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學論道

問學論道

《問學論道》是2012年7月金城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季羨林、胡光利、姜永仁。該書作者在全面闡述學術理論的同時,還具體地介紹了治學方法和必備條件,具有極其普通的指導意義。

基本介紹

  • 書名:問學論道
  • 作者:季羨林、胡光利、姜永仁
  • ISBN:9787515504667
  • 頁數:220
  • 定價:32.80元
  • 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7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通過“治學生涯”、“上下求索”、“學術總結”等章節,可見季先生認真總結和汲取梁啓超、王國維、陳寅恪、胡適、湯用彤等人的治學精神、態度和方法,並且介紹了自己治學經驗和教訓,從而發前人未發之覆,創立了獨樹一幟的治學新觀點、新方法。尤其難能可貴的是,季先生站在21世紀的戰略高度,預言世界文化發展的新趨勢,提出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性。

作者簡介

季羨林,著名的古文字學家、歷史學家、東方學家、思想家、翻譯家、佛學家、作家。他精通12國語言。曾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南亞研究所所長。1911年8月6日出生於山東省清平縣(現併入臨清市)康莊鎮,2009年7月11日病逝於北京。他博古通今,被稱為“學界泰斗”。
1930年考入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1935年考取清華大學與德國的交換研究生,赴德國人哥廷根大學學習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羅文等。1941年獲哲學博士學位。1946年回國,任北京大學教授兼東方語言文學系主任。1956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1978年任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會科學院與北京大學合辦的南亞研究所所長等職。他先後擔任中國外國文學學會會長、中國南亞學會會長、中國民族古文字學會名譽會長、中國語言學會會長、中國外語教學研究會會長、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和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會長等。著作已經彙編成《季羨林文集》,共有24卷,內容包括印度古代語言、中印文化關係、印度歷史與文化、中國文化和東方文化、佛教、比較文學與民間文學、糖史、吐火羅文、散文、序跋以及梵文與其他語種文學作品的翻譯。
季羨林創建東方語文系,開拓了中國東方學學術園地。在佛典語言、中印文化關係史、佛教史、印度史、印度文學和比較文學等領域,創穫良多、著作等身,成為享譽海內外的東方學大師。

圖書目錄

自傳——代總序:季羨林
編者前言
治學生涯
一 發軔階段
二 負笈德意志
三 回到祖國
上下求索
一 陳寅恪先生的道德文章
二 朱光潛先生的為人與為學
三 湯用彤先生的為人與為學
四 胡適先生的學術成就和治學方法
五 關於考證
六 關於義理、文章與考證
七 從巨觀上看中國文化
八 21世紀:東西方文化的轉折點
九 再談東方文化
十“天人合一”新解
十一 關於“天人合一”思想的再思考
十二 漫談東西文化
十三 國學漫談
十四 略說中國傳統文化及其特點
十五 中國文化發展戰略問題
十六 正確評價和深入研究東方文學
十七 關於中國美學的一點斷想——為老友王元化教授八秩華誕壽
十八 門外中外文論絮語
十九 漫談散文
二十 歷史研究斷想
二十一 大學外國語教學法芻議
二十二 漢語與外語
學術總結
一 我的學術研究的特點
二 我的研究範圍
三 學術研究發展的軌跡——由考證到兼顧義理
四 我的義理
五 一些具體的想法
六 重視文化交流
七 佛教梵語研究
八 吐火羅文
九《糖史》
十 抓住一個問題終生不放
十一 蒐集資料必須有竭澤而漁的氣魄
十二 我的考證
十三 學術良心或學術道德
十四 勤奮、天才(才能)與機遇
十五 對待不同意見的態度
十六 必須中西兼通,中外結合,地上文獻與地下考古資料相結合
十七 研究、創作與翻譯並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