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模式案例與公案教學(第一季)

商業模式案例與公案教學(第一季)

本書以魏朱商業模式模型理論為基礎,介紹了尚品宅配、挖財、陝鼓、彩生活、金百萬、免費大米網等商業模式案例,以及公案教學法,並以房多多案例為基礎實際模擬了公案教學現場場景。

基本介紹

  • 書名:商業模式案例與公案教學(第一季)
  • 作者:魏煒 朱武祥
  • ISBN:978-7-111-53747-2
  • 頁數:228
  • 定價:49.00
  •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05
  • 開本:16開
目錄,推薦序一,推薦序二,作者簡介,名人推薦,

目錄

推薦序一
推薦序二
第1章 尚品宅配:C2B中國樣本如何煉成 /?1
1.1 像"試衣服"一樣挑家具 /?2
1.2 把每個部件都當作一個產品 /?7
1.3 尚品秘訣:被消費者逼著創新 /?12
第2章 挖財:如何為1億人理財 /?15
2.1 兩個愛記賬的男人 /?16
2.2 給你2 000萬用戶,你能幹什麼 /?17
2.3 從記賬到理財 /?19
2.4 打造"財主"部落 /?24
2.5 人人時代來臨 /?29
第3章 陝鼓動力:製造老兵的服務轉型 /?30
3.1 從"民工"到"包工頭" /?32
3.2 從"賣奶牛"到"賣牛奶" /?35
3.3 製造老兵如何"轉身" /?36
3.4 未來:要么跨界,要么被整合 /?43
附錄3A 走出服務轉型之路 /?45
第4章 彩生活物業:開啟免費模式 /?50
4.1 物管行業的"秘密" /?52
4.2 從訂水服務到"彩生活模式" /?54
4.3 打造社區服務平台 /?57
4.4 重新定義住宅,逆襲高富帥 /?62
4.5 彩生活的機遇和挑戰 /?63
附錄4A 在新時代,找到"新業態" /?65
第5章 金百萬:有一道好"菜"叫場景 /?68
5.1 中餐困局 /?70
5.2 場景化的社區O2O /?77
附錄5A 金百萬掌門人鄧超的八個瞬間 /?84
第6章 免費大米網:多方共贏的慈善商業模式 /?90
6.1 不容忽視的全球飢餓問題 /?91
6.2 益智而有趣的公益 /?92
6.3 連線多個關聯方的共贏網路 /?94
6.4 慈善商業模式與可持續發展 /?97
第7章 公案教學的原理與方法 /?99
7.1 經理人的學習特點與技能結構 /?99
7.2 經理人學習的目標 /?101
7.3 經理人常見的思維困境和提升路徑 /?103
7.4 商業智慧教學法與經理人認知提升過程 /?109
7.5 公案教學實例 /?119
附錄7A 拓展認知管道注意事項 /?133
附錄7B 常見教學過程 /?136
第8章 房多多案例的現場公案教學場景 /?137
8.1 房多多:用"網際網路+"玩出千億平台 /?137
8.2 公案1:傳統房產中介的商業模式:低效率與不透明 /?149
8.3 公案2:房多多的商業模式:持續的探索與進步 /?156
8.4 公案3:房多多二手房平台模式與產品思維 /?167
8.5 公案4:房多多二手房平台模式中的信用體系與獎懲機制 /?173
8.6 公案5:房多多二手房平台模式中管理和運營的改造 /?180
8.7 公案6:房多多模式的快速複製 /?187
附錄 基於交易結構的商業模式構成要素 /?192

推薦序一

商業模式及其價值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每個行業、每個企業都處在格局劇變的考驗中,如果說網際網路帶來了消費市場的變化,那么網際網路+則帶來了產業領域的深刻革命,而現在人們開始談論的工業4.0又將要帶來更大的衝擊……這一切只是預示著,變化成為常態的同時,企業需要具備全新的能力。
商業模式的創新已經引發了足夠的注意力,無論是阿里巴巴,還是騰訊,無論是Uber,還是滴滴快車,無論是京東,還是蘇寧易購,層出不窮的商業模式創新,讓網際網路技術帶來的衝擊打碎了企業間和行業間的競爭態勢,甚至微信的出現,也讓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加"微化",我們自己也身在其中不斷探尋。
在商業模式研究的中國學者中,魏煒教授與朱武祥教授是佼佼者,他們持續多年的研究給過我很多啟發。魏老師發郵件給我,把這本新編輯的書稿轉給我看,閱讀的過程,也是一個再度理解商業模式價值的過程,也更加喜歡本書中研究的案例和樣本,看到中國企業一些全新的實踐。通讀全書,可以得到如下啟示。
基於產業進步的創造會得到市場回報。從蒸汽機的發明,到電力的套用,再到計算機的推出,每一次技術的進步,都帶來了人類生產力水平的提升,讓市場創造出更多的財富。這些成就的背後,凝聚了數不盡的個人和企業的智慧心血。反過來,市場也總是會以它特有的方式回報這些在探索未知、發掘規律道路上的領航員。"尚品宅配"正是其中的一員。
"定製化生產"成本高於"規模化製造",這是製造業無可爭議的事實。而通過對家具設計、組裝的深入研究,在沒有規律可循的定製設計中提煉出更一般的規則,在生產統籌中通過數學、計算機進行最佳化組合,"尚品宅配"成功地將更深層的"一般性"替代了"特殊性",降低了"定製化生產"的成本,也因此收穫了市場對於智慧和創造力的嘉獎。
新技術推動企業邊界的重新劃分。科斯認為,當企業內交易的邊際費用與市場交易的邊際費用相等時,企業與市場之間就達到了均衡,這個均衡點就是企業的邊界。
今天信息收集、分析和交流比以往任何一個時代都要高效,不同信息主體之間的溝通方式越來越多元化,不論消費者還是企業都在迅速地接受和掌握新的技術工具與互動方式。近些年移動終端和網路基礎設施的快速進步更為這次變革的浪潮添加了催化劑。
企業在生產製造成本、信息交流成本等方面因為新技術的套用而產生了巨大變化的可能,更多元的互動方式讓企業可以創新地與消費者進行溝通,這些變化讓傳統的邊界逐漸消失,企業有機會進入過去無法進入的領域,組合新的能力,創造出新的商業模式。正是在這樣的環境裡,我們得以看到像"挖財""彩生活物業"這樣的"傳統業態"通過嫁接互聯
網,迸發出巨大的協同效應;我們也會看到像"房多多"這樣純粹的網際網路平台,開始顛覆傳統行業的運行方式。也正是在這些勇於"跨界"的企業的不斷努力嘗試下,新的更高效的商業模式不斷被創造出來。他們的每一次嘗試,都在推動著市場向前進步;他們的每一次成功,都為下一次邊界的打破帶來新的可能。
"顧客不是想買一個1/4英寸的鑽孔機,而是想要一個1/4英寸的鑽孔。"企業往往把焦點過多地放在產品上,精雕細琢,產品日臻完善,卻不知對解決顧客的需求幫助甚微,還有可能適得其反。回到顧客,了解顧客的真正需求,才是指引我們進行變革的最重要的原則。相信正是基於這個原則,"陝鼓"才有勇氣從單一設備供應商轉向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而對客戶需求的更深入挖掘,讓"陝鼓"又一次轉型成為基礎能源設施運營商。同樣地,對顧客需求的關懷讓"金百萬"開始嘗試創新餐食和烹飪方法,讓一家傳統的餐飲企業開始思考顧客在不同消費場景下的解決方案。這些行動和努力,在為顧客創造價值的同時,也奠定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連線和共享帶來無限的可能。國際貿易理論告訴我們,當擁有不同比較優勢的貿易體進行交易時,彼此都能夠分享到更多的經濟福利。今天,對於不同的市場參與者,彼此產生連線的方式早已不再局限於一紙契約,信息高速公路讓各自的互動與分享變得更加及時、便捷。得益於此,更多的資源可以連線在一起,也因此帶來了更大的優勢分享的可能。"免費大米網"中的每一個參與者,都在連線和分享中收穫了屬於自己的價值,並且推動著"捐贈大米"這項福利活動持續運行,而當他們單獨去面對這項任務時,對於任何一方都是不可能完成的艱巨任務。
建立一家全球最大的連鎖酒店、創辦一個全球最大的連鎖計程車公司,對於任何一家企業而言都似乎是個巨大的難題。Airbnb與Uber通過連線與分享,短短几年的時間,就讓這成為現實。而背後貢獻力量的其實僅僅是一個個平凡普通的房東和車主。
藉助共同的紐帶連線不同的資源,通過優勢能力的分享推動核心商業邏輯的運轉,讓每一個參與者都收穫各自的價值,也就為所有人帶來了無限的可能。
一切商業模式的成功,都取決於一個組織建立客戶價值的核心邏輯。不論是在技術上尋求突破,還是在商業模式上探索創新,都需要持續地嘗試和堅持。在每一個優秀的案例中,不難發現這些企業、團隊所付出的努力,都來源於一個清晰的目標--建立客戶價值。事實上,不僅商業如此,教育也是如此,從客群的角度出發,洞察他們的特點與需求,對症下藥,輔之以適當的方法,方能為學習者創造最大的價值。
魏煒教授與朱武祥教授以及《商業評論》以一種新的呈現方式來研究中國企業,深度與專家互動,全面剖析與總結企業實踐,讓這些研究具有更強的閱讀性與分析性,這無疑為讀者提供了更多的幫助。如果讀者願意安心閱讀,認真理解,勇於創新,下一批創新商業模式的案例,就會在讀者中產生。
陳春花
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 博士生導師
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聯席董事長 執行長
於北京

推薦序二

前段時間,看到一個企業培訓負責人在微信朋友圈發了一段感嘆:"今天在廣州參加2015年培訓展會,來自整個華東地區乃至全國的各企業培訓經理及培訓供應商齊聚展會,各種手冊、書刊、演講滿天飛。我發現今年只要是關於案例和復盤主題的演講都場場爆滿,那火爆程度超乎我的想像,不僅會場座位全部坐滿,走道和牆角站滿了人,就連會場門外勉強能看到大螢幕和聽到擴音器聲音的地方,竟然也都挨挨擠擠站滿了人……"
為什麼會有這樣火爆的景象?因為原有的培訓內容和形式在當今的形勢下已不適用了,而案例復盤的獨特魅力正符合當下企業管理培訓的需求。作為中國領先的管理媒體,《商業評論》創刊於2002年,專注於解決中國企業管理難題,一直觸摸著企業管理需求的脈搏。在十多年前,中國企業經營者還處於管理知識的補課期,商學院MBA、EMBA課程招生很火爆。當時《商業評論》雜誌介紹了很多經典的管理理論和工具,如麥可·波特(Michael E. Porter)的競爭戰略"五力模型"、羅伯特·卡普蘭(Robert S. Kaplan)的平衡計分卡等,深受中國企業家讀者的好評。
但是,近幾年,尤其是網際網路和移動網際網路崛起之後,企業的經營環境和手法都有了很大變化。比如,當今電商風起雲湧,但是經營模式都還處於不斷摸索之中,新形勢、新問題不斷湧現,在工業時代下發展起來的管理理論已經嚴重滯後於企業實踐。在這種形勢下,在戰鬥中學習戰鬥,開展案例復盤就是當下最有效的方法。在數年前,《商業評論》雜誌已經敏銳地捕捉到了這個趨勢,而且《商業評論》雜誌歷經10多年的能力積累,打造了一支強大的案例開發團隊。從2012年開始,《商業評論》開闢"案例復盤"欄目,以實戰案例的形式,對企業進行跟蹤、挖掘,復原企業的關鍵決策點、決策背景以及決策思考過程,以給其他企業提供借鑑。我們抓住網際網路時代的時機,深入了解了很多走在時代前列的企業,並且也關注中國企業的轉型,記錄了企業在轉型中的探索和新生。一系列案例復盤的確對中國企業幫助匪淺,在商業界產生了廣泛影響,《商業評論》因此被譽為"中國管理案例專家"。
在推廣案例復盤的過程中,我們也遇到了志同道合的好夥伴--北京大學滙豐商學院的魏煒和清華大學的朱武祥兩位教授,他們是中國頂尖的商業模式專家,他們開發的"魏朱六要素模型"被企業界奉為寶典。更有意義的是,魏煒老師還是一名商學院教學方法的改革者,他首創的"公案教學法"是對傳統的哈佛商學院案例教學法的一個突破,更符合企業家能力提升的需求。
魏煒老師認為,管理知識和管理工具固然重要,但那應該是管理教育之"術",而培養全面的管理認知模式,提高經理人的管理能力,直至管理智慧,才是管理教育之"道"。在商業世界中,我們能夠從傑出的經理人身上發現一些共性,即他們都能迅速抓住複雜問題的本質,準確地判斷問題,而且思考的高度明顯高於常人,思考跨度比常人更寬,能打破一般人的思維局限並提出更高明合理的解決方案。這類經理人身上閃現著智慧的光芒,我們可以把這種能力稱為"商業智慧"。
商業智慧是可以培養的。"公案教學法"(也稱"商業智慧學習法")是將商業問題以公案呈現的方式,綜合使用感性直覺、理性直覺、歸納思維和演繹思維方式,引導學習者基於自身背景,通過共同學習,多角度和個性化地拓寬認知途徑,提升認知層次,啟迪商業智慧,提高解決問題能力的學習和教學方法。在學習過程中,針對管理實踐問題,教授會不斷地發問,引導學習者進行思考,把學習者習以為常的下意識的思維過程顯像化,並引導學習者發現原有思維過程的局限性,從而拓展思維過程更多的可能性,各種思維之間不斷碰撞,每個學習者都會有意識地接受新的觀點,修正、完善自己的認知背景,學習者的認知層次會在這個過程中很快提升。
鑒於各方對於案例教學理念的共識,魏煒、朱武祥兩位老師和元智商業模式研究院將《商業評論》開發的房多多案例改編成了公案教學的示範樣本。最終呈現在讀者面前的本書包含了《商業評論》開發的多個商業模式實戰案例、公案教學法的介紹,以及公案教學的示範樣本。這只是我們合作的第一季,以後我們將定期更新,將最接地氣、最新的案例奉獻給大家。
最後,我們想說的是,案例復盤和公案教學的事業需要大家一起推動,這樣才會有更多人受益,我們衷心希望有更多的有志者加入這個行列。
顏傑華
《商業評論》主編

作者簡介

《商業評論》
《商業評論》雜誌創刊於2002年,是中國第一本商業評論雜誌,一直引領中國管理雜誌行業,連續14年全國發行量遙遙領先。14年來,《商業評論》秉承"理念引領,實踐落地"的定位,開發了諸多中國本土優秀管理實踐案例,被譽為"中國案例專家",並與全球頂尖管理期刊《MIT斯隆管理評論》獨家著作權合作,致力於提供中國商業環境下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案例,幫助中國企業解決管理問題。
元智商業模式研究院
2015年1月成立,主要業務:舉辦商業模式學術交流及論壇;商業模式的套用理論研究,指導企業的技術研發;設計商業模式,實現、提升企業價值;將國際上最先進的商業模式理論轉化為實用工具,套用於企業技術研發的商業模式創新落地。企業合作:創維集團、創富志機構、實踐家集團、大興汽車、商業模式志友會、伊莉莎白、龍崗產服集團、平安銀行、中航國際等。
魏煒
1965年12月出生於新疆農六師105團,湖南寧鄉人。1990年在清華大學獲工學碩士學位,2004年在華中科技大學獲管理學博士學位。主要從事企業戰略管理、商業模式、組織經濟學等方面的研究。曾在新疆工學院和新疆大學工作,現為北京大學滙豐商學院管理學副教授、北京大學滙豐商學院商業模式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創維集團、中興通訊、大連獐子島、新疆金風科技、新疆新能源、天音控股等多家上市/非上市公司的獨立董事或管理顧問。
在《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管理世界》《經濟與管理》《統計與決策》《創富志》《中歐商業評論》《北大商業評論》《清華管理評論》等國內外學術和財經期刊發表論文100餘篇。已出版論著:《商業模式的經濟解釋II》《商業模式的經濟解釋》《發現商業模式》《重構商業模式》《慈善的商業模式》《管理制度的經濟分析與設計》《再造商學院課堂》等。
朱武祥
1965年5月19日出生,江西高安人。清華大學管理信息系統專業學士(1987年),技術經濟專業碩士(1989年),數量經濟學博士(2002年)。現為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公司金融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領域為公司金融,包括:企業微觀交易結構與商業模式,企業金融微觀結構與金融解決方案(企業金融工程),企業資本運作與價值管理(戰略投資、多元化、併購重組),金融市場管制與發展。現任中國金融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金融學會金融工程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農村金融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社科院融資租賃研究基地副理事長。
出版論著:《商業模式的經濟解釋》《發現商業模式》《重構商業模式》《商業銀行突圍》《中國股票市場管制與干預的經濟學分析》《中國公司金融學》《輕資產運營:以價值為驅動的資本戰略》《輕是美好的:一流企業的輕資產運營模式》等。

名人推薦

在商業模式研究的中國學者中,魏煒教授與朱武祥教授是姣姣者,他們持續多年的研究給過我很多啟發。
魏煒教授與朱武祥教授以及《商業評論》以一個新的呈現方式來研究中國企業,深度與專家互動,全面剖析與總結企業實踐,讓這些研究具有更強的閱讀性與分析性,這無疑為讀者提供了更多的幫助。如果讀者願意安心閱讀,認真理解,勇於創新,下一批創新商業模式的案例,就會在讀者中產生。
--陳春花
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 博士生導師
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聯席董事長 執行長
近幾年,尤其是網際網路和移動網際網路崛起之後,企業的經營環境和手法都有了很大變化。比如,當今電商風起雲湧,但是經營模式都還處於不斷摸索之中,新形勢、新問題不斷湧現,在工業時代下發展起來的管理理論已經嚴重滯後於企業實踐。在這種形勢下,在戰鬥中學習戰鬥,開展案例復盤就是當下最有效的方法。
--顏傑華 《商業評論》主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