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國學記》是唐代舒元輿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問國學記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體裁:散文
- 作者:舒元輿
- 作品出處:《全唐文》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問國學記
先王建太學法,以教國胄子,欲毆人歸義府也。故設官區掌,嚴大其事,明公侯卿大夫必由是而出。元輿既求售藝於闕下,謂今之太學,猶古之太學,將欲觀焉。以自為下士小儒,未嘗睹天子庠序,欲往時,先三日齋沐而後行。行及門下,脫蓋下車,循牆而趨。請於謁者曰:“吾欲觀禮於太學,將每事問之於子可乎?”謁者許諾,遂前導之。初過於朱門,門闔沉沉。問,曰:“此魯聖人之宮也。”遂拜之。次至於西,有高門,門中有廈屋。問之,曰:“此論堂也。”子愧非鴻學方論,不敢入。導者曰:“此無人,乃虛堂爾。”予惑之,遂入。見庭廣數畝,盡懇為圃矣。心益惑,復問導者曰:“此老圃所宅,子安得欺我耶?”導者曰: “此積年無儒論,故庭化為廢地,久為官於此者圃之,非圃所宅也。”循廊升堂,堂中無機榻,有苔草沒地。予立其上,悽慘滿眼,大不稱向之意。復為導者引,又至一門。問之,曰:“此國子館也。”入其門,其庭其堂,如入論堂。俄又歷至三館門,問之,曰:“廣文也,大學也,四門也。”入其門,其庭其堂如國子,其生徒去聖人之奧,如堂館之蕪。
嗟乎!詩、書、禮、樂,國之洪源也。浚其源,天下可以光潤;窒其源,天下為之憔悴。故唐堯知其如此,亦先命廷臣典三禮,教胄乎,誕敷文德於天下,天下之屋皆可封。及夏殷時,其孟也則必能浚之,其季也則皆自窒之。自室之時,則天下之屋皆可誅。至周室有文、武、周公,勃焉而作,復唐虞之道,行五六百年而付仲尼。尼承之,孜孜日夜,席不暇暖,祖述之,憲章之,發揮於鄒魯,恢張於洙泗。上磨躪三光,下垂之無窮。其徒有入室者、升堂者、及門者,散滿天下。雖丁周季,而天下奸臣賊子猶解,曰:“周孔之教,不敢妄動。”以此則文之教,豈可須臾弛耶!至嬴政犯之,窒其源,源未絕而已自絕於天下矣。漢初才息干戈,復浚其源,而伏生、公孫弘、倪寬、卜式之徒,並出維持戰爭之。漢二百年間,無所失墜,皆周公、仲尼之力也。國家用干戈取天下,其道正於漢氏。及辟儒宮,立素王祠,設學官,命生徒,崇盛館宇,固亦不下漢氏。然自寇生幽陵,軍旅之事,始勝俎豆。故太學之道,不得不衰涼。
今皇帝傳大寶七祀,生獻吳濞蜀禪於邸廟,梟夏逆首,殛潞奸帥,拔魏世家,比用兩階之舞,可謂至矣。今溟澥無揚波,兵器可以蒙之虎皮矣,乃大修周公、仲尼之道之時也。而太學且猶衰涼之若此,豈非有司之不供職耶?群公卿士之不留意耶?不然,何使巍巍國庠,寂寞不聞回也賜也說繹道義之聲?雖館宇雲合,鞠為荒圃,可謂大國設虛以自欺也,愚甚不取。且懼周公、仲尼之道,沒墜於泉。遂記其所荒之大略,以諭有司。
作者簡介
舒元輿(789—835),婺州東陽(今屬浙江)人。唐憲宗元和八年(818)進士。大和初年(827)入朝為監察御史,遷刑部員外郎。後官至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與李訓同為相。因密謀剷除專權的宦官,事泄後為宦官仇士良所害並族誅。舒元輿素有文名,其《牡丹賦》及《悲剡溪古藤文》頗為士林傳誦。他的記述雜文夾敘夾議,形象性較強,很有特色。《新唐書·藝文志》著錄有《舒元輿集》一卷,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