啖姓

”啖“姓共有兩個來源,第一個來源就是來源於羌族,第二個來源是來源於子姓,關於此姓的歷史名人就是唐朝的經學家啖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
  • 源地羌族
  • 讀音:tán
  • 源於:子姓
讀音,姓氏淵源,歷史名人,

讀音

[啖、淡,讀音作tán(ㄊㄢˊ),不可讀作dàn(ㄉㄢˋ)]
啖姓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羌族,出自羌族分支古西南夷賨族,屬於以部族稱謂為氏。賨族,又稱寅人,就是古稱的板盾蠻,是羌族的一支,在唐朝時期稱為“南平僚”,宋朝時期則稱“渝州蠻”。“啖”,就是賨族人中古老的部族之一啖部,是漁獵部落,“燎獵為食,因稱啖部”,即以篝火燒烤獵物為食,沒有缽鍋。族人以部族稱謂為姓氏,稱啖氏。今重慶地區的縉雲山,在遠古時代叫做巴山。巴山地區居住著兩個勤勞而善良的土著氏族,一個是巴族,另一個就是賨族。據傳說,在上古時期,軒轅黃帝在打敗了炎帝,統一了中原以後,大封功臣,把一個掌管驅疫、驅鬼的臣子封為夏官,並賜他到縉雲山一帶居住,還賜了一個姓氏,就叫縉雲氏。唐、宋朝以後,濮族與巴族、賨族融合成“僚族”。在明朝萬曆年間以後,川南的濮人也都被改稱僚族了,所以,後來的史學家就把僚族視作為濮族的延續。
歷史上的賨族,曾與中國西南地區的蜀族、彝族、滇族、昆明族等世代友善相處,是個愛和平、講道義的民族,卻屢次遭到外族的傷害,最終乃至族人分散遷徙到各地,歸於消亡。
第二個淵源
源於子姓,出自周武王給殷帝乙長子微子啟後代的封地,屬於以國名字訛為氏。遠祖始於戰國時期,商帝乙的長子微子啟,是商紂王的哥哥,他看到紂王十分無道,屢次規勸他,紂王十分惱怒,但是又不好殺自己哥哥,於是就不聽勸諫。微子啟沒有辦法,只好把商朝祖先的牌位全部帶走,離開了商紂王。這就是著名的“微子去殷”的故事。據史籍《姓苑》記載,上古周武王姬發攻滅商紂建立周王朝後,追念先聖先王的功德,微子啟得到了優厚的待遇。周武王封殷帝乙長子微子啟於宋邑,爵位是公爵。在微子啟的後代中,有人在春秋時期被封在郯邑(今山東臨沂郯城),子爵,建有郯國,因稱其為“郯君”、郯子,史稱“郯子國”。當時,郯子國的疆域包括沂河東岸從李莊到歸昌楊集,東面包括臨沭曹莊大興,以及贛榆部分、東海大部分、新浦部分地區,是“周五十里”的小國。郯子國弱小,周邊又有十個諸侯國,有鄟國、祝其國、莒國、向國、鄅國、魯國、鄫國、邳國、鐘吾國,其中的莒國、魯國、鄫國皆為一時強鄰大國,郯子國只能依附大國而生存,並不得不在戰國時期遷徙到沐陽地區,與滕國為鄰。郯子國傳國至第三十六代,在周威烈王姬午十二年(越王朱勾三十五年,公元前414年)著名的“越滅滕、郯之戰”中,最終被越國軍隊滅亡,其王族子孫以及部分國人遂以國名為姓氏,但改為談氏。
談氏一族中後有人在書寫姓氏時因字訛而成為淡氏、或啖氏,世代相傳至今。郯國故城於1997年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名人

啖 助:(公元724~770年),字叔佐,趙州人(今河北趙縣),後遷居關中。著名唐朝經學家,盛唐三賢之一。啖助學識淵博,對儒家經典造詣頗深。唐玄宗天寶末年,客居於江東。後來因中原地區發生了安祿山、史思明之亂,他再沒有回到關申故里。在江東,啖助以文學入仕,做過台州臨海縣尉、潤州丹陽主簿。任滿後,就在丹陽住了下來。他繼承了先儒那種安貧樂道的精神,雖窮居陋巷、粗衣蔬食,仍處之泰然。在這裡,他潛心於《春秋》學研究。他不滿意於前人對《春秋》的理解,認為前人“傳已互失經旨,注又不盡傳意,《春秋》之義幾乎泯滅”,於是發憤著述,“考核三傳,捨短取長,又集前賢注釋,亦以愚意裨補闕漏,商榷得失,研精宣暢,期於浹洽”,從唐肅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到唐朝宗大曆五年(公元770年),歷時十年,成《春秋集傳集注》。·之後,他又“撮其綱目,撰成《統例》三卷,以輔《集傳》,通經意焉。”
啖助於唐大曆五年(公元770年)去世,時年四十七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