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發精選紐伯瑞大獎少年小說:月夜仙蹤

啟發精選紐伯瑞大獎少年小說:月夜仙蹤

小女孩敏俐和父母住在貧瘠的無果山村。每天晚餐時,父親都會給敏俐講各種各樣的故事。傳說中,悲痛的翡翠龍讓無果山寸草不生;想方設法攀權附貴的虎縣令既貪婪又殘酷;住在無窮山的月下老人擁有一本《生死簿》,可以改變每個人的命運。敏俐受這些故事的啟發,想去尋找月下老人,改變自己和家人的命運。一條金魚告訴了敏俐前往無窮山的路,從此她展開了一趟奇異的旅程。她一路上遇見了各種人物和神奇生物,包括不會飛的祥龍、跟織女是好朋友的牧童、明月光城的郡王、尋找龍門的橘色大魚、發明龍井茶的村莊、砍伐桂樹的吳剛……敏俐一路冒險,一路收穫了更多故事,這些故事為她提供了更多奇妙的線索,讓她的追尋之旅愈加豐富曲折、更加發人深省。 這本被美國讀者和書評界譽為亞洲版《綠野仙蹤》的小說《月夜仙蹤》,通過精彩的故事與精美的插圖,林佩思讓讀者體會到貪婪的邪惡、親情和友誼的溫暖,以及感恩的喜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啟發精選紐伯瑞大獎少年小說:月夜仙蹤
  • 外文名:Where the Mountain Meets the Moon
  • 作者:林珮思
  •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 頁數:235頁
  • 開本:32
  • 譯者:張子樟
  • 出版日期:2014年8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54510735
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無果山的故事
第二章
第三章
月下老人的故事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祥龍的故事
第十二章
金魚販的故事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快樂箋的故事
第十六章
龍門的故事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牧童朋友的故事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月下老人的故事
--不為人知的部分
第二十四章
一條命運線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小女孩告訴綠虎的故事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月雨村的故事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六章
綠虎和茶的故事
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八章
大阿福祖先的故事
第三十九章
第四十章
龍與珍珠的故事
第四十一章
第四十二章
吳剛的故事
第四十三章
第四十四章
母親講的故事
第四十五章
第四十六章
第四十七章
第四十八章
後記
主要參考書目

後記

十一歲之前,我對自己的華裔血統毫不在乎。我那聰明的母親知道,任何一種強迫性的文化灌輸都會導致自卑的心態。於是她悄悄地將六七本中國民間傳說、神仙故事書放在書架上。我忍不住抽出一本新書,非常安靜地讀起來。
起初,我相當失望。由中文轉譯的英文大大削弱了故事性,有時還粗糙、艱澀得令人難以理解。書中幾乎讀不到任何細節,平淡無趣的插畫頂多只能用“未臻成熟”來形容。
慢慢地,我忽略了這些缺點。即使不盡如人意,那些永恆的故事仍保有它們的魅力——我也會把我想像到的細節加入到故事裡。我的想像力超越了朝代更迭和史實元素,我用自己的畫作和想像,層層疊疊地填滿了這些故事。
時光荏苒,我嘗試擁抱自己的根。我先後去了中國內地、台灣和香港等地,讓自己浸潤在廣袤的土地里。我曾閱讀和想像的故事,似乎又一一活了過來。但是這些故事和中國人所接受的傳統模式有所出入,因為它們帶有許多我個人的、亞裔美國人的情感與想像。我發現我相當喜愛中國人使用同音異義字、一語雙關的傳統,只不過我改而使用英文聯想。許多隻以一句話描述的民間傳說,我為之虛構出故事情節;單調平板的神話人物,我為他們創造出身世緣由;我還將一個脫離現實文化束縛的中國小女孩,想像成一位生氣勃勃的女主角。
而這些,就構成了《月夜仙蹤》的故事框架和角色設定。這本奇幻小說的靈感,來自於在我青少年時期令我著迷的中國民間傳說,以及在成年時期深深吸引我的中國大地和中華文化。希望這本書對讀者來說,也具有同樣的神奇魔力。

序言

看見夢幻不是空洞的浪漫,夢幻是可以讓生活成為童話的。
文學的閱讀、文學的生活,讓人不捨得離開。
它們成了一個人日常生活外的另一種生活,因而也成了日常生活里的一種生活。
我們就這樣既是在文學的外面,也是在文學的裡面:我們想念著文學的裡面,也回響著文學的外面;我們說著文學裡面的故事給文學外面的人聽,文學裡面的快樂和感動就成為文學外面的日子的部分。
這樣活著,珍貴的生命多了豐富,感覺的位置也不是在低處了。
我們在高處站立。
我們看望得很遠。
文學就是這么好的一種東西。
所以文學是必須擱在童年面前的:童年必須經常地在文學中。
這不是一件需要舉行啟動儀式的事。
它越是最簡單地開始,越是能最真實地進行。它越是不隆重地被捧在手裡了,它就越是在真的接近隆重。
這么說的時候,我就又想起那本法國小說里的少年,他十四歲,叫揚內茨,是波蘭人。波蘭被納粹德國占領了,他住在父親為他挖的三米深四米寬的洞裡,洞在森林裡,他的父親已經戰死。不遠處的公路上有德國人的巡邏車和子彈,可是他卻從洞裡走出來走到另外一個洞裡去。那裡聚集著二十幾個游擊隊員,很多都是年輕的大學生。他們有的是走了十幾公里的危險道路而來,他們擠在這洞裡,聆聽一種聲音,這種聲音就是音樂。他們聆聽蕭邦的鋼琴曲,它正從一張唱片裡放出來。然後聆聽一個人朗讀童話,童話的名字叫《山丘小故事》,是英國的吉卜林為孩子們寫的。
在這個藏身躲命的洞裡,音樂和童話是如此隆重!
年少的孩子、游擊隊員和年輕的大學生們如此隆重。
因為他們小的時候,這樣的聆聽和閱讀是日常的,所有的盼望都來自記憶。有了體面的習慣的人,甚至會在艱難的呻吟里把隆重安排好。這個十四歲的少年和那些游擊隊員們,後來解放了祖國。
我把這一些話擱在我們的這一套完美的兒童文學書籍的前面。
這是我對文學的獻辭。
我對閱讀的獻辭。
我對童年的獻辭。
我對紐伯瑞的獻辭。
這位叫紐伯瑞的英國人,是人類最早的為兒童寫書,設計書,出版書的人。他是一個讓兒童的閱讀快樂著蕩漾起來的人。他的生命、他的實業和事業、他的人格名聲、他身後的一切,也都在童書和童年的快樂里蕩漾。這個傑出的人,在這個非常有重量的兒童文學獎里,一直燦爛了!這么多年來,當那些手裡拿著選票的人,把它投給一本書的時候,心裡都會珍重地掂量掂量,它會影響燦爛嗎?
紐伯瑞獎,盛放進它的獎里的一本本給孩子們的書,於是也就燦爛了。很多年都燦爛。我們把這些燦爛都捧到手裡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