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商洛方言
商州西北部、山陽北部、丹鳳中北部、商南西部、洛南全部,人稱“本地人”,話稱“本地話”。鎮安、柞水全部、商州、山陽、丹鳳、商南南部以及部分深山區,人稱“下湖人”,話稱“下湖話”。
所謂“本地人”,主要包括明代以前當地土著,明清兩代遷徙的“大槐樹移民”和嗣後遷入的北方人。“下湖人”則包括明成化安置的荊襄流民、清康乾入商的江淮災民和嗣後遷來的南方客民。“本地話”基本屬於北方話,“下湖話”基本屬於南方話。
本地話的語音特點是,字的讀音基本近似關中話,但聲調不像關中話那樣生硬,吐字較快,咬音較輕,韻尾較婉轉。與國語相比,聲母、韻母一樣多,發音差異也不大。這表明,本地話屬於北方方言,同以北方方言為基礎的國語有著天然的親緣關係。但本地話比國語生硬,部分字咬音不真,常將聲母t和q、n和L、sn和s、ch和c、zh和z相混。如將“天地丁子鐵”讀作“鉛記經資切”;將“上樹耍水逮老鼠”讀作“上富髮匪逮老夫”等等,比國語難懂。
下湖話的語音特點是,字的語音輕而且快,聲調委婉,語言柔和,可以說是江淮方言的變異。與國語相比,其一些聲母或韻母在實際發言中產生某些變化,主要特點如:①往往在零聲母“u”前加另一個聲母“r”,如將元(yuan)讀成“ruan”。②在零聲母鵝(e)歐(ou)艾(ai)安(an)前加舌根濁擦音(r)。發這四個零聲母音的時候,不像國語那樣舌面是低平的,而是舌根上隆,形成阻礙,氣流從舌的兩邊流出。③零聲母“l”前往往加“n”或“np”,如將啞(yǎ)讀成“nlà”。④“我”字的詰音與國語顯著不同。“我”的國語聲母是“wě”,而下湖方言的聲母是“hp”,發音時,舌根後縮抵住軟齶,氣流從舌的兩邊流出。⑤將國語的“sh”往往讀成“s”,如把師(shi)山(shan)讀成“si”、“shan”。⑥將國語“zh”往往讀成“z”,如把桌(zhuo)、莊(zhuang)分別讀成“auo”、“zuang”。⑦多一個特殊的韻母“”。例字有雨、余、魚、遇等。⑧將韻母“e”前加“l”,如把車(chē)、熱(rè)讀成“dle”、“rle”。還將“e”讀成“ei”,如把“色(se)、策(ce)則(ze)讀成“sei”“cei”“zei”。⑨將韻母“ai”一部分讀成“ei”,如把窄(ahai)、白(bai)分別讀成“zhei”、“bei”。⑩將韻母“ue”一部分讀成“uo”,如把覺(jue)、學“xue”往往讀成“juo”、“xuo”。
在下湖人中,有一部分人自稱“客家人”。究其源,最早則是中原南遷的漢人,由於受邊疆部族的侵擾輾轉南遷,嗣後又以戰亂、遷海與歷史原因遷徙北地,形成獨特穩定的客家民系。
商洛客家人多系贛、閩、粵遷來,分別居住在全區各縣深山僻壤的某個鄉村,多集中而居,且具有獨特的客家語言、文化和民俗。據1999年調查,全區客家人分布7縣區28個鄉村,計26姓,6740戶,32500人,其中廣東人者,則將居地改稱“廣東坪”以示不忘,所流傳的民歌《繡汗巾》仍可窺見其懷念廣東原籍之情,歌詞略為:
一繡廣東城,城內扎大營,
繡了個童子拜觀音。
二繡花市街,街上好買賣,
繡了個花姐望郎來。
三繡李三娘,受苦在磨房,
磨房裡生下咬臍郎。
凡客家人集中的地方,則形成一個方言島,語音近似粵語,語彙較當代粵語偏古。其神龕若無簋簠祭器,則書寫“簋”、“簠”二字分別貼於祖宗牌位兩側,懷舊守禮之情由此可見一斑。1958年後,隨著國語的推廣,客家人方言趨向國語靠近。由於守舊勢力的影響,一些會國語的人在家鄉也得說客家話或當地方言,以避免指責。這便難為了兒童,他們在家要說客家話,出村要說本地話,進學校要說國語,加之學習外語,由此便產生十分複雜的音變和語彙。
受歷史和地理因素的影響,商洛境內還有一些方言島。在山陽、商南、鎮安等縣的某些深山區,先民多從湖北的通山、興國遷入,長期以來,交通阻塞,世代偏守一隅,故仍保持著許多中古音和近古音。這裡的方言,將“柴”讀作“札”,將“錢”讀作“煎”,將“麥”讀作“麻”,將“鹽”讀作“年”;呼“姐姐”為“啊哉”,稱“什麼”為“么義”,十分晦澀難懂。其現在的許多詞語,表達著古老的思想和生活,如稱“窗戶”為“壁眼”;“窗子”為“壁籬”;“石磨”為“台盤”;“丈夫”為“掌柜”;“借錢”為“編券”;“提著”為“勾到”;“譏笑”和“鵲薄”;“給予”為“把與”等等。
商洛以本地話為交流語。在毗鄰外省的商南東部、山陽南部、鎮安西部,分別雜有豫、鄂、川移民,受周邊環境影響,語音兼取湖北、河南、四川方言之長,吐字清柔,語音纏綿,話尾悠揚,圓潤如歌。當地人多以此自豪,不肯輕易改變自己的口音。
無論是本地話,還是下湖話,其共同特徵是調值較國語低。國語的聲調有陰平、陽平、上聲、去聲,按照“五度標記法”,在調值上依序表示為55、35、214、51四種。商洛方言,不僅包含了國語中全部的聲調和調值,還多出兩種低音的33、31聲調。國語中的陰平調(調值55)在商洛方言中很少出現。碰到國語中該發陰平調(調值55)的,在商洛方言中卻變成中降調(調值為31),如“西安”二字,國語里屬陽平調(xiān),而在商洛方言裡卻讀作中降調(xian)。國語中的去聲調(調值51),在商洛方言中往往變成具有地方獨創性的中平調(調值33)。加之上聲(214調)出現的頻率特別高,語言顯得低而且快,在同外地人交談中,往往使對方聽得不十分清楚,尤其在講演和辯論場合,則顯得平直無力,影響思想的表達。
語彙特點:
商洛方言最顯著的特點是古語今流。無論是口語還是書面語,都保留了許多古漢語辭彙。尤其是下湖話,其口語中的許多辭彙都是古話,諸如:“太陽落山”稱“太陽落水”,“貧困極了”稱“窮斯濫矣”,“舀水”稱“挹水”,“張狂”稱“者囂”,“說大話”稱“吹牛”或“訕筋”,“挖苦和譏笑”稱“鵲薄”,“把財物白送人”稱“填還”,“吃了或用了”稱“消繳”,“有病”稱“不自在”、“不健旺”,“不合禮教”稱“丟醜”、“不雅相”等等。這些辭彙或語彙,都是唐宋明清古籍中早有記載旦常常見到的。而這些古籍的作者,既非商洛人,甚至也未來過商洛,他們在千百年前使用的文字語言,自然應是以他們生活之地的口語為基礎的,而這些口語在原產地恐怕已不見了,但它卻頑固地存在於千里之外的商洛山區,這說明,古今兩地方言有著必然聯繫。
商洛方言的另一個語彙特別是歇後語較多,而很多歇後語則從另一個側面體現著當地方言的古語辭彙。如:“雞公頭子背蓑衣——嘴尖毛長”,“稻黍卯子夾湯圓——光棍遇上琉璃蛋”,“正月十五燈——旋玩旋看”,“元宵換桃符——遲了半個月”,“陽雀高山叫——提到就是春”,“叫化子吹簫——窮快活”,“八仙桌上放蒲籃——隨方就圓”,“瞎狗舔磨盤——擾害一轉圈”,“親家母比大腿——差不多”,“剃頭挑子一頭熱”,“背到兒媳朝華山——出了氣力惹人嫌”,“太歲頭上動土——大膽”,“灶司上天——仰仗美言”,“望鄉台對歌——死快活”,“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藍田縣老爺——馬哈”,“洛南壁斗——沒眼”,“城樓上的鵂子——見過世面”,“鬥神尻子——皮薄如紙”,“擀麵杖吹火——一竅不通”,“鄉巴佬進城——不辨東西”,“染匠送禮——拿不出手”,“茅廁缸石頭——又臭又硬”,“閻王死了兒——哄鬼鬼都不信”,“癩蛤蟆躲端午——躲過今天躲不過明天”,“砂罐舂辣子——一錘子買賣”,“桌上演大戲——踢打不開”,“扁擔朝上翹,犁轅往下翹——各有各的竅”等等。
1.重迭。這是商洛方言常用的構詞方法,其形式多種多樣。如本本、鞠鞠躬、熱呵呵、開一開、排排場場、蠻多蠻好等。
2.附加。包括附加詞頭和附加詞尾。商洛方言的附加詞頭極少,常見的有“”、“老”,如“東西、老小子”;而附加詞尾比較多,常見的有“兒”、“頭”、“子”、“頭子”和一些象聲詞。如老妹子、花雀兒、做媒兒、吵人子、痛人子、老漢頭子、蒸饃頭子,以及酸不唧唧、稀不冬冬等。
3.詞序倒置。常把一些雙音節詞的詞序倒過來用,口語與書面語詞序相反,意義相近。如“蹺蹊~蹊蹺,要緊~緊要,公雞~雞公,勉強~強勉,應該~該應,力氣~氣力,熱鬧~鬧熱,適合~合適,忌妒~妒忌,喜歡~歡喜,整齊~齊整等等。
4.動詞具體。口語使用動詞往往比書面語具體,極少用“抓、搞、弄、做”等含混不清的動詞。如敘述女工針法,即有縫衣裳、連裙子、絎被窩、釘扣子、帽花、合縫子、織補巴、繚口子、拱袖口、綴帶子、納襪底、打結子、齊鞋沿、鞝鞋幫、繡枕頭、扎花邊等十多種,區別非常細微。
5、“倒”的多用。介詞“倒”在商洛方言中使用頻率很高,人常寫“到”,因實際聲調為上聲,故記為“倒”,其相當於國語的“著、上、住、見、下、會”等。例:等著=等倒,貼上=貼倒,攔住=攔倒,聽見=聽倒,停下=停倒,學會=學倒。
6.獨特補語。商洛方言常用“瞎(方言讀hà)了”、“死了”、“死人”、“要命”、“好得太”、“嫽得太”等作程度補語,表示最高級。如:把事辦板了(把事辦壞了),好吃得太(好吃極了),排場死了(漂亮極了),實在愛死人(可愛極了),快活得要命(極其快活)。
7、被動句式。被動句式有兩點不同:一是不用“被”字,如:山上樹一下砍光了(山上的樹都被砍光了)。再是用“把”字或“叫”字代替“被”字,如“山上樹把人砍光了”或“山上樹叫人砍光了”。
8.賓語前置。在一般陳述句里,動詞和“要”配合時,為了強調行為關涉的對象很多,往往把賓語提到前邊。例:把伢兒養大,真要錢花(把孩子撫養成人,真要花很多錢);他蠻犟,你勸他,要有耐勁(他很固執,你勸他,要有耐心)。
9.處置句式。在表示對於人或物的某種處置時,通常用“把”,並在句末加“去”,以示強調。如“你把這盅酒喝了去”、“快把衣服換了去”等。
10.“了”的用法。語素“了”常有兩種用法,一是做詞尾,二是做語氣詞。在一個詞組或短句中,兩種用法並列的現象在商洛方言中也較常見。例:“天要晴了”,“把瓶子甩了”,“上了班了”,“來了就好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