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後湮。明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知縣王遷俊重築,“高數尺,周圍砌以磚石,四面方而三丈,”並建祠於台上,明末戰亂後,片瓦無存。清末,台基復湮,唯闊0.5米、高2米餘的《子路問津之處》碑碣尚存,現仍立於關津南首。而關津北首便是有名的關津渡口,系新蔡古志八景之一,系春秋乃至明清時期南北能通衢大道上的重要水陸碼頭。當時,每至日暮,商旅、車船雲集,渡口上下一片燈火,櫓棹嘩嘩,人聲鼎沸;集南有子路問津台遺址;渡口兩側,崗巒起伏,水流迴環,蘆葦叢生,巨柳成行。觀遺風之勝跡,閱山水之清秀,令人賞心悅目。今汝河裁彎改道,平橋飛架,渡口早廢。
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貫徹實施,為溝通與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的聯繫,中共新蔡縣委、縣人民政府正在籌建關津、練村兩碼頭,以充分發揮洪、汝河抵江達海的航運優勢,為振興新蔡經濟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