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五歲的敏妮,是個嘰嘰咕咕說個不停的女孩子,她的母親常為此生氣,但作為父親的“我”,卻喜歡跟她熱鬧地談話。
一天,“我”正在寫一部小說的第十七章,小敏妮跑進來問這問那,“我”只好敷衍幾句後讓她出去玩。但是她還是坐在“我”的腳邊自己玩起來。“我”專心地寫小說的第十七章,正寫到緊張處,小敏妮突然跑到視窗大聲喊道“一個喀布爾人!一個喀布爾人!”這時那個穿著寬大的污穢的服裝的喀布爾人回過身來抬頭看著敏妮,然後來到“我”家,小敏妮卻害怕地躲起來了,因為她看到喀布爾人背著一個大口袋,認為那是裝小孩的,原來這個阿富汗的喀布爾人是個小販。臨出門時,他要求見見敏妮,並給了敏妮好多乾果和葡萄乾,可敏妮更懼怕他了。
可是,幾天后的一個早晨,“我”突然發現敏妮同那個喀布爾人坐在門口的長凳子上又說又笑,兩人成了好朋友。敏妮的母親是個膽小的人,對這個喀布爾人充滿了疑慮,怕把小敏妮給拐跑了。但“我”想這種事多半是不會發生的。這個名叫拉曼的喀布爾人,每年一月中旬總要回國一趟。這次就在他決定動身的前幾天,警察卻把他抓走了。因為他用刀把一個欠了他的錢而又不認賬的人刺傷了。他被判了幾年徒刑。
時間一長,人們都把這個喀布爾人忘卻了,小敏妮也忘了她的這位老朋友。一年一年過去,敏妮要出嫁了。一天,“我”正在書房裡查帳目,突然那個喀布爾人進來了。他剛從監獄放出來,“我”跟他說這兒正在辦喜事,讓他過幾天再來。他正要走,卻又遲疑地說想見見小敏妮,而且他又像以前那樣給小敏妮帶來一些吃的東西。“我”接過這些東西,準備給他錢。他卻說:“您是很仁慈的,先生!永遠記住我,但不要給我錢——您有一個小姑娘,我家裡也有一個像她那么大的小姑娘。我正想她,就帶點果子給您的孩子——不是賺錢來的。”說到這裡,他掏出一張印有他女兒小手印的紙。每年他到國外賣貨時,這小手印都是印在他心上的。我把敏妮叫出來。一幅新娘子打扮的小敏妮,見到這個喀布爾人時,羞怯地低下了頭。喀布爾人十分感嘆,八年了,他自己的女兒發生了什麼變化呢!“我”拿出一張鈔票,遞給拉曼,說:“回到你的家鄉,你的女兒那裡去吧,拉曼,願你們重逢的快樂給我的孩子帶來幸運!”
人物介紹
拉曼是小說中的主人公。他是以肩挑為生、遠走異國他鄉的下層窮苦人。他性格直率、心地善良、待人忠厚,社會地位卑賤,一生過著顛沛流離、受人歧視和凌辱的生活。他熱愛家鄉,熱愛自己的子女,但迫於生計,不得不遠離家鄉去叫賣。在印度,熱情、誠摯的拉曼與五歲的印度小姑娘敏妮交上了朋友。他對敏妮的深情厚意,寄託了對自己女兒的真摯感情。有一次,一個街坊買了拉曼的圍巾不認帳,反誣他坑人,拉曼在與其爭吵中誤傷了對方,被關進監獄。拉曼從不屈從於強暴,他在盛怒之下,敢罵警察和仇人,表現了他那嫉惡如仇的高尚品質。八年的監獄生活,並未使他忘記小敏妮。幾年前敏妮的形象在他眼前閃動著。對敏妮真摯的感情驅使他出獄後立即去看敏妮。禮品雖薄(只是一點杏仁和葡萄乾),但情深意長。當他將“禮物”交給孩子的主人時,說:“先生,我帶了這點東西來,送給那小人兒,您可以替我交給她嗎?”充分揭示出拉曼對小友的深情厚意,同時也映襯出對家鄉、對獨生女的更深沉的思念。
敏妮是小說中的重要人物。她是一個天性活潑、親切可愛、善於思考而又好問的聰明機靈的小姑娘。她好幻想第一次看到喀布爾人拉曼的時候,就想像他的口袋裡裝的是象她一般大小的兩三個孩子。她天真無邪、幼稚可愛。當拉曼把她母親的八個安那銀角送給她時,敏妮不加考慮地接了過去。當父親責問她時,她卻高興地說:“喀布爾人給我的”。她相信拉曼,只要是他說的,她全信。敏妮沒有絲毫的種族歧視和偏見。如果說第一次與拉曼相見時,表現出某些疑懼,那是社會環境給她幼小心靈留下的烙印。
作品鑑賞
主題思想
《喀布爾人》發表於英國殖民主義者在印度進行殘酷統治的年代。它通過不同國度、不同民族和不同社會地位的一老一小不尋常的交往,讚頌了普通人之間真摯深厚的友情,反映了被壓迫人民的艱辛生活以及他們善良樸實的優美品德。泰戈爾在該小說中,表達了自己的人道主義理想以及人與人之間溝通心靈的美好願望。他描寫喀布爾人拉曼,就是為了打破印度人對一般阿富汗小販的成見,透過山民粗魯的外表,展示他那顆善良、慈愛的心。小說對喀布爾人同敏妮之間的友情刻劃得簡練而細膩,通過這一描寫揭示了喀布爾人拉曼對故國遙遠山村里自己女兒的那種深摯的愛。
藝術特色
泰戈爾在寫《喀布爾人》時,使用一種既樸實無華,又抒情色彩較濃的筆調,因此讀起來像一首詩。小說無論在情節開展、人物塑造和細節描寫等方面都是獨具匠心的,因而產生了激動人心的藝術效果。
藝術結構
《喀布爾人》譯成中文只有六千字,沒有曲折的情節,也沒有瑰麗的辭藻,卻蘊含著強烈的藝術力量。這是一篇較能代表泰戈爾的短篇小說藝術風格的作品。印度學者納拉萬在《泰戈爾評傳》中說:“泰戈爾寫的兩百多個短篇小說中,有大約二十篇堪稱五光十色的明珠。”《喀布爾人》就是這二十篇中膾炙人口的篇章之一。納拉萬認為:“這些作品構思巧妙,人物刻畫生動,真實可信。……有時,人與人之間的微妙關係頓然而現,啟發了人們的良知。”說及泰戈爾短篇小說的這些特點時,納拉萬就著重舉了《喀布爾人》為例。《喀布爾人》的結構單純,正如中國學者季羨林評述泰戈爾的短篇小說所具有的特點:“故事情節的開展仿佛是行雲流水,舒捲自如,渾然天成,一點也看不出匠心經營的痕跡但是給人的印象卻是均衡勻稱,完美無缺。”《喀布爾人》也是如此。
情節開展
《喀布爾人》的故事情節是圍繞著一個到印度來做生意的喀布爾人拉曼和印度小姑娘敏妮之間逐漸深化的友誼展開的。它的突出的特點是含蓄、委婉,給人以懸念。全篇運用奇妙的戲劇性手法,正面描寫了拉曼和敏妮的4次相見,層層遞進,引人入勝。
第一次,通過拉曼的“特殊”舉動和敏妮的疑懼心理,造成一種迷惑感,從而使人急於了解它的後果。第二次,描寫敏妮在拉曼的關懷下消除疑懼,與拉曼建立了親密的友誼。然而拉曼的一些表現卻引起了“我”的關注,特別是“我”的妻子的懷疑:這個喀布爾人為什麼多次主動地贈送果品給敏妮?又為什麼把“我”給他的“八安那銀角”退了回來?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這就進一步造成了懸念。第三次相見是在拉曼被警察逮捕路經“我”家門前的時候。此時拉曼正滿懷憤怒地“亂罵他的敵人”,可是當他聽到敏妮的呼叫聲,卻怒容頓釋,與他的小朋友親切地說起往日的“俏皮話”來。拉曼在失去自由的情況下,仍然對敏妮懷著如此深沉的柔情,究竟是為什麼?至此,已經形成了的懸念又得到了強化。第四次相見是在8年之後拉曼刑滿出獄、敏妮正做嫁娘之時。這次會面是小說情節發展的高潮,也是作者描寫得精彩之處。拉曼此刻儘管已經一貧如洗,身無半文,卻想方設法從鄉親那裡弄到了“一點杏仁、葡萄乾和葡萄”來探望他久別的小朋友敏妮,情重意濃,感人至深。拉曼的這種“特殊”的感情到底從何而發…….待讀到最後,聽了他本人的解釋時,重重的疑團傾刻消解,崇敬之情也便油然而生。拉曼對“我”的一段內心直白是:“您有一個小姑娘;在我家裡也有一個像她那么大的小姑娘。我想到她,就帶點果子給您的孩子——不是想賺錢的。”這真摯的發自肺腑的語言,令人為之激動和讚嘆。特別是當他從懷裡“掏出一張又小又髒的紙”,小心翼翼地展示出他女兒的“墨跡模糊的小手印”時,讓人心潮洶湧、熱淚盈眶。在這裡,一個敦厚善良、樸實可愛的喀布爾人的鮮明形象站立在人們面前。他為生活奔波而又時刻思念愛女的慈父之心喚起人們的同情和共鳴。
小說的情節發展似在意料之外,實在情理之中。作者採用這種先結後解的表現手法並不是故弄玄虛,而是為了引導讀者逐步深入地探尋和發現主人公的精神世界,更好地表現作品的主題。
人物塑造
小說不僅故事情節迭宕起伏、生動感人,在人物塑造上也是經過精心雕琢而別具一格的。作品中共描寫了4個人物:喀布爾人拉曼和小姑娘敏妮,“我”和“我”的妻子。其中,主人公拉曼是作者著意刻畫的人物形象。拉曼是一個窮苦的喀布爾山民,貧困的生活處境使他遠離家鄉到印度來做小商販。他為人正直、善良,具有山民特有的強悍、莽撞的特點。拉曼對親人、朋友和被壓迫者充滿深厚的愛,而對殖民主義者、反動統治階級則充滿強烈的恨。他不滿黑暗現實,時時準備反抗;即或被戴上了手銬,也恨不能要“揍那個老公公”。在小說中,作者是以讚賞和同情的態度來描寫他的主人公的,在拉曼身上寄託了美好的生活理想和願望。
拉曼的小朋友敏妮是一個天真活潑、聰明伶俐的女孩,她是幸福、純潔和愛的化身。小敏妮整天在無憂無慮中生活,“沒有一分鐘是在沉默中度過的”;她不知道人世間有什麼痛苦和憂傷。可是當她發現她的大朋友手被銬、失去了人身自由時,笑容馬上消失了,幼小的心靈上籠罩了暗影。這裡,敏妮的天真可愛同拉曼的敦厚善良是相互映襯的,對照之下更突現了主人公拉曼的性格。
小說的敘述者“我”是一個正直、善良的資產階級知識分子,一個具有民主傾向的進步作家。他是喀布爾人拉曼和自己女兒敏妮之間友誼形成過程的見證人;儘管在開始時他也不無懷疑,但經過細心的觀察,終於成為他們密切交往的熱情支持者。小說通過“我”的娓娓動人的敘述和熾烈的感情抒發,表達了對殖民統治下奔波勞碌的被壓迫者的深切同情,以及對現實社會的憤懣和不平。
“我”的妻子是一個柔順而膽小的婦女。她深深愛自己的小女兒,唯恐陌生人會給她帶來什麼不幸。她的憂心忡忡有深刻的社會根源,是在長期的複雜社會生活中體驗出來的。小說正是通過她的疑慮,側面描寫了殖民統治下不安定的現實,並從反面烘託了喀布爾人拉曼的善良,憨直的品格。
小說中所刻畫的這4個人物各有其不同的個性特徵,而最鮮明生動的卻是喀布爾人拉曼,這一形象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細節描寫
泰戈爾的短篇小說善於通過細節描寫來開展情節、刻畫人物,而《喀布爾人》中的細節描寫尤為精彩。比如拉曼的口袋;他送給敏妮的葡萄乾、果品;他與敏妮之間關於“公公”的雙關語的使用等等,在揭示人物性格和突現主題方面都起了重要的作用。
拉曼頭幾回出場時,始終背著一個大口袋,這即是他所從事的職業的標記,也是他與小敏妮交往的一種“聯繫物”。敏妮第一次看到這個口袋時心裡是懷疑恐懼的,想像其中“也許有兩三個和她一樣的孩子”。再次會面時,氣氛就完全改變了,口袋成了他們相互開玩笑、說“俏皮話”的有趣話題。然而,8年之後拉曼出獄時情況就不同了:“他沒有帶著口袋,……也失去了他從前的那種生氣”,從中反映了統治者對善良的勞動民眾的殘酷迫害。
拉曼第二次與敏妮見面時所用的“公公”一語,包括兩種含義:一是指姑娘出嫁後的公婆家;一是監獄的別稱,也用以指代統治者。小說中關於“公公”的話題貫穿於拉曼和敏妮日後的生活和命運中:曾幾何時,多少年前還不懂得“公公”為何意的小敏妮已經做了新娘,正準備到“公公”家去;而當年同小敏妮開玩笑時揮舞著拳頭說“我要揍我的公公”的拉曼卻真的坐了監牢。這一細節是符合當時的生活邏輯的。
拉曼獲釋後,懷著往昔的心情去探望他的小朋友敏妮時,依然用了“公公”的話,可此時此刻的敏妮已經長大,並正要出嫁,她“再不能像以前那樣地回答他”;隨著日月的推移,拉曼也“不能重溫他們過去的友誼了”。這種悲涼的生活變故,更有力地反襯出拉曼被投入獄中,遠離家鄉、遠離自己親人處境的悽慘和可憐。作者通過這一系列含蓄而巧妙的細節描寫,增強了小說的藝術表現力。
作品影響
1912年,泰戈爾訪問英國時,首先使英國文壇轟動的就是短篇小說《喀布爾人》和某些詩集的英譯本。《喀布爾人》的中譯本截至1997年已達八種之多。
出版信息
《喀布爾人》於1892年首次出版。早在1917年,《喀布爾人》就譯成中文,題名為《賣果者言》刊於《婦女雜誌》三卷七期上,譯者是天風和無我。此後又有多種譯文:鄧渲存的譯文,題名是《為什麼》,1921年1月刊於《新人》七、八期合刊;錢江春的譯文,題為《喀布爾人》,1923年7月發表於《東方雜誌》二十卷十四期;朱枕薪的譯文,題為《賣果人》,1923年9月發表於《小說月報》十四卷九期;張文譯文,題為《喀布爾人》,1948年9月發表於《東方雜誌》四十四卷九期。解放後又有謝冰心的譯文,1961年收入《泰戈爾作品集》第三集。
作者簡介
泰戈爾,全名拉賓德拉納特·泰戈爾(Rabindranath Tagore,1861—1941),印度近代孟加拉語詩人。出生於加爾各答一個地主兼商人家庭。他1878年赴英留學,先學法律,後改學英國文學和西方音樂。1880年回印度,除當梵社秘書和經管田產外,主要從事文藝創作。1901年創辦一所傳統道學院式的學校,後發展成國際大學。1905年投身民族解放運動,不久因與極端派意見不合而退出運動,悉心創作。1912年起遊歷了歐、亞、美許多國家,發表演講,闡述社會政治、哲學和文藝思想。1913年獲
諾貝爾文學獎。泰戈爾首先以詩聞名,一生出版詩集50部,共1000多首詩。此外,泰戈爾還創作了2000多首歌曲,100多篇短篇小說,12部中長篇小說,40餘部劇本,2500幅繪畫,還有許多有關政治、哲學、文藝的論著,顯示了多方面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