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兩句詞出自之際著名文學家元好問的《摸魚兒·雁丘詞》一詞中的“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基本介紹

作者介紹,作品原文,全詩意譯,作品賞析,

作者介紹

元好問,字裕之,山西秀容(今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區)韓岩村人。因曾在忻州境內的遺山讀書,故號遺山,世稱遺山先生。生於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年)七月初八,卒於元憲宗蒙哥七年(1257年)九月初四日。他是700多年前我國金朝最有成就的作家和歷史學家,一代文宗,是宋金對峙時期北方文學的主要代表,又是金元之際在文學上承前啟後的橋樑。曾有人讚嘆說:唐有李杜,宋有三蘇,而金元,只有元好問一人,他是金末元初的文民束和壇盟主。迄今流傳下來元好問的作品的有:詩1380餘首,詞380餘首,散曲6首,散文250餘篇,小說《續夷堅志》4卷202篇,《中州集》10 卷,《唐詩鼓吹》10卷。另有已兵夜閥經散佚的著作多種:《錦機》、《東坡詩雅》、《杜詩學》、《詩文自警》、《壬辰雜編》、《金朝君臣言行錄》、《南冠錄》、《集驗方》、《故物譜》等。 元好問野史亭最大的成果是,終於收集、整理、編輯成了《壬辰雜編》,共100多萬字。
元好問墓位於忻州市忻府區城南10里的韓岩村北,現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元代,因葬時墓前築土5方,每方高5丈,張幕畫花為記,故又名五花墳。
遺山祠位於忻州市忻府區秀容古城內南北大街,是為紀念元好問先生而修建的,祠堂始建於元末至正十三年,是後人憑弔先賢之所在,是文化傳承之象徵

作品原文

摸魚兒·雁丘詞
【序】泰和五年乙丑歲,赴試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日獲一雁,殺之矣。其脫網者悲鳴不能去,竟自投於地而死”。予因買得之,葬之汾水之上,累石而識,號曰雁丘。時同行者多為賦詩,予亦有《雁丘詞》。舊所作無宮商,今改定之。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閥習市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痴兒女。君應有語,渺萬裡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
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

全詩意譯

敢問世間情是何物?竟能讓人付之死生!冬去春來,情便無限,翅已先老。相守越是歡樂,相離就越是悽苦,但世間仍有痴男怨女沉醉其中。告訴我!層雲延萬里、暮雪覆千山,形蘭慨恥單影只,今後該往何處去?
舊路可見,而當年鼓樂繁華無存。瓦礫荒煙,曾經破秦平楚之地,今日也不過如此!英魂與豪情何在?山風與苦雨狂鳴。天妒真情,不必信我,且看當年鶯歌燕舞,今日已然化塵入土。悠悠千載無解,但憑詩人詠嘆。我亦無能,只醉酒高店凳匙轎歌,縱情憑弔。

作品賞析

太和五年,作者去并州參加科舉考試。因為出身名門,所以他自小一直受到良好的教育,很早便顯露出文學才華。8歲時,因做詩而獲得“神童”的美譽。雖然文采出眾,但是官運催糠協乃艱澀,多次參加科舉也未中選。
這次他再一次參加科考,在赴試途中遇到一個獵人。這個獵人將一對在天空翱翔的大雁射下一隻,另一隻在空中盤旋哀鳴,確信伴侶已死,便也頭朝地撞死。
大雁的情誼深深打動了作者,於是便有了這首詞。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在詞的開篇,作者開門見山,直接發問:問“世間”情是什麼?由此可以看出大雁殉情對作者的強烈震撼,並通過作者將震撼傳遞給讀者,使讀者產生強烈的共鳴。此問又把對大雁的感慨,廣義地推及世間萬物,當然也包括人類。情至極處,“生死相許”,這該是何等的深情!
“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作者設問以後,繼續抒發自己的情感。是啊,多少年雙棲雙飛,歷經“天南地北”;多少年相依為命,共度“幾回寒暑”,情深深意切切,從來也沒有什麼力量可以把它們分開。
“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痴兒女。”在共同的生活中,有團聚的歡樂,也有離別的痛苦。可無論團聚還是離別,都會使情感進一步加深。就像人間的一對痴男怨女,團聚時柔情似水,離別時刻骨銘心。
“君應有語,渺萬裡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而如今,愛侶已逝。望天空,雲霧層層;看身下,白雪皚皚;想未來,形單影隻,再無愛侶牽手共度。今後,誰能在悽苦的寒夜,一同相偎相依?誰能在寂寞的漫漫長路,一起呢喃低語?與其孤獨苟活,不如一同離開這個冷漠的人世,西行路上也好一路相隨。
“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詞的下闋,作者首先描寫周圍景色。大雁被射死的地方,是漢武帝曾經來過的橫汾路,當時車水馬龍,簫喧鼓鬧;而如今,“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荒煙平林,一派蕭索,更加使人感到大雁殉情的淒烈。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漏盛暗啼風雨。”即使用悲惋的楚辭招魂,死去的大雁也不能復生,山鬼在風雨中枉自哀啼。在這裡,作者為我們展現了一個悲劇的情景:兩隻死去的大雁躺在寂寞的原野上,遠處枯藤老樹旁荒煙瀰漫,是誰唱起了招魂的楚歌?淒風冷雨中,依稀有山鬼相和。
“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作者認為,大雁因殉情而死,情感真摯境界彌高,上天也會嫉妒,所以不能像鶯、燕那樣死葬黃土,不為人知。
“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為了能使大雁的美名流芳“千秋萬古”,被後人在飲酒時歌詠傳頌,作者從獵人手中把一雙大雁買下,葬在這個當年簫鼓聲聲的橫汾路,為其墳墓取名“雁丘”,供一切重感情的人前來憑弔。
元好問也是一個性情中人,這首詞《摸魚兒》緊緊圍繞一個“情”字,婉約悽惻,表達了他對殉情者的哀思,對至情至愛的謳歌。
大雁的情誼深深打動了作者,於是便有了這首詞。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在詞的開篇,作者開門見山,直接發問:問“世間”情是什麼?由此可以看出大雁殉情對作者的強烈震撼,並通過作者將震撼傳遞給讀者,使讀者產生強烈的共鳴。此問又把對大雁的感慨,廣義地推及世間萬物,當然也包括人類。情至極處,“生死相許”,這該是何等的深情!
“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作者設問以後,繼續抒發自己的情感。是啊,多少年雙棲雙飛,歷經“天南地北”;多少年相依為命,共度“幾回寒暑”,情深深意切切,從來也沒有什麼力量可以把它們分開。
“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痴兒女。”在共同的生活中,有團聚的歡樂,也有離別的痛苦。可無論團聚還是離別,都會使情感進一步加深。就像人間的一對痴男怨女,團聚時柔情似水,離別時刻骨銘心。
“君應有語,渺萬裡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而如今,愛侶已逝。望天空,雲霧層層;看身下,白雪皚皚;想未來,形單影隻,再無愛侶牽手共度。今後,誰能在悽苦的寒夜,一同相偎相依?誰能在寂寞的漫漫長路,一起呢喃低語?與其孤獨苟活,不如一同離開這個冷漠的人世,西行路上也好一路相隨。
“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詞的下闋,作者首先描寫周圍景色。大雁被射死的地方,是漢武帝曾經來過的橫汾路,當時車水馬龍,簫喧鼓鬧;而如今,“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荒煙平林,一派蕭索,更加使人感到大雁殉情的淒烈。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即使用悲惋的楚辭招魂,死去的大雁也不能復生,山鬼在風雨中枉自哀啼。在這裡,作者為我們展現了一個悲劇的情景:兩隻死去的大雁躺在寂寞的原野上,遠處枯藤老樹旁荒煙瀰漫,是誰唱起了招魂的楚歌?淒風冷雨中,依稀有山鬼相和。
“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作者認為,大雁因殉情而死,情感真摯境界彌高,上天也會嫉妒,所以不能像鶯、燕那樣死葬黃土,不為人知。
“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為了能使大雁的美名流芳“千秋萬古”,被後人在飲酒時歌詠傳頌,作者從獵人手中把一雙大雁買下,葬在這個當年簫鼓聲聲的橫汾路,為其墳墓取名“雁丘”,供一切重感情的人前來憑弔。
元好問也是一個性情中人,這首詞《摸魚兒》緊緊圍繞一個“情”字,婉約悽惻,表達了他對殉情者的哀思,對至情至愛的謳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