勒村、阿克托乾村、阿克奧依村、吉也克村、阿克其村共9個行政村。地理坐標為東經82°28′00″—84°56′00″,北緯43°03′00″—43°40′00″。
質量技術要求
- 特定的生產方式
(1)產地環境:喀拉布拉蘋果產區無污染企業、土層厚、土質松、土壤肥力中性土壤、pH值7—8。土壤有機質含量1%以上,坡度小於15°的向陽坡地。喀拉布拉蘋果的土壤環境質量達到了《土壤環境質量標準》(GB15618—1995)規寫的Ⅱ類土壤環境持量標準,灌溉水質量達到《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5084—2005)規定的二類農田灌溉水質標準,環境空氣品質達到《環境空氣品質標準》(GB3095—1996)規定的二級空氣環境質量標準。
(3)品種選擇:按照蘋果區劃,結合本地自然條件,主要種植晚熟品種以富士係為主,還有小面積栽培種植早、中熟元帥系及喬納金、紅將軍、嘎拉、富寒等品種。
(4)生產過程管理。喀拉布拉蘋果的生產按照NY/T5012—2002(無公害食品,蘋果生產技術規程)規範生產和管理。
土肥水管理:果園土地平整,土層深厚,活土層60厘米以上。每666.7平方米施無害化處理的有機肥料3000千克以上,其他肥料用有機復混肥等補充。以秋施基肥為主,結合花前、花後、幼果膨大期等物候期灌水時適量追肥,氮、磷、鉀比例按每生產100千克蘋果,施氮(1.0—1.2千克)、五氧化二磷(0.5—0.75千克)、氧化鉀(1.0—1.2千克)。根據樹體營養診斷適量施用微量元素。
花果管理:對花芽多的樹進行花前復剪,調節花、葉芽的比例至1:3—4。從花序分離期始,每間隔20厘米左右,選留一個粗壯花序,其他多餘的花序全部疏掉。花期採用蜜蜂、壁蜂和人工授粉,謝花後10天開始疏果,一個月內結束。根據樹勢強弱,坐果多少,確定適宜的留果間距,一般為20—25厘米,選留一個坐果的壯花序,留一個中心果,把多餘的幼果全部疏除。蘋果謝花後30—40天開始套用紙袋,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結束。套袋前進行疏果和噴一次殺菌劑。果實採收前7—10天去袋。先去外袋,3—4天后再去里袋,摘袋後立即在樹冠下鋪設反光膜,增強冠內下層反射光照,提高果實著色度。
整形修剪:樹形宜先用改良紡棰形。幼齡樹修剪,以整形、擴大樹冠為主,冬剪為主,冬夏剪結合,注意選留培養主枝,保持主幹優勢,對選留主枝進行開張角度,幹部三主枝80°—90°,上面每隔20厘米—25厘米,螺旋插空排布一個小主枝,冬剪宜輕,少疏多截,擴大樹冠,生長季注意做好刻芽、拉枝、控制競爭枝、徒長枝,及早緩勢,減少無效葉養分消耗,促發短枝,為早期結果奠定基礎。成齡樹修剪,除繼續進行樹形建造外,將重心轉到樹上,多疏少截、加強夏剪、綜合運用拉枝、拿枝、刻芽、摘心、環割等手法促花促果,迅速提高產量,使樹體儘快進入盛果期。
病蟲害防治:以農業防治為主清除果園枯枝落葉,深翻施肥。
採收:早熟品種在8月中下旬採收,中晚熟品種在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採收。採摘方法,按國家分級標準,採用纖維紙箱5千克,10千克,15千克包裝。
貯藏:普通貯藏庫,採用堆藏、箱藏、袋藏,庫內溫變要求在0—1℃之間,相對空氣溫度90%以上。冷庫貯藏,果箱堆碼採用直立式梅花或井式等,庫溫保持在0—1℃,空氣相對溫度保持在90%以上。
生產記錄要求:如實記錄生產投入品,特別是化肥、農藥的名稱、來源、用法、用量和使用、停用的日期;收穫日期;質量檢測情況;銷售情況。生產記錄應當保存兩年。
- 產品質量安全規定
喀拉布拉蘋果嚴格按《無公害食品蘋果》(NY5011—2001)標準的安全要求生產。
專用標誌使用
該規定地域範圍內的喀拉布拉蘋果農產品生產經營者,在產品或包裝上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須向喀拉布拉鎮企業管理站提出申請,按照相關要求規範生產和使用標誌,統一採用產品名稱和產品地理標誌公共標識相結合的標識標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